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苏州 | 在姑苏寻访唐宋的丹青,山西壁画大展启幕!(2/3-2/6)
自古以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寻常百姓,都对苏州喜爱有加。姑苏,是杜荀鹤笔下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是张继笔下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更是曹雪芹笔下的“最是红尘中一二等的风流富贵之地”……一座苏州古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苏州园林分布,从中可见其园林文化的兴盛。拙政园在东北角。图源/《地道风物·苏州》,制图/Paprika“世间神祇——
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吴文化博物馆携手山西博物院、运城博物馆、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遴选百余件文物展品。跨越唐宋金元明,以墓葬壁画与砖雕、寺观壁画与水陆画为着眼点,探究中国基层民众信仰体系结构、发展与嬗变。《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一展,将带领观众管窥中国传统墓葬及寺观文化与社会生活之一域。
仕途青云壁画/金代(1115-1234)/高158厘米,宽151厘米/2007年繁峙南关村金代壁壁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世间神祇——
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考古领队,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曾参加西夏王陵六号陵、隋唐洛阳城、晋阳古城、固原彭阳东周墓地、丁村遗址石沟地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滹沱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发掘报告整理等多次考古发掘、调查、整理工作。文学硕士,艺术学博士,文献学博士后。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园林历史理论与设计理论的教和科研工作,先后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明代苏州园林史》。兼任教育部学位论文鉴定评审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历史与理论专委会委员、秘书处秘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委会委员;《中国园林》、《风景园林》、《中国名城》等多家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
2月3日(初三)“世间神祇——
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苏州美食推荐:松鼠桂鱼、苏式糕点、苏州生煎、藏书羊肉、奥灶面、蟹壳面黄、鸡头米羹、苏州咸豆浆、咸肉黄鳝、香酥鸡、白什盘、哑巴生煎、东坡肉……
提前去的朋友可以前往:苏州博物馆、平江路、七里山塘、虎丘山风景区、周庄古镇、拙政园、留园、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吴中博物馆、同德里、苏州古运河、同里古镇、玄妙观、中国昆曲博物馆……拙政园位处苏州市东北隅,占地约5公顷,是江南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典园林。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致仕还乡,退居林下,以建园寄托愤世嫉俗之心,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拙政园”。拙政园的设计则出自吴门画派之大家文征明之笔,历时16年心血方得一园。
▲ 现在的见山楼,重檐卷棚歇山顶。重檐是指有多重屋檐;卷棚是指屋顶最高处没有明显立起的“正脊”,而是以弧度过渡下去;歇山顶的侧面都会有一个垂直的小三角形面,因为其构造在那里折了一下,好像“歇”了一下。这种屋顶属于较高的规格,可见清朝建筑的讲究。图/苏州拙政园管理处
苏州唯一一座爱情主题园林
