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试开放运营。这座以“建精品工程,树文化地标”为标准打造的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南京城墙深厚文化内涵。近日,六朝博物馆分批组织六朝青志愿服务社的志愿者及公共服务部工作人员参观了南京城墙博物馆,并就志愿者、社教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座谈,深入交流,互学互鉴。
冬日里的小欢喜
参观南京城墙博物馆有感
都说岁月不饶人,但岁月却能用质朴的方式留住人的回忆、记录人的故事、给予人以惊喜,见证岁月痕迹的砖块即是如此,就像南京城墙的砖块,精湛的烧制工艺、精美的文字印记与精巧的陈列构思如珍贵的宝石一般,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的日子里,塑造成一座集历史、文化与艺术于一体的宝库——南京城墙博物馆,为这座城市的人送来冬日里的小欢喜。
即将告别辛丑牛年的腊月里,咱们六朝博物馆的“六朝青”,作为历史的守护者与文化的传播者,首次造访火爆南京城的“超级明星”——南京城墙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开馆,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主题博物馆,它承载着文物收藏与研究保护、文化传播、社会教育以及申遗积淀与支撑等多重功能,也是我们走近历史、走进南京的重要窗口。那么,身为一名已经拔草南京城墙博物馆的“访客”,我要夸夸它:
区位优势明显,建筑亦是艺术!
中华门边、城墙根下,时尚简约又含蓄内敛的那座像半透明玻璃城堡似的大房子,就是南京城墙砖块的“新家”,彰显着十足的区位优势。据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专家介绍,南京城墙博物馆建造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华门瓮城两侧的马道,所以站在城墙上俯瞰,会发现博物馆西侧有三段反向攀升、长五十米的坡道,与中华门瓮城马道遥相呼应,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线条美。
其实,建筑本身也是艺术的烘托,所以把它当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也不为过。更何况,穿过博物馆身旁的城墙,还有外秦淮河依偎在侧,大报恩寺矗立在旁,老城南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门西老屋的窗台上还有爷爷的鸟笼和奶奶养的花朵,门东巷道里尽是来往辗转的旅客,都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当时的传说。
展陈内容多元,文化亦是宝物
早说它是藏宝阁,还有许多人把它称作“大蓝鲸”的新名片与城市“会客厅”。南京城墙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展陈区域共有两层,内容十分多元。其中负一层目前主要展示的是主题为“旷世城垣”的南京城墙基本陈列的常设展览,共有各类精品文物2000多件(套),并借助多种先进展陈技术与创新手段,将文物价值的多面性生动地展现,从设计思想、筑城技术、皇都威仪、军事防御、遗产传承五个方面,巧妙演绎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此外,一层大厅还陈列着“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的临时展览,它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不言而喻,读完这些城墙的故事,想必你也会感受到它的力量与温度,理解文化亦是宝物的表述。
承担功能全面,传承亦是守护
如今的博物馆早已成为浓缩的社会课堂,引导着各个年龄层的参观者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和文保理念。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功能效用则被发挥得尤其彻底,因为它本身就承担着非常全面的功能,博物馆里的“人像照片屏”、“讲述城墙故事的朗读亭”、“发散思维的乐高积木墙”等很多细节,都是基于城砖而打造的沟通平台,拓展出别处心裁的功能体验或传递区域或路径。
历史传承也是一种文化守护,如果置身于博物馆中,想必你也能体会到这座博物馆想要通过城墙打通百姓对居住地的感情筋脉、使他们了解不起眼生活物件弥足珍贵的强烈愿望,从而能够在博物馆里架起心灵对话的文化桥梁。
-END-
文字丨六朝青王一迪
编辑 | 王道程
审校 | 李舟
终审 | 宋燕、叶家宽
文章转发自南京六朝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