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上博学院丨口碑爆棚的《历史究竟什么样》第二季来啦~

  • 上海博物馆
  • 2022年2月12日07时






在刚刚过去的这两个月里,“历史究竟什么样”这堂博物馆里的阅读探究系列课第一季圆满落幕啦~



博物馆里的阅读课,为孩子们带来了博物馆里立体学习的新方式。课上,导师以《太喜欢历史了》为基础,引入历史大事件以及相关的文物佐证,通过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以及观察文物,了解思考历史的方式。



结营活动中的PBL环节,孩子们积极发言,尝试用学到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表达。




短短六次活动,让孩子们化身为历史项目的讲述者,没有坚实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完成的,一次次循序渐进的学习,让孩子们找到了解锁历史的正确方式。


第一次活动主题,如何从文物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


第二次活动主题,文字能记载真实的历史吗?


第三次活动主题,文物对比中的秘密


第四次活动主题,文物里普通人的故事怎么看?


第五次活动主题,学会阅读展厅里的文字


第六次活动主题,PBL结营仪式,以团队和个人汇报的形式,激发起孩子们主动探索的好奇心,学会深度阅读,学会质疑与思辨,学会团队合作与自我表现。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虎年已到,千呼万唤的第二季出来啦,3月19日~4月30日第二季正式上线啦,《太喜欢历史了》6-10册继续为孩子解锁博物馆的秘密,从隋唐到民国,博物馆里的立体阅读课堂虎年再次起航!



什么是PBL?

「专题导向学习」或「主题探索学习」,二十世纪初美国教育学者克伯屈 (W.H.Kilpatrick) 提倡的专题导向学习法。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在完成这个目标的同时,孩子需要查阅记录并学习大量的跨学科知识,通过把所有的知识归类汇总成一个实在的结果。


一套书、一组文物、一个小课题……这是我们想带给孩子们的全新尝试。


本次系列课中,我们将深度共读一套近十万字的中国小史 《太喜欢历史了!》(第二季阅读6-10册),并把博物馆里原本孤立存在的文物与文字进行有机串联,将文本阅读与场景探究深度融合,既梳理了历史的脉络,又认识了具象的文物。


最后,每个孩子都会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一份历史小调研,并化身为一名历史侦察员,用文物讲述自己眼中的“历史究竟长什么模样”?


思辨式的发问、有策略的阅读、场景化的探究、PBL的实践,我们的奇妙阅读旅程即将开启,赶紧加入吧!




“活动”结构

5次阅读+看展课程


(1)文本阅读课(60min):阅读历史/博物馆主题童书+学习阅读方法+梳理历史知识+思考探索主题


(2)展厅深度探索阅读(60min):走进展厅,聚焦“探索”主题,详细观察文物,挖掘文物承载的历史细节,将课本信息与实物相互印证,还原历史场景,探究“看得见”的中国历史。


1次PBL项目回顾总结,展示学习成果

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确定某一件“大国重器”作为主要学习目标,通过资料调研、小组讨论等形式,探索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果:孩子们化身为“历史侦察家”,每组完成一份视觉化的调研小报告,并向公众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



“亮点”来啦


1、最适合在博物馆里阅读的历史书:《太喜欢历史了(共10册)》(本次阅读6-10册)需自购


《太喜欢历史了》这套历史启蒙读物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用孩子读得懂、感兴趣的语言和方式书写历史。书中不仅有宏观的准确的历史发展主线,也细微地展现了各历史场景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激发孩子阅读历史的兴趣。“时代背景”板块主要介绍朝代建立的背景及其主要特点,“历史事件”板块多维度介绍历史故事,并对应中外历史“大事记”时间轴,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衣食住行”板块通过介绍各朝代的日常生活来展现朝代风貌。


2、“左图右史”--地图上的全景历史


学历史,要先读地图。本次活动中《中国历史地图》作为辅助读物,导师会带领孩子进行阅读,该书籍用孩子的视角,以图画的方式讲述历史,按照时间轴梳理历史脉络。阅读历史地图,将历史与地理相结合,通过地域和时空的整合给孩子呈现出完整具体的历史轮廓,感受历史的变迁,积累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


3、掌握阅读历史读物的方法和阅读工具


阅读是有方法的而且很多,如朗读、默读、略读、跳读、精读、速读等。一本书可以有多个阅读角度,用到多种阅读工具。学习利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工具阅读文字、材料,化繁为简,把大量的历史知识互相关联使其系统化,梳理知识结构的研读方法,并在PBL的实践过程中迁移应用。

(课程结构)


