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玉】文明起源?试论上古国家的形成与中国古史的分期问题
十六国时期〔公元316——460年)
高19.5厘米
1975年吐鲁番市哈拉和卓97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试论上古国家的形成与中国古史的分期问题》
周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第14~22页本文结合东西方上古国家形成的不同发展道路来探讨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引论部分。作者指出,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史学界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久争不决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中心史观,即按照欧洲(尤其是西欧)历史发展的特点和模式来剪裁中国的历史。作者认为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两条道路为亚细亚社会发展道路和西方(希腊、罗马的古典奴隶制社会)社会发展道路,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试图从中国国家诞生和形成过程中寻求答案。第二,上古中国国家的形成。作者从以下几个因素加以论述。1.部落战争与华夏民族的形成。作者认为部落之间战争的结果导致民族之间的融合,最终促使华夏民族的形成。2.治水与中央王国的形成。作者认为部落在治水过程中产生的中央机构,已形成了国家的雏形,启继承了王位,世袭王权终于确立。3.抵抗游牧民族侵略的共同需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专制政权。4.国家形成的小结。5.夏商周三代的经济和政治。经济为井田制,政治为宗法制。第三,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症结。作者认为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国家产生走了一条和西方国家(希腊、罗马)完全不同的道路。即中国早在金石并用时期,在农村公社尚未瓦解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国家,而希腊、罗马则是到了铁器时代,在农村公社的废墟上才建立国家。他还具体列举了中国古代史分期最主要的三种说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套用了西欧历史模式。最后,作者希望我国史学工作者应根据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规律去寻找合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理论说明,而不是教条式地套用欧洲史的分期标准和分期名称。韦正,马彬 《东南文化》1998年第2期第98~108页本文对中国上古时期国家发展过程的特点加以分析和归纳。文中的上古时期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王朝建立这段时间,即国家出现到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形成这一时间段。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史前原生国家阶段,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为中心的准集权制王朝国家阶段,秦汉王朝开始的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阶段。截然有别的三个发展阶段背后的历史现象、社会制度、权力方式等方面有着深刻的联系。历史过程中的偶然因素与社会结构中的稳定内核使上古历史沿着一定的轨迹运行。东亚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中国东部沿海与内地文明的不平衡性,以及新石器时代的海浸等主要因素既促成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大一统国家观的早熟,又造成实现国家集权费时长久,并与浩繁的战争形成对照。
文字来源:《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编图片及说明摘录来自:《天山·古道·东西风: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特辑》
编辑:张温馨
审核:卢轩
文章转发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