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是西汉王朝京城所在地,西汉一代的11座帝陵分布在关中咸阳塬上和西安市东郊,西汉王朝众多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死后,也陪葬在帝陵陵园及其附近,虽然西汉帝陵迄今尚未发掘,但近60年来,在汉长安城遗址、汉帝陵礼制建筑遗址(主要是陵庙遗址),部分皇亲国戚等高级贵族墓葬中,相继出土了许多国宝级的汉代玉器,使我们有幸目睹西汉帝王皇室用玉的风貌。
本文从陕西出土的数百件汉代玉器中按照玺印、玉牒、玉圭、玉壁、玉铺首、实用玉器(玉杯、玉带钩)、人体装饰用玉(组玉佩和各种单体佩)、玉剑具、陈设器(圆雕艺术品)、葬玉十大类,撷选40余件富有特色的典型玉器加以品鉴,与读者共同领略陕西出土的汉代玉器迷人的风采。
皇后之玺
玺印
《汉官旧仪》称汉代“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皇后玉玺文与帝同”,帝、后玺均是汉代最高权力的凭证,皇帝玉玺迄今未发现。汉代玉印分官印和私印两种,官印为执政者的凭信,私印为个人身份的凭证。
皇后之玺边长2.8、高2厘米,重33克(图1),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68年咸阳市北原韩家湾狼家沟出土。羊脂白玉,滋润莹秀。玉质坚硬致密,纯净无瑕,无沁。玺钮为高浮雕匍匐回首状之螭虎,形象凶猛。玺面镌刻阴文篆书“皇后之玺”四字,字体结构严谨大方。玉玺玉质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动,玺文字体之规整大气,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见的。皇后之玺是礼玉中的瑞玉,是皇后权利身份的标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唯一的皇后用玺,属国宝级文物珍品。
陈请士水晶印属私印,边长2、高1.5厘米(图2),现藏西安博物院。1991年西安市北郊范南村西汉中期墓M170出土。白色水晶,纯净无瑕。覆斗形钮,印面阴文篆书“陈请士”三字,字体规整大方,通体抛磨光亮,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唯一的水晶印。陈请士其人,文献未载,但从其墓葬规模较大,陪葬品丰富分析,他应是一个地位较高的贵族。
玉牒
玉牒是汉代新出现的祭玉名称,使用始于汉武帝,东汉时汉光武帝也曾去泰山用玉牒行封禅之礼。玉牒通常以青石片制作。
王莽时期玉牒残长13.8、宽9.4、厚0.94厘米(图3),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1年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桂宫4号遗址出土。片状青石质,通体磨光,表面黑色,阴刻篆体,朱书,现存29字“……万岁壹纪……作民父母,清……退佞姦轨,诛……延寿,长壮不老,累……封埴泰山,新室昌……”,这是王莽为祈求政权稳固,拟封禅山泰山制作的玉牒,也是王莽时期迄今出土的唯一玉牒。
玉圭
玉圭是汉代最常见的礼玉,多光素无纹,少数琢有花纹的玉璧改制。常在祭祀时使用,并不是承担象征身份的瑞玉。
素面玉圭一组,高9、宽2.3、厚0.4厘米(图4),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6年咸阳市渭城严家窑村汉成帝延陵陵园出土。玉色分别呈白色、青色等。片状,尖首长条形,平底,通体光素,抛磨较精。
琢纹大玉圭高15.3、宽6.4、厚0.8厘米(图5),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0年咸阳市渭城龚家湾村咸阳地区机砖厂汉墓出土。青灰色,片状,尖首长方状,底部欠平齐,亦未抛光,一面琢有花纹,是由大型复合纹玉璧切割而成;另面磨光,正面外区是双身兽面纹,第二区内外缘均有一圈绚纹,其内有浮雕的谷纹,第三区纹饰尚难推断。
玉璧
汉代玉璧数量最多,形态各异,寓意丰富,功能多样,有祭祀用玉、象征身份的瑞玉、建筑装饰用玉、人体装饰用玉、丧葬用玉,或用于丧车、棺饰、殓尸等。
双身兽面纹云纹玉璧直径21、孔径8、厚0.5厘米(图6),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7年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西汉早期墓M1出土。青玉,表面呈淡青色。形制规整,璧面雕琢出桃形卷云纹72个,四大四小8个动物形象。此件玉璧玉质上乘,工艺精美,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双身兽面纹谷纹玉璧直径43.2、孔径11.5、厚1.6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7年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西汉早期墓M1出土。青玉,表面呈青褐、青玉、灰白及浅墨等不同色泽,温润古朴。玉璧出土时破碎为25块,分别位于墓主人胸部和背部。作为殓尸而用,有助墓主人灵魂升天之寓意。玉璧两面雕纹基本相同。璧面共雕琢六组纹饰,依次为圆首尖钩纹、绚纹、谷纹、绚纹双身动物纹及所附的凤鸟纹、圆首尖钩纹。内圈有圆首尖钩纹24个,外圈有圆首尖钩纹72个。减地浮雕出的谷纹共有344个,谷粒饱满和谐。四组双身兽面纹上下左右互相对称,每组结构风格几乎完全一致。玉璧侧面上镌刻篆书“六百六十一”五字,字迹细如发丝。此璧构思奇特,纹样结构复杂,主题突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形体最大的琢纹玉璧。
乳丁纹出廓双螭延年玉璧(残)直径15.8、厚0.7厘米(图7),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6年咸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出土。玉呈青黄色,玉色纯净。此璧下半部残失,两面造型纹样基本相同,内孑1缘和外廓缘凸出,璧面浮雕排列整齐的乳丁纹。乳丁纹有扎手感,出廓部分正中镂雕篆书“延年”二字,左右两侧各镂雕一只螭虎,左侧螭虎肩饰翅羽“延年”二字表面亦琢出细阴线。此璧虽为残器,但构图严谨,螭虎造型生动,雕琢精致,线条流畅,仍不失为东汉玉器精品。此件玉璧原来可能是悬挂在主人的室内墙壁上,以吉祥用语祝福主人延年益寿。
兽面形四神玉铺首
玉铺首通高34.2、宽35.6、厚14.7厘米(图8),重10.6千克,现藏于茂陵博物馆。1975年兴平县南位公社常道村瓦渣沟汉武帝茂陵园内出土。青玉,呈苹果绿色,背面土沁较多。玉铺首大致呈长方形,将兽面与四神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融浅浮雕、高浮雕、线刻、钻孔等技法,对器物进行多层次雕琢。中部浮雕出鼓目、宽眉、卷鼻、张口露齿的兽面,四灵形象分布在兽面左右两侧和眼睛上下。位于左边缘的青龙昂首、翘鼻、鼓目、口大张,两颗尖牙咬住左侧的云纹,身躯扭动,长尾回卷,四肢或伸或蹬,十分有力。位于右边缘的白虎昂首长