展讯
今年正值荣宝斋350周年纪念。
作为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品牌,荣宝斋的发展历程可谓历史悠久且积淀丰厚,享有“民间故宫”、“书画家之家”、“国家画廊”之美誉。长期以来,荣宝斋自觉肩负着时代的文化使命,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成为了艺术、学术与市场相结合的文化领军企业。
历经几个世纪的荣宝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收藏了大量的金石书画、文房四宝等艺术珍宝,并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书画库存商品,品类丰富,蔚为大观。近年以来,在“守正创新”“强学术、促经营、扬品牌”的理念指导下,荣宝斋不断地从商品库存中遴选精品,旨在策划具有学术高度、代表时代风貌的精品系列展。此次选出“金陵四家”40余件作品,通过主题展的形式流布,以飨广大书画爱好者。
本次展品以南京的钱松喦、魏紫熙、宋文治、亚明为代表,作“金陵四家”。他们曾有过在20世纪60年代与傅抱石一道跨越六省的写生壮举。这次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在传统民族绘画特色之外,又平添了时代的气息,且不失个性风格,这也是我们要展示给大家的一面。
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能把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向社会和市场,在服务于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推动艺术产业在新时期的繁荣发展,是所望焉。
江山如此多娇——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
时间:3月22日——4月6日
地点:荣宝斋书画经营一部
温馨提示:欢迎添加客服企业微信或拨打电话010-63047468咨询详细信息。
近日荣宝斋书画一部正在举办“江山如此多娇——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展览展出以南京的钱松喦、魏紫熙、宋文治、亚明为代表之“金陵四家”的40余件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以南京为中心的一批画家傅抱石、亚明、钱松喦、余彤甫、丁士青、张晋、魏紫熙等以传统的山水画技法为基础,紧扣时代脉搏,大胆改革创新,努力表现现实生活。他们曾在20世纪60年代一行十三人一道走出画室,或往革命圣地,或进风景名胜,或踏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兴工程,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三千里”的写生壮举。这次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在传统民族绘画特色之外,又平添了时代的气息,以造化为师,以大自然壮阔胸怀,从而将自我的思想感情和自然界美好的景物融为一体,创造出属于自身的绘画语言和风格。他们被称为“新金陵画派”。
“新金陵画派”的画家都与荣宝斋关系非常密切,宋文治先生亦是如此。本文将宋文治先生与荣宝斋的一些小故事整理出来,聊聊他与荣宝斋亦师亦友的翰墨情缘,一窥荣宝斋“书画家之家”的样貌。
宋文治先生与荣宝斋往来的具体负责人有一段时间是王大山,据王大山的儿子王衍回忆,那些年,宋伯伯经常来我家,也经常在我家作画,父亲经常同宋伯伯探讨笔墨问题,有时在宋伯伯作画时父亲在旁边出主意。
宋文治题赠王大山作品
有一次,在父亲和宋伯伯在我们家讨论笔墨问题,父亲建议宋伯伯笔墨要放开一些,要奔放一些。这样,父亲一边说,宋伯伯一边画,最后,完成了这件作品,宋伯伯题上款送给了父亲。上款为:“大山吾兄设计此稿,余初次习作,请存教,文治”。
宋文治、王大山、孙日晓合作作品
还有一次,荣宝斋的副经理孙日晓先生也到我家来看望宋伯伯。同父亲三人聊得画性大发,各执画笔,共同完成了一幅山水作品。宋伯伯款题曰:黄山松云一九七九年十月诸艺友在宣内雅集日晓栽苍松大山作巨峰文治补薄云远岫成是图并记。
荣宝斋的老编辑孙树梅先生在他的著作《荣宝旧事》中也记录了他选择宋文治先生作为山水画入门老师并与宋先生结下了亦师亦友的墨缘。
宋文治题《孙树梅画集》
与宋文治先生的交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宋先生正在“变法”的起步阶段,曾尝试涉猎花鸟。宋先生知我擅长花卉,于是就从我那要去了一些我的自创之作和临摹雪涛先生的绘画之作,而我则开始与他探讨山水画的未来发展趋势,渐渐达成共识:泼墨、泼彩正成为山水画家们探求的方向。到1988年,宋先生已成果卓然,于是与我商量将他的新画出版几套明信片。我也注意到,绘画界探索泼墨技法的人越来越多,欣然赞同。与此同时,我正在编辑出版《宋雨桂山水画册》,见到一些优秀的泼墨画作,故与宋先生提及。他立即表示要先睹为快,急切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宋先生已享誉全国,备受追捧,却仍如此虚心好学。后来,在我出版本人的山水画册的时候,宋先生亦欣然为我题写书名。
宋文治·黄洋界之晨(馆藏)
尺寸:80cm×51cm
“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参展作品
宋文治·洞庭清晓图
尺寸:52cm×44cm
“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参展作品
宋文治·春山浮云图
尺寸:58cm×38cm
“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参展作品
评论家在解析、评价宋文治先生的创作生涯时,“思变”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主题。宋文治先生不仅在技法上超过了他曾学习的“四王”,而且在内容上也开其同辈画者之先河,突破了传统的山水画的表现程式。
宋文治桐江放筏84.4cm×47.2cm 纸本设色1956年3月中国美术馆藏
宋先生于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其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1956年以一幅《桐江放筏》成功实现了表现内容的变革,之后又在80年代开始了技法上的变革,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笔墨融洽南北,骨力劲健,气势高迈,善作高远、深远之景;特别是他的江南风情画作因为清丽典雅、个性秀逸明快而独标一格。因其喜绘江南水乡柔美虚灵、清新隽秀的风光,秀润中见苍茫,得有“宋太湖”之雅号,由此进一步地延续和发展了现代“金陵画派”山水画风。
