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玉之道,首在自心。昔之圣贤,比德于玉。若无玉德,岂有玉缘?因此必要戒除浮躁急切之心,从修炼自身做起。仅为逐利之徒,不免误入歧道;若为货利而故意售假者,则大违玉德,终将反食其恶果,应为同好所戒也。![]()
然世风不古久矣。爱玉者渐众,利益趋之,货假者亦如逐臭之蝇,攘攘不绝。故同好者在修心之余,亦须明眼。而造假之术日新一日,令吾辈防不胜防,奈其何哉?玉人首,商,高6.3cm,最宽2.6cm,最厚0.8cm。 青玉质,表面有白色水沁。器横截面略呈三角形,高浮雕一人首形象。人梭形眼,出梢,粗眉,大嘴,厚唇,大耳,长颈,头戴冠,冠上饰以阴刻线纹。此器反面光素平滑,下部有一榫状物,榫上还残留有半个孔的遗痕,可能原插嵌绑缚于某种器物上。 愚不才,难识众多高仿之术,惟坚信真者自真,假者自假,古玉乃天地之精华与先民之智慧所凝结,天地神灵岂可欺乎?故作伪者必有难以模仿之处,如能领悟古玉真正难仿之要髓,则真假自辩也。 木石纵览前人识玉之经验,细察真伪古玉之样本,窃以为,以下数点为古玉难仿之处。众兄如潜心揣摩,必有所得焉。![]()
其一,“光气”之难仿。高古之玉,委身于土,历之千年,然一朝出土,则光华自现。虽朽如鸡骨,亦不失其光。——然“光气”之谓,其华在“光”,其精在“气”也。如雾如烟,若有似无,须用心察之。有光无气,失之“贼”也。 其二,“熟旧”之难仿。前辈譬古玉之熟旧“如白水煮萝卜”,颇为形象。而古玉熟旧之原由,盖因岁月地理之煎熬,致玉肌松弛,外表观之,若水乳充盈。凡未经长期入土之玉,难成此状。唯“老料新工”之仿品,虽熟旧无异,须详察其工耳。![]()
其三,“皮壳”之难仿。古玉之皮壳,乃数千百年寒暑交替、水土侵蚀所形成,不同地域所出之古玉,虽年代相仿,亦皮壳不同。或水坑、或干坑、或沙坑、或碱土,各有其状。近年高仿,虽做皮工夫大有改进,对于明眼之藏家,亦不难识别——或沁浮、或皮燥、或色异、或神伤。 其四,“工艺”之难仿。今之高仿,舍利器而就手工,故仅以“新工”“老工”为标尺,已非良策。然仿品以利当先,手工故可学,手艺难到位。如良渚之刻画、战汉之游丝、西周之毛道、红山之打磨……如对比真品之工艺,仿品之陋毕现矣。 其五,“规制”之难仿。汉之以往,美玉为神灵帝王所专享,其规甚严,其制甚谨也。今之做伪者依图录仿之,然往往不合其矩也。以良渚为例,关注公众号古玉虫真品神人纹之细腻、精确,惟感叹神工耳,诸多仿品,从未稍近之。![]()
其六,“神韵”之难仿。形故可仿,神之难求。古之玉工摒全神、穷心力而为之,或精巧绝伦,或质朴大方,皆神态盎然。伪品则或追形似而忘其神,失之拘谨;或臆其形而改其神,失之陋鄙。![]()
红山之神奇、良渚之精妙、商周之气韵、春秋之华丽、战国之力度、两汉臻颠峰。细品千年之神器,必不为宵小所欺也。![]()
![]()
![]()
![]()
![]()
![]()
![]()
![]()
清 白玉观音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
清晚期 翡翠雕观音立像(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清晚期 翡翠雕观音立像(背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清康熙 白玉观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雷锋塔地宫出土
![]()
明代 ·《金镶玉嵌宝观音》
上海浦东陆深墓出土
此簪首端镶一圆雕玉观音,神态端庄,站立于金质莲花之上,金玉互衬,结合完美。观音面部五官和服装刻画具典型的明代中晚期玉雕人物风格。
![]()
清代和田玉雕 观音菩萨坐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
悉达多太子苦行玉雕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
![]()
![]()
清 烟晶观音坐像(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清 烟晶观音坐像(背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
金镶提篮玉观音分心 明崇祯 兰州市博物馆
高6.5cm,重36g 甘肃兰州白衣寺塔天宫出土
![]()
透雕白玉观音分心明
江西南城明益庄王墓出土
藏家群
找对圈子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