4、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历史思辨能力。


通过探索互动和制作思维导图,在书籍中阅读中国历史知识,在行走中探究中国历史真相,学习辩证的思维方法,培养历史思辨能力。


5、走进博物馆的PBL项目学习


在博物馆内感知历史发展,通过文物探寻历史真相,每节课师生一起阅读历史启蒙读物《太喜欢历史了》和《中国历史地图》,并走进博物馆展厅实践探索。课程结束前进行项目总结,每个人自主选择一个探索主题,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并用可视化展示和故事化叙述的方式,论证和呈现自己的探索成果。



金牌导师

张晓翔

张晓翔,策展人,儿童文学期刊专栏作者。从事艺术文化展览工作十余年,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毕业。所设计课程荣获上海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设计项目奖、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十佳”教学设计奖。出版儿童文博类绘本《大克鼎上的小怪兽》和《方升的传说》。

阅读课导师

金家琴

金家琴,副研究馆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硕士,长期从事儿童阅读内容研究和阅读推广,参与组织阅读进校园、绘本研习工作坊和共读故事会等数十场阅读讲座与活动。倡导让每个孩子与阅读相伴一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课程信息

3月19日至4月30日,6周,每周2课时,共计12课时

每周六10:00-12:00,(清明调休不上课)1小时阅读活动、1小时展厅导赏

该活动为系列课,需一次购买


适合年龄:

7-10岁青少年(独立参加)

招募人数:

30人/期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提前锁定名额

报名说明

该课程为系列课程,需全程参与活动,方可获得结业证书。(家长们需提前安排好时间)

活动安排

排课

日期

场次

课程安排

第一课

3月19日

(周六)

10:00-11:00

阅读主题

实力强劲的盛世

11:00-12:00

展厅导赏

《看中国,也要看世界》

陶瓷馆、货币馆

第二课

3月26日

(周六)

10:00-11:00

阅读主题

东方的“文艺复兴”

11:00-12:00

展厅导赏

《那些大人物的故事》

陶瓷馆、书法馆

第三课

4月9日

(周六)

10:00-11:00

阅读主题

来自北方的统治者

11:00-12:00

展厅导赏

《文物对比中的秘密》二

陶瓷馆、货币馆

第四课

4月16日

(周六)

10:00-11:00

阅读主题

治隆唐宋“黄金时代”

11:00-12:00

展厅导赏

《如何去解读一件文物》

陶瓷馆、绘画馆

第五课

4月23日

(周六)

10:00-11:00

阅读主题

最后的王朝与全新的时代

11:00-12:00

展厅导赏

《历史能带给我们什么》

绘画馆、少数民族工艺馆

第六课

4月30日

(周六)

09:00-12:00

PBL-我是历史侦察家2

《隋唐-清民》

调研报告+演讲

费用包含

博物馆展厅导览

文物赏析

课堂教学

教具教材

上博学院营服

结业证书



更多精彩主题将会在近期陆续上线,敬请持续关注


温馨提示

1. 所有报名的亲子家庭,均需佩戴口罩参与活动。

2. 付费和退费:申请退款需开课前2天以上,开课前48小时不予退款。(注:报名营或每周连上的系列课,中途请假不予退款,不安排补课,请合理安排好上课时间。另,因疫情等不可抗力造成停课,我们会安排课程延期,并提前一周以上通知复课时间,如复课时间与个人安排冲突,我们将会以退还积分的方式弥补家长损失。)

3.活动参与者进入博物馆须配合测量体温,如有体温异常(37.3 ℃以上),或咳嗽、气喘等异常者谢绝入馆。

4.费用包括:展馆导览,文物赏析,现场教学,教具教材等

5.付费和退费:申请退款需提前3天以上(包括3天),开课前48小时,不予退款。

6. 所有课程集合地点均为上海博物馆南门绿色通道前,由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进入博物馆。

7. 请在开课时间前十五分钟到达集合处,向工作人员出示报名信息。

8.咨询电话:021-56389041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10:00——17:00

9.在开课前会班主任会通知具体事宜,请加微信号:13370228157,了解开课详情~

10.请务必填写家长本人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如所填号码无法联系导致课程延误,损失需自行承担。



缴费与报名

1.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2. 咨询电话:021-56389041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10:00——17:00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学院(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学院)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学院”版权信息。敬谢!

上海博物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亲子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上海博物馆对上博学院课程的推广。报名者参与相关活动者视作同意上海博物馆的以上行为。

上海博物馆学院课程由上海博物馆官方设计与策划,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课程的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博物馆所有。


供稿丨上博学院

编辑丨黄娇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上博学院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