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学术】稻作南传:岭南稻作农业肇始的年代及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背景

  • 广东省博物馆
  • 2021年10月13日05时

稻作南传:岭南稻作农业肇始的年代及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背景

杨晓燕 李 昭 王维维 崔 勇


摘要



岭南是长江中下游从事稻作农业人群向南亚、东南亚殖民的必经之地,但受湿热的气候条件和酸性土壤的影响,植物遗存保存不理想,植物考古工作开展较少,稻作农业在该地区发展的时间以及农业发展以前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都所知甚少。本文对广东佛山高明古椰遗址和韶关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进行了直接的AMS14C年代测定,并对古椰遗址和台山新村遗址获得的植物大遗存及石器表面残留物进行了种子形态、植硅体和淀粉粒分析。年代测定结果显示,稻作农业传入珠三角的时间还不确定;植物遗存研究结果则表明,在稻作农业发展以前,不仅是块根块茎类植物,棕榈、芭蕉、坚果等也是人类的主要植物性食物。因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稻作农业发展以前的生计模式包括了采集坚果、蕨根等野生植物,管理甚至种植棕榈、芭蕉、慈姑、荸荠等,同时渔猎。这种生计模式,可能代表了稻作农业发展以前,珠三角甚至整个亚热带、热带亚洲东南部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



关键词



稻作农业传播 生计模式 植物遗存 珠江三角洲



作者简介



杨晓燕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环境考古,主要研究集中在农业起源与传播。


李 昭

英国莱斯特大学


王维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崔 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原文来源



《文博学刊》2018年第1期



正文



亚洲大陆人群向东南亚岛屿的殖民过程颇受研究者瞩目,各相关学科的研究者针对这个过程先后提出了各种迁移模式,其中主要的理论有三种:快车理论(Express Train)、混合库理论(Entangled Bank)和慢舟理论(Slow Boat)。最有影响的是贝尔伍德(Bellwood)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来的“快车理论”,他认为在距今 5000 年前,来自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稻作农业人群,携带着稻作农业技术和文化,在史前特定阶段通过福建、台湾、华南和西南向东、南、西快速扩散,在 2000 年的时间里,向西到达马达加斯加岛,向东扩至波利尼西亚(Polynesia),行程达 10000 公里。“快车理论”后来陆续得到语言学、遗传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支持。


根据“快车理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那些乘坐“快车”的人群在亚洲大陆迁移的最后一个落脚区域,是这列快车的“始发站”,是探索中国古代与南太平洋地区关系的“一把钥匙”。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研究者讨论这一稻作农业向南传播的过程时,就发现对这一地区史前经济模式的了解还非常有限,除了根据贝丘遗址和网坠等石器推断有渔猎经济以外,对稻作农业到达的时间及稻作农业发展以前植物利用方式的认识都比较模糊。


童恩正根据史书记载,推测稻作农业发展以前的岭南地区以块根块茎类植物为食,辅以渔猎经济。Zhao(赵志军)根据广西甑皮岩遗址出土的几块不能鉴定的块茎类大植物遗存,支持童恩正的观点。直接证据缺乏的原因,一是地处亚热带和热带的南方地区酸性土壤对有机质的腐蚀非常强烈,导致在史前考古遗址中发现大植物遗存的概率非常小,除非存在非常极端的饱水环境,比如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和广东高明的古椰遗址;二是植物考古研究工作的开展有限。而且,如果块根块茎类植物在食物中确实占据主导地位,也会导致大植物遗存获取困难——块根块茎类植物几乎没有像谷粒那样炭化的机会(遇火的机会少),也不具有像坚果那样坚硬的外壳,它们相对松软的块根和块茎非常容易腐烂,所以很难在考古遗址中被发现。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东省博物馆,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研究。本文将通过高明古椰遗址、台山新村遗址和韶关石峡遗址的相关研究工作,对稻作农业到达珠江三角洲的时间以及稻作农业在此地发展以前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提供新的材料和证据。


一、遗址简介与研究材料

(一)古椰遗址

古椰遗址(22°49.2' N, 112°40.2' E)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古椰村鲤鱼岗侧,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石器,石器种类包括斧、锛、凿、拍、砺石等,陶器为夹砂粗陶片,其印纹多为叶脉纹。此外,该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的果核、竹木片、树叶、植物果实等植物遗存以及猪脊骨、鳖壳等动物遗骨。


