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美玉贺岁 | 携南越玉璧,赴冬奥之约

  • 南越王宫博物馆
  • 2022年2月04日10时


















年初四,我们将迎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

2021年10月26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同心”发布,墓主棺室棺椁头箱内出土的D54玉璧为代表的南越文王墓出土玉璧,被定为2022年冬奥会奖牌的装饰纹样视觉来源之一。


冬奥会奖牌装饰纹样视觉来源(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早期的玉璧
玉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常见的器物之一,时间上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历商周、汉直至明清,地域上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至东北的红山文化,南至岭南的石峡文化,均有发现。对于玉璧最早的内涵与用途学界有多种猜测:一,玉璧象天并用于礼天;二,是显贵们财富的象征;三,是一种原始货币;四,用于陪葬。

正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举办的“发现良渚”文物特展中,展出了来自距今5300—4300年良渚文化的多件玉璧。玉璧是良渚玉礼器系统中的大型器物,学者推测玉璧在良渚文化中应是作为“以玉事神”意义上的一种祭品。


玉璧

浙江余杭反山遗址20号墓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良渚文化凭借其独特性和开创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非凡的作用。良渚文化的符号——良渚玉器,是史前玉器发展的高峰。岭南地区的多处史前遗址发现了与良渚文化器物相似乃至几乎一致的文物,其中以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距今约5000—4000年的石峡遗址最多。石峡遗址出土的M43:2玉璧,属于直径小,孔径较大的类型。这类玉璧是良渚文化中期常见的玉璧风格。


在西汉时期的岭南,南越文王墓陪葬了大量精美玉器,堪称西汉玉器的代表作。其中有71件玉璧,造型多样、纹饰精美。它们与“发现良渚”展出的琮、璧等良渚玉器交相辉映,既反映出玉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展现了礼制的起源演变。南越文王墓的玉器既有来自楚文化与汉文化的元素,也有来自岭南久远的文化因子。


南越文王墓出土玉璧

根据造型、分区和纹饰,南越王墓出土玉璧可分为素面玉璧、分区玉璧、镂雕玉璧和出廓玉璧等。其中主棺室共出土玉璧49件,玉衣面罩上有1件、玉衣身上10件、玉衣下面5件、玉衣内侧14件、内棺右侧排列有3件与左侧的3件玉璜相对、头箱内盛有珍珠的漆盒上叠放了7件、足箱149件陶璧之下垫有2件大玉璧、玉鞋套下有1件双连玉璧、椁四周还有4件大玉璧,另外在墓主人组玉佩中包括有2件玉璧。


在墓主赵眜的椁的四角,都固定了一块玉璧,当时究竟是怎么固定的,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看见,但是通过画像石,或许我们可以推测一二。十字穿环或二龙穿璧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主题,从玉璧留下的痕迹来看,也很有可能是以丝带打成十字结,固定在外椁上。


固定在外椁四角的玉璧示意图


胡人乐舞画像石 东汉

江苏铜山吕梁乡出土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

画面第四层刻十字穿环


主棺室出土的D49玉璧,直径33.4厘米,为目前所见最大的西汉玉璧,堪称“璧王”。


D49玉璧

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除了圆形圆孔的传统玉璧外,汉代还流行外缘有透雕饰物的玉璧,即“出廓玉璧”。南越王墓墓主组玉佩中有两件出廓玉璧,其一为双凤涡纹璧,青玉,两面涡纹,下方两侧各透雕一凤如座。此件位居组玉佩之首。其二为龙凤涡纹璧,青玉雕成,圆璧正中的圆孔内透雕一龙,外区饰成浮雕勾连涡纹。璧的两侧各透雕一凤,呈攀援状,回首外向。


墓主组玉佩

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在汉代,玻璃被称为“琉璃”,南越文王墓还出土了了模仿玉璧的“琉璃璧”。一般来说西方生产的玻璃是钠钙成分很高的钠钙玻璃,几乎不含铅和钡等成分。而中国制造的玻璃恰好相反,中国玻璃为铅钡玻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推测,这与中国古代崇玉的观念有关,玻璃中的氧化钡可能是作为一种特殊配方故意引入,以使玻璃显得更加浑浊,从而模仿玉的外观。


琉璃璧

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玉璧”奖牌

2021年10月26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同心”发布,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也与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玉璜有关。《说文》:“璜,半璧也。”“金镶玉”奖牌上的挂钩设计,是对玉璜的简化。


南越王墓共出土五件三区玉璧,三区玉璧将玉璧分为三个同心圆,在同时期汉墓中极为罕见。官方发布的2022年冬奥会奖牌装饰纹样视觉来源参考图片中的D54玉璧,为青玉材质,呈深绿色,出自广州南越王墓主棺室棺椁头箱内。璧面有内中外三区纹饰,内区阴刻三组龙纹,中区为涡纹饰,外区为六组龙纹。这也是南越王墓出土玉璧中唯一一件有六组龙纹的。


D54玉璧

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冬奥会奖牌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 既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南越文王墓的玉璧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两千多年前的南越文化,借此走向世界,共赴这一场冰雪之约。





玉本是自然产生的一种矿物,因之而产生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玉文化。原始社会,人们长期以石器为生产工具,渐渐滋生了对“石之美者”——玉的深厚感情,并开始把玉制成饰品。


王国维先生释“礼”的本义为“盛玉以奉神人之器”,故“古者行礼以玉”。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中,已形成了装饰用玉与礼仪用玉并重的传统,在青铜器出现前,玉已成为最早的礼器。


周代是玉文化发展的高峰,不仅形成了以圭、璋、璧为代表的玉礼器系统,更发展出以多璜组玉佩和梯形玉牌串饰为主的佩玉系统和以玉覆面为代表的丧玉系统。随着礼乐文明的发展,儒家学说进一步对玉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典范,其高洁的品行与美玉相类。


千载之下,人们对玉的喜爱一直未变。崇玉的古老文化与时代精神、体育精神融合,焕发出新的风采。




发现良渚

展期: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5月20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二、三楼临时展厅






撰稿:胡田甜 |编辑:胡田甜
审校:章 昀 |审定:王维一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