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归来,开工大吉!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期翼的季节。新的一年,又有什么样的美好会发生?伴随着祝福和期待,我们新一期《中国收藏》杂志也新鲜出炉,与诸位见面啦!
一见封面上的这只“小老虎”,是不是觉得又萌又逼真?这可是一件大有来头的文物,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作为“百兽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被寄托着消灾辟邪的吉祥寓意,是正义、勇敢的象征。借助虎虎生威的活泼热闹,来看看本期有哪些尤其值得一读的重点吧。
快来加入“百万收藏”计划
你是否曾畅想过,家里那些尘封多年的老照片、承载记忆的各式票证、祖辈传下的老旗袍……或许有朝一日可以入藏国有博物馆?日前,一项“百万收藏”计划的诞生,让这个美梦成真。该计划来自于杭州博物馆与沈阳博物馆,目标是用10年时间向广大老百姓公开征集100万件藏品,力争打造“人民的博物馆”“百姓的博物馆”。如此创意十足的尝试,当然要携手支持。
专注于征集老物件的“百万收藏”计划是打造“城市博物馆”的重要一环。
特别策划
收藏盲盒 正在派送中
如今“盲盒”的概念非常流行。其实对于藏家而言,收藏往往也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因此新春伊始,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六个“盲盒”,派送员小藏君正在配送中。作为2021年藏家心尖尖上的“宝贝”,这六个盲盒中装的是啥?是一种趣味,是一个传说,还是一种信仰?赶紧拆开看看!
八大山人“沉默”的真相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绘画大师,清代八大山人使用过的名号印鉴之多尤显突出。其中,“拾得”“何园”“忝鸥鹚”“个相如吃”这四种内容是画押与印鉴同存的。前三者皆被人们认为与禅宗有关,而针对“个相如吃”则历来看法分歧较大。这是八大山人跟世人打的什么哑谜?口吃的他,真的会去大摇大摆地张扬自己的生理缺陷吗?且听本文作者细细分析。
揭秘宋代士大夫高光时刻
安神辟梦枕“虎”眠
相信本期封面上的虎枕已经引发了不少读者对此类文物的探究兴趣。事实上,对于“百兽之王”,人类先民们早有将其作为图腾崇拜的传统。文物中常见有以虎为造型或纹饰的器物,其中陶瓷虎形枕就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类。其起源很早,大范围流行于宋金时期,从现存的馆藏实物来看,可以说是风格浓郁,颇具代表性。
打开衣柜 发现自然
过新年,换新衣。打开衣柜,挑选一件与自己心情相符的衣服,开始一天的旅程。殊不知,无论什么材质的衣服,其实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也关乎着我们生存环境的未来。所以,每当你衣着光鲜享受生活的时候,不要忘记自然的馈赠,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珍爱自然。
稳中求变 2021拍场解锁新玩法
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说,2021年的步伐和节奏较之前年显得更为平稳。在这种稳态之下,中国拍卖行业在20余年的“惯性”中也抓住了一次“焕新”的契机,呈现出不少新玩法。本期,我们将通过对这些新玩法的解锁与回归,一窥拍场未来风向。
鸣鹤雅集的“大门”从来都是敞开的
雅集,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独特的人文景观;到了“快节奏”生活的今天,雅集又有着怎样的新风貌出现?正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行的“鸣鹤清赏——鸣鹤雅集十五周年藏品展”,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呈现。借助这样一场精彩展览,本期鸣鹤雅集创建人、收藏家蔡炜将带领读者认识更加纯粹的收藏世界。
《中国收藏》2022年2月刊
编辑:王菁菁 校对:子毅
《中国收藏》杂志
2022年征订来啦!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收藏夜话》音频及视频号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一点也不贵。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杂志每月1日出版 零售价40元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
文章转发自中国收藏杂志,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