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大藏家巴尔藏高古玉(二)
上一篇我们给大家看了一部分文化期和新石器时期的巴尔先生的藏品,这次我们继续跟着巴尔先生收藏的脉络来一起学习他毕生所收藏的高古玉。前面看到的以玉璧居多,玉环到是少见,我们先来看一件玉环,出土于西北地区,颜色透彻多边,内孔边缘也值得一看。下面这件事哈佛大学馆藏的一件三孔玉刀,可能属于是龙山文化。先是巴尔先生的收藏,后转给温索浦先生,后经温索浦捐献于哈佛大学,通过这一现象,也可见当时几位大收藏家是有所交流的。下图是一件两孔玉刀,边缘有齿纹,属于新石器晚期到商早期,原由巴尔先生收藏,1963年被赛克勒收购,现在藏于英国伦敦大古董商Roger Keverne公司。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商周玉器。巴尔藏的商周玉器也很丰富。先看下图这件。商早期,双孔玉刀,31.8公分。灰绿色玉有黑斑的陪称,自然而美 ,有如一幅山水画。奇怪的是,上孔是单面钻,下孔则是双面钻,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商周时常把新石器玉器予以改制,如将玉刀改成玉圭。此件玉刀原是新石器晚期,单面钻的孔是后来在商早期时加的。商,有领玉璧(凸唇壁),可能来自三星堆文化。老残,当时还钻了两个孔以便穿线来保护。壁内还留有朱砂痕迹。商,玉刀,左边16.3公分 和 15 公分。包浆,碱皮,沁色,孔钻,自然流畅。商代有齿棱的玉戚,线条有力。此件玉戚原是巴尔生前藏品,后由赛克勒在1963年购得,现藏于英国伦敦大古董商Roger Keverne手里。戈柄端刻有平行阳线5组, 两条一组,有一面已沁色钙化。孔单面钻。下面是商代玉戈一组。都是单面钻孔,表面打磨光亮,玉色沁的古朴。戈是商周流行的一种兵器,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玉戈形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二里头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岗期。此期玉戈的特点为尺寸普遍较大,一般30厘米左右。最长者出土于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长达97厘米。戈援部(刃部)略呈弧度,直内(后端),多数无中脊仅有钝脊。除部分在内上饰有简单的弦纹外,一般无纹饰。第二个阶段为殷墟时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变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后期长度在15厘米以内,小的仅4至5厘米。戈有直身、弯身两种,皆有中脊或三脊。内上饰平行的粗阳纹,或者在内及援上阴刻兽面纹和变形云纹。部分戈内直接雕成鸟头状。这几件巴尔生前藏的几件商晚期玉戈实属难得。两件玉戈弯度极大从玉质看是同一玉料作出滴。下面这件更是少见,乃联体双玉戈。只有4.1公分,应属挂件。说到玉戈,再补充一点磁疗。下面像弯刀一样的玉戈,咱国内故宫博物院(下图1)和天津艺术博物馆(下图2)各藏一件。都是商晚期,刻有兽面纹和龙首纹。巴尔还有这两件弯戈。商,小玉戈形佩件,玉质是和田玉。巴尔的玉戈真不少,这件属于商晚期,古朴自然,8.6公分。下图是商晚期玉戈,内(后端)镶嵌青铜,纹饰都已腐蚀,已看不清玉质不错。约16.5公分。西周玉戈形制与商晚期相似,普遍不饰纹饰,制作不及商代精细,西周以后玉戈趋于消亡。巴尔当时也藏了一件西周玉戈下面这件23.8公分,朱砂沁很重,两孔。
![]()
最古玉
慢慢你会爱上他
![]()
文章转发自最古玉,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