遗址分布范围包括岗顶、缓坡和坡脚的现代水田。在岗顶区清理出柱洞、灰坑等遗迹,在坡脚区清理出活动面等,揭示出当时人类的居住地点、石器加工场所等遗迹现象,为认识贝丘遗址的遗迹特点提供了新的资料。


古椰遗址层位关系清楚(图一),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出土于现代水田区③~⑦层,其他区域的遗存分别与水田区的③~⑤层相对应。


图一:古椰遗址现代水田区剖面图


1. 年代学样品

我们在古椰遗址一共选择了 15 个样品进行年代测定(表一)。其中,3 个样品为陶片外壁的烟炱,陶片则分别来自⑤、⑥、⑦三个文化层;9 个样品为来自 ⑤、⑥、⑦ 层的植物种子,每层 3 颗,分别为橄榄、破布木和橡子[柯(Lithocarpusglaber)],还有 3 个样品为 ⑤、⑥、⑦ 三个文化层的 3 粒稻米遗存,样品送至北京大学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


表一:古椰遗址年代学样品清单


2. 植物大遗存样品

古椰遗址的植物大遗存分别来自浮选和发掘过程中的随机采集。在考古发掘期间,工作人员对 15 个探方的植物大遗存进行了随机收集,并将其分为 86 个样品;对 ④ ~ ⑦ 层文化堆积物的 4 个探方进行了浮选,共获得浮选土样 864 升,浮选样品 65 个。具体样品信息见表二。


3. 淀粉粒分析样品

选择古椰遗址 16 件石器表面残留物进行采样,具体样品信息见表三。为了排除污染,采集存放器物的库房尘土作为对比样品。


表二:古椰遗址植物大遗存样品清单


(二)新村遗址

新村遗址(112°59' E,21°54' N)位于台山市赤溪镇以南约10 千米的腰古湾第二道临海沙堤上,海拔约 7 米,距离现代海岸线直线距离约 300 米。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 年 7 月至 2009 年 4 月对新村沙丘遗址进行了为期 9 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揭露出 6 层上下叠压的古代人类活动面,每层活动面之间有厚度 15 ~ 40 厘米的沙层分隔。这些活动面保存好,面积大,单个活动面的面积均不小于 1500 平方米。活动面上可见多组石器制作单元(一般由石砧、石料、石核、石片、砺石、半成品和成品的石器等构成)、炊煮遗迹和遗物,再现了当时人们聚集于此处生活的生动场景。遗址出土陶器以夹砂灰陶质或者灰褐陶质的绳纹釜、圜底钵为主,也可见圈足罐、圈足盘等泥质灰白陶或灰黄陶,未见彩陶。根据器物判断,它们是继咸头岭文化之后、几何印纹陶出现之前存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我们对新村遗址进行了年代测定,并对石器表层的残留物进行了植硅体和淀粉粒分析,以了解遗址当时的植物利用情况。


1. 年代学样品

由于沉积物的酸性特征,浮选结果非常不理想,适合测年的材料只有几个古人类生活面提取到的木炭和陶器外壁的烟炱(表三)。采集测年样品共 10 个,包括:①层古人类生活面的 2 个木炭和 1 个烟炱样品;②层古人类生活面的 2 个木炭样品;③层古人类生活面的 2 个木炭样品;④层古人类生活面的 1 个木炭和 2 个烟炱样品。样品测试均在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和第四纪年代学实验室完成。


表三:古椰遗址用于淀粉粒分析的出土器物清单


2. 植物遗存样品

共对 12 件石器样品(图二)进行了残留物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其中 8 件石器来自①层古人类生活面,2 件石器来自②层古人类生活面,2 件来自⑤层古人类生活面。


注:白色圆点和箭头指示残留物取样部位,比例尺 5cm

图二:新村遗址用于表层残留物分析的石器


(三)石峡遗址

石峡遗址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113°5'30'' E,24°6'30'' N),遗址在 1973—1985 年间进行了四次发掘。其文化遗存被分为四个阶段:前石峡文化层、石峡文化层、石峡三期文化层以及石峡四期文化层,其中石峡文化层又可以细分为石峡文化早、中、晚三个阶段。石峡遗址发现相当数量的石镞,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其他石器和陶器。生产工具主要有石镬、长身锛、梯形锛、有段锛、有肩石器和凿等,还有磨盘、磨棒和一些打制石器。对石峡文化早期的墓葬 M79 以及石峡文化中期的墓葬 M26 和 M43 中发现的木炭进行了 14C 测年(表四),表明石峡文化早中期年代为距今 5000—4500 年,晚期年代未知。