位于小新桥巷的耦园,原名涉园,原为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之园,陆锦过后,园几荒废,其三面临水一面临街的僻静地理位置被侨居吴中养病的沈秉成看中,此后,涉园为沈氏所得,改名“耦园”。“耦”字通偶,有佳偶之意,此外,也暗和建筑上的“偶”,耦园为沈秉成和严永华一起修建,园内诸多建筑均是二人甜蜜爱情的建筑。耦园面积不大,占地只有十二亩,结构却很严谨,取“东园载酒西园醉”之诗意,其花园东西分立各有特色,中轴线上为主要宅邸,靠一座走马楼将东西二园串联起 来,这样一宅两园的格局,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极具特色。罗汉院双塔,一座叫舍利塔,一座叫功德塔。两塔相距仅20米,外貌几乎完全一样,分为七层,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塔冠上10米的塔刹是用生铁铸成,每个足有5吨重,它们是如何被运到20多米高的高处装上的,至今在建筑界还是一个谜,在苏州也是声名远播。罗汉院双塔东西对峙,相距甚近,从外观和结构看它们几乎孪生,所以俗称“兄弟塔”或“姑嫂塔”。双塔为八面七级砖构仿木楼阁式,砖面用红黄两色粉饰,塔身逐级收分,直入云霄,表达了精巧秀美的江南风格。天池山与姑苏名山天平山、灵岩山一脉相连,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脉。因半山有池,逾数十丈,横浸山腹,而得名天池山。天池山是吴中四大名山之一,以“境幽”、“池美”、“泉甘”、“石奇”、“佛灵”五绝著称,被誉为“吴中第一峰”、“吴中第一净地”。其间峰奇石秀,泉流丰美,名胜古迹遍布其间,环境清幽至极,宛如桃源。元朝时所建三座石构殿屋,全国罕见,为建筑艺术的瑰宝。紫金庵位于江苏省吴县洞庭东山的西卯坞内,曾名金庵寺,建于唐代初期,盛唐及南宋时曾进行修葺,明初重建,清代增建。塑像集中在主殿罗汉殿内。它的主要建筑是罗汉堂,两侧雕塑有十八尊罗汉塑像。相传为当时民间著名雕塑名手雷潮夫妇所作。罗汉像造型生动优美,形体比例恰当,泥塑重彩描绘,色泽古朴明快;容貌各不相同,有的沉思,有的假寐,有的讪笑,有的傲恃;服饰雕塑精致,衣褶流畅,折纹叠皱,宛如丝绸,质感很强,层次分明。后壁观音塑像,更为精美。容貌庄重,神态宛然。头顶托有大红华盖,上面刻有紫红牡丹,石绿盖顶,几缕皱纹,给人有一种微风吹拂感觉,远看疑是绫罗织成,走近细看,才知亦是泥塑雕成。“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吴文化博物馆基本陈列围绕吴地万年文化展开叙事。展览主要包括“考古探吴中”与“风雅颂吴中”两个主题单元。基本陈列融合了时间序列与专题分类的展览形式,历时与共时的叙事逻辑互补,全方位呈现吴文化的文脉之盛。图 | 吴文化博物馆外景(图片源自“吴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世间神祇——
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善事太子本生经变图(局部)
酒楼市井图宝带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葑门外约3公里处、京杭大运河旁边,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为历代纤道所经。宝带桥是联拱53孔石桥;全长316米,宽4米。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年-819年),已经有千年历史,相传是唐朝刺史王仲舒捐出宝带资助修成此桥,又形似宝带,因而得名。后重建四、五次,现存的桥为清朝所建。桥首尾的两端各有石狮一对,北端两侧尚存,南端石狮曾被日军炸毁,1956年冬修复。为江苏省现存最长的多孔古石拱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圣寺位于苏州甪直镇西市,据《吴郡甫里志》载,寺院创建之初,规模很大,号称有屋宇五千,占地一百多亩,有上千和尚,佛事兴盛。现在从保圣寺周围的校础上,依稀能见当时的规模。寺内西院筑有晚唐诗人甫里先生墓,墓前还保存“斗鸭池”,池中建有“清风亭”。现在的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起来的。据陈从周考证,这座天王殿是明代崇祯年间在宋代殿基上重建起来的。天王殿北行,即是庭院。院内有两大件文物,一是青石经幢,二是铁钟。经幢系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建,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重立。保圣寺的这座寺钟铸于明末清初,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保圣寺原有传为唐代号称“塑圣”的杨惠之所塑十八尊古罗汉像,但从清乾隆年间起就不曾维修过。1961年,保圣寺罗汉塑像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活动时间:2022.2.4—2022.2.6(3天)1.【交通】全程空调大巴,配备1对1麦克风,沿途专业讲师讲解;2.【住宿】星级酒店双人标准间,如需单房,请补单房差;3.【门票】全程所列景区门票,学生及老人半价,1.2米以下及军人免费;4.【餐饮】全程5顿正餐3顿早餐,全程矿泉水充足供应;8.因组织活动需预先支出费用,所以活动8天前取消,退费时收取百分之一的银行手续费;一周内取消,退费一半;活动当日取消,退费20%;10.返程安排:2月6日上海返程时间为18:00左右,飞机票建议购买18:30之后的返程票。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文章转发自博物馆丨看展览,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