有人说,宋文治先生“晚年变法”是受到张大千后期泼彩山水画的启示,这种说法却并不尽然。据荣宝斋原副总经理米景扬著作《荣宝瑰梦》中记载,宋先生曾经给他讲过这其中的奥秘。
宋先生开始画泼彩画,其实是偶然的一件事对他的启发。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宋先生用日本色纸版画一幅山水画,自觉这种色纸片得心应手,很好用;没想到桌案上正好有一杯浓浓的红茶,被他不小心碰倒,一下子泼撒在画面上,差不多占画面的三分之二的地方全给茶水染红了。他想,这幅画算是白费劲啦,无心再画,就撂在那里了。
宋文治误茶成画——《黄山石笋峰》 27cm×37cm 1980年作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桌案前一看,不由得眼前一亮,那画儿上红茶所留下的痕迹,竟然形成了很好的浓密的烟雾状,其自然流动之态是用笔墨难以表现出来。他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补,又加了些颜色,没想到竟然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形成了一幅与他以往画风有很大不同的“泼彩画”,这就是宋文治那张代表作《黄山石笋峰》的来历。
宋文治·湖塘之夏
尺寸:37cm×45cm
“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参展作品
宋文治·江南三月
尺寸:圆光直径28cm
“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参展作品
以《黄山石笋峰》这幅作品为契机,他开始了利用日本色纸片这种特殊材料进行泼彩泼墨山水画的创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此,他的山水画表现技巧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在不大的空间里精细表现,色彩鲜艳,画面精美,给人以浑然一体、苍郁缥缈、充满诗意的感觉。
20世纪80年代,每次宋老到北京来,都给荣宝斋带来很多泼彩泼墨作品,他的作品在荣宝斋的销售情况良好。荣宝斋还曾经两次把宋老的泼彩泼墨画拿到日本展览,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宋老在扎扎实实掌握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为画坛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宋文治·山水
尺寸:69cm×46cm
“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参展作品
宋文治·赏秋
尺寸:37cm×45cm
“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参展作品
在改革开放之初,荣宝斋与西武百货店达成在日本举办展览的协议,展览会的名称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纪念·中国荣宝斋展览会”;时间订于1979年11月,地点在日本西武百货公司东京池袋店6楼画廊区,为此特邀了全国书画家为赴日展览创作,包括朱屺瞻、李苦禅、林散之、沙孟海、关良、宋吟可、王雪涛、田世光、刘继卣、吴冠中、程十发、黄永玉、黄胄等35位书画名家。此次参展的“金陵四家”钱松喦、魏紫熙、宋文治、亚明也名列其中。荣宝斋还在中国香港地区及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家,相当密集地多次举办荣宝斋的书画展和当代书画名家的展览,形成了一波持续十几年的热潮,对推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中国书画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022年3月22日至4月6日,荣宝斋书画经营一部举办的“江山如此多娇——荣宝斋金陵四家作品展”,是值荣宝斋350周年纪念,旨在策划具有学术高度、代表时代风貌的精品系列展之一,所选作品是荣宝斋从商品库存中遴选精品,展品精美,其中宋文治作品中既有清新秀丽的“宋太湖”,也有苍郁缥缈的泼墨泼彩画,值得您亲临品鉴。
文字:简琼
文章参考:米景扬《宋文治先生晚年变法》;
米景扬《建国30周年,日本“中国荣宝斋展览会”》;
孙树梅《荣宝旧事》;
部分资料由王大山家人王衍提供。
特此感谢!
作品欣赏
注:馆藏作品为非卖品
宋文治
蜀山晓云
尺寸:34cm×49cm
宋文治
黄洋界之晨(馆藏)
尺寸:80cm×51cm
宋文治
黄山晴云
尺寸:82cm×38cm
宋文治
春山浮云图
尺寸:58cm×38cm
宋文治
洞庭清晓图
尺寸:52cm×44cm
宋文治
湖塘之夏
尺寸:37cm×45cm
宋文治
江南三月
尺寸:圆光直径28cm
宋文治
江南小景
尺寸:44cm×37cm
宋文治
匡庐云山图
尺寸:45cm×37cm
宋文治
山水
尺寸:69cm×46cm
宋文治
赏秋
尺寸:37cm×45cm
宋文治
太湖帆影
尺寸:31cm×45cm
宋文治
太湖之滨
尺寸:39cm×59cm
宋文治
溪山清远
尺寸:40cm×59cm
宋文治
山水
尺寸:37cm×45cm
宋文治
山水
尺寸:37cm×45cm
宋文治
太湖之滨
尺寸:39cm×59cm
宋文治
碧水鱼乐
尺寸:68cm×34cm
宋文治 华拓合作
太湖之晨
尺寸:140cm×350cm
华拓 一九四零年生,河北省景县人。本姓陈,名鸿彰,斋号九叶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研究所所长。早年从力群学习版画,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班学习,得到黄永玉、王琦前辈的指导。20世纪70年代改学中国画,跟钱松喦、亚明习艺多年。
以上作品均由荣宝斋官方提供正规发票、作品证书 !
如有购买意向,请拨打画廊电话:010-63047468
付款可扫下方二维码或转账
(温馨提示:购买前请务必先拨打电话联系工作人员)
▼▼▼▼▼
咨询详情请联系“荣宝斋画廊客服”
▼▼▼▼▼
汇款信息
收款单位:荣宝斋文化有限公司
银行账号:0200008009200130848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琉璃厂支行
内容来源 |荣宝斋书画经营一部
文字| 简琼 编辑|李晓婉 审核|刘蓓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信息
文章转发自荣宝斋,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