图三:石峡文化晚期的炭化稻遗存


注:数据采自《石峡遗址 :1973—1978 年发掘报告》

表四 已发表的石峡遗址 14C 测年数据


年代学样品

我们查看了收藏在韶关曲江博物馆的所有发掘材料,在石峡文化晚期墓葬 M21 中发现了包含在红烧土中的炭化稻遗存(图三)。这粒炭化稻经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刘长江研究员鉴定后,送至 Beta 实验室进行测年。


二、研究方法

在古椰遗址的发掘和样品浮选过程中随机捡拾的植物大遗存均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由刘长江研究员完成鉴定,鉴定中参考了中国植物标本馆 80000 多件现代标本。


石器、陶器表面残留物提取按照已发表的论文中所示方法进行 。具体流程简述如下:


提取石器表层残留物时,先将石器置于超声波中,清洗石器表面残留物,然后在实验室进行重液浮选,清洗完重液后制作观察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对于不能置于超声波中的体积大的石器,在石器表面挑选凹坑及裂隙,滴 3~5μL 纯净水浸泡 2~3 分钟,用大头针刮下残留物,然后进行重液浮选、制片和镜下观察。提取石器残留物之前,先用一次性毛刷清除表面尘土,再用纯净水冲洗石器,然后按照上述流程处理。


陶器表面的炭化残留物刮取后用稀双氧水(H2O2)氧化,然后进行重液浮选、制片观察。


所有样品均用遗址表土样品、文化层上覆土层或下伏土层样品,以及存放考古器物的库房尘土做控制样品,检查样品污染情况。


残留物中植硅体提取实验是直接利用考古样品淀粉粒浮选之后的底层残留样液,使用比重为 2.35 克/立方厘米的溴化锌(ZnBr2)重液进行二次浮选,获得植硅体残留,并进行制片、镜下鉴定和统计。


三、研究结果

( 一 ) 测年结果

古椰遗址植物种子测年显示,古椰遗址的年代为距今 5800—5500 年,新村遗址的年代结果为距今 5000 年前后(表五)。虽然我们在古椰遗址浮选出的 30 多粒稻米中选取了炭化程度最高的 3 粒进行测年,但结果依然表明它们来自近现代;石峡文化晚期墓葬中的炭化稻米测年结果为(3810 ± 30)yrBP,校正年代为(2340—2145)yr BC(表六)。


表五:古椰和新村遗址 AMS14C 测年结果


(二) 植物遗存分析结果

1.古椰遗址

古椰遗址 86 个随手拣拾的样品中有约 4000 颗完整的植物种子以及不计其数的破碎橡子壳(表七)。经鉴定,这些植物种子分属于 21 科的 25 个种。完整的植物种子里,含量最多的是橄榄(Canarium album)(图四,b),数量超过 1500 颗,其次是豆腐柴属的某种植物果实(Premna),数量超过 1000 颗,其他含量比较多的还有破布木(Cordia dichotom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杜英属(Elaeocarpus)等,含量比较少的有小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var. Microcarpa)、栝蒌(Trichosanthes kirilowii)(图四,c)等可食用的植物遗存,另外还有 1 颗杨梅(Myrica rubra)和 1 颗葫芦籽(Lagenaria siceraria)。


通过浮选获得的 50 个样品里,共挑拣出 41000 多粒植物种子(表八),其中 40000 多粒来自荨麻科(Urticaceae),其数量在每个浮选样品中都占绝对优势。除荨麻外,数量比较多的有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llum)和樟科(Lauraceae)的种子,如果不考虑荨麻,这两种比例可以占到四分之一。当然,橡果的果壳、橄榄和南酸枣等也占一定比例,但由于在发掘过程中已经被随手捡拾,浮选样品中这几种植物的占比相对于随机捡拾的样品比较低。


