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大多经历过儿时玩烟盒的乐趣,那个年代的小孩儿基本没什么像样的玩具,只能寻找一些替代品自娱自乐,烟标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出品的烟标经常展现名家书法,提升了烟标的文化内涵。
关注微信公众号《钱币收藏爱好者》,与钱币爱好者分享集币乐趣。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书法将隶书融于行楷,并用作画的方式来书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湖北宣恩卷烟厂出品的“糊涂”烟标上,郑板桥“乱石铺街”的书法艺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该烟标副版上印有其手书的“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字迹有大有小、歪歪斜斜、忽长忽扁、忽浓忽淡,但错落有致、主次有别,颇具古拙雅趣。
上世纪90年代,江苏淮阴卷烟厂出品的“板桥”烟标,主副版上的大字均出自郑板桥之手。 “板桥”烟标
近现代书法家的一些作品也曾出现在烟标上。
郭沫若的书法被称为“郭体”。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保定卷烟厂出品的“丛台”烟标副版上,印有郭沫若于1961年游丛台时写下的诗句:“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士陵园滏水隈。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
上世纪80年代,江苏南京卷烟厂出品的“金陵十二钗”套标融诗、书、画于一体,在烟标上不仅可以欣赏到红学专家周汝昌的诗作、画家刘旦宅的人物画,还可以欣赏到书画家陈大羽的书法。
“金陵十二钗”套标
上世纪90年代,河南洛阳卷烟厂出品的“白云山”烟标上,可以欣赏到启功题写的“人间仙境白云山”手迹。
更多烟标上的书法欣赏
满满的儿时回忆!
请继续关注微信公众号《钱币收藏爱好者》其他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公众号《 十年集邮》公开信息,仅供分享和交流之用。文中涉及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收藏需谨慎。假设因阅读本文章而投资失利的,带来的任何盈利或者损失均与本文无关。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致力于分享钱币收藏的乐趣。
钱币收藏爱好者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文章转发自钱币收藏爱好者,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