表六:古椰遗址和石峡遗址炭化稻米 AMS14C 测年结果


*根据测年结果,为近现代混入样品

表七:古椰遗址随机采集样品的植物大遗存鉴定结果


表八:古椰遗址浮选样品的植物大遗存鉴定结果


图四:古椰遗址出土部分植物大遗存

a. 橡子;b. 橄榄;c. 栝蒌


图五:古椰遗址石器表面残留物的淀粉粒

a~b. 锥属(Castanopsis);

c~d. 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e~f. 石栎属(Lithocarpus);

g~h. 栎属(Quercus);

i~j. 壳斗科 (Fagaceae);

k~l. 禾本科 (Poaceae);

m~p. 块根块茎类植物。

比例尺:20μm


古椰遗址石器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图五)共提取到 250 多颗,含量最多的是壳斗科,大部分淀粉粒可以进一步确定到石栎属(Lithocarpus)、栎属(Querc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和锥属(Castanopsis)。这些橡子的淀粉粒在可鉴定淀粉粒中出现频率达到 75%,与植物大遗存结果类似。除了壳斗科,残留物中还包含了禾本科、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


图六:新村遗址石器残留物中的淀粉粒

a~c. 棕榈科(Palmae)淀粉粒;

d~h. 芭蕉科(Musaceae)淀粉粒,f、h 为偏光下的照片;

i~j. 姜科(Zingiberaceae);

k. 睡莲科(Nymphaeaceae)淀粉粒;

l. 慈姑属(Sagittaria)淀粉粒;

m. 荸荠属(Eleocharis)淀粉粒;

n. 莲座蕨科(Angiopteris)淀粉粒;

o. 偏光下的莲座蕨科淀粉粒;

p. 薏苡属(Coix)淀粉粒;

q~r. 橡子 (Quercus) 淀粉粒。


图七:新村遗址石器残留物中的植硅体

a~b. 棕榈科(Palmae)植硅体;

c. 莎草科(Cyperaceae)植硅体;

d. 蕨类植硅体;

e~f. 稻属(Oryza)植硅体。


2. 新村遗址

此次研究在石器表层残留物中共提取到 454 颗淀粉粒,且统计了 1950 颗植硅体(表九)。85 颗淀粉粒被鉴定为来自棕榈科植物(图六,a~c),其中 78 颗与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类似(图六,a),有 6 颗与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淀粉粒相同(图六,b),还有一颗与桄榔属(Arenga undulatifolia)的淀粉粒(图六,c)相似。淀粉粒中有 17 颗来自于芭蕉科 (Musaceae) 果实(图六,d~h),7 颗粒径在 25.1~55.6m 的淀粉粒与香蕉的杂交品种类似,10 颗与香蕉的野生祖本之一野生有籽香蕉 (M. acuminata) 淀粉粒形同。提取物中共计 48 颗淀粉粒来自淡水块根块茎类,包括 2 颗睡莲科 (Nymphaeaceae)(图六,k)、17 颗慈姑属 (Sagittaria)(图六,l)、29 颗荸荠属(Eleocharis)的淀粉粒(图六,m)。另外,还提取到一些陆生块根块茎类淀粉,如与现代云南观音坐莲(Angiopteris yunnanensis)相类似的 38 颗莲座蕨科淀粉粒(图六,n~o),十几颗姜科淀粉粒(图六,i~j)。另外,橡子 (Quercus)(图六,q~r)、薏苡属 (Coix)(图六,p)淀粉粒等也有发现。


图八:新村遗址石器表面植硅体种类与百分比含量


表九:新村遗址石器表面残留物中的淀粉粒和植硅体

A:编号为 1~5、9~11 的石器来自①层古人类生活面;6 、12 来自②层;7、8 来自⑤层

B:淀粉类型:a. 棕榈科;b. 芭蕉科(Musaceae);c. 睡莲科(Nymphaeaceae);d. 慈姑属 (Sagittaria);e. 荸荠属 (Eleocharis);f. 莲座蕨科(Angiopteris);g. 薏苡属 (Coix);h. 橡子 (Quercus);i. 无法鉴定

C:植硅体类型:j. 棕榈科刺球状;k. 莎草科;l. 蕨类;m. 稻属扇形、双峰形和哑铃形;n. 竹亚科扇形和长鞍形;o. 阔叶乔木;p. 芦苇扇形;q. 其他包括针叶树和一些禾草类植硅体;r. 不能鉴定的植硅体


提取到的植硅体与淀粉粒种属比较一致,56% 为刺球状棕榈(Aracaceae)植硅体(图七,a~b),另外还观察到荸荠所属地莎草科(Cyperaceae)(图七,c)和蕨类植硅体(图七,d)。唯一例外的是,提取到稻属(Oryza)植硅体(图七,e~f)约占 1%(图八)。


余论



(一)稻作农业在珠三角的发展

石峡文化晚期墓葬中炭化稻的直接测年结果,一方面为石峡文化晚期提供了一个绝对年代数据,另一方面进一步确认了水稻在该遗址的存在。石峡遗址的文化层、窖穴和墓葬中均发现有大量的炭化米粒、稻谷、稻壳和稻秆等遗存,结合出土较多的生产工具,证明当时稻作农业已成为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与石峡文化内涵类似的遗址,广东省内还包括广信河、泥岭、床板样、下角垅等,均分布在北部山区,也发现有水稻遗存及类似的生产生活工具,反映了相似的生计模式。虽然这些遗址还需进一步研究,但在距今 5000—4000 年,水稻已经在粤北山地被种植和消费,这应该不会有问题。


古椰遗址出土的稻米测年结果表明,遗址中的水稻遗存都来自于后期的混入,这一结果使稻作农业进入珠三角的时间又变得模糊。稻作农业进入珠三角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


Zong(宗永强)等认为珠三角的稻作农业直到约公元前 500 年才开始发展。研究人员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从南至北 7 个钻孔的硅藻、孢粉和沉积物分析,发现距今 7000—3500 年间,海岸线从广州以北逐步后撤,其时湿地面积有限,不利于稻作农业发展,古人的食物来源于丰富的海洋资源;约公元前 500 年之后,海岸线退至番禺一带,珠三角湿地面积扩大,为稻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但目前,这一观点还需来自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的直接证据。我们最近配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茶岭和甘草岭遗址所展开的植物考古研究工作,可能会带来新的认识。


(二)稻作农业发展以前珠三角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

古椰和新村遗址的植物遗存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稻作农业进入珠三角以前人类社会的植物性食物种类。在距今 5500 年前的古椰贝丘遗址,橡子、橄榄等野生植物果实是人类植物性食物的主要来源,另外,葫芦、小葫芦、栝蒌、南酸枣、杨梅及块根块茎等各种野生植物资源也是人类采集的对象。距今 5000 年前的新村沙丘遗址,大量的棕榈淀粉以及莲藕、荸荠、慈姑、蕨根等水生陆生的块根块茎类植物被人类利用。新村遗址鉴定出来的几种棕榈,至今仍然是生产西米的主要种类,而西米现在依然是亚洲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很多族群的主要食物来源,新村遗址可能代表了人类社会这种生计模式的源头。新村遗址中出现的具有杂交特点的芭蕉属淀粉粒以及对棕榈的利用,可能代表了对这些植物一定的管理或者园圃农业的发展。


(三)小结

通过对佛山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台山新村沙丘遗址及韶关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及植物遗存的研究,我们认为稻作农业传入珠三角的时间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在稻作农业发展以前,块根块茎类植物、棕榈、芭蕉、坚果等都是人类的主要植物性食物。珠江三角洲稻作农业以前的生计模式包括了采集坚果等野生植物,管理甚至种植棕榈、芭蕉、蕨根、慈姑、荸荠等,以及进行渔猎活动。这种生计模式,可能代表了稻作农业发展以前,珠三角甚至整个亚热带、热带亚洲东南部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


为阅读方便,注释从略,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关于我刊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的声明

尊敬的作者:


近期,有不法分子向我刊投稿作者索取评审费用、版面费用。我刊特此声明:


1、本刊不向作者、发文单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任何机构、个人以任何名义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均为诈骗行为。


2、所有以“稿件评审费”“可以发表文章”“转让录取文章”等各种名义向作者收取费用的行为均为诈骗行为。


3、本刊投稿邮箱有且只有一个,邮箱地址为:WBXK0228@126.com。请广大作者投稿前仔细核对,避免上当受骗。如有疑问,请致电020-38046882咨询、核实。



小贴士




《文博学刊》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的文博类学术刊物。


《文博学刊》为季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全彩印刷,国内公开发行,每期48元,全年定价192元。



读者可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通过全国邮政报刊收订微信二维码订阅。本刊征订代码为46-600。


读者还可与广东省博物馆联系购买,联系电话:020-380468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739/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5710



声明



凡向本编辑部投稿,即视为授权本刊及本刊编辑部网站、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期刊数据库出版,所付稿酬包含网络出版稿酬。本刊文责自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供稿丨学术期刊部

编辑丨宣传推广工作小组



阅读最完整展览|分享最有趣幕后

www.gdmuseum.com

广东省博物馆

(服务号)

粤博订阅

(订阅号)

广东省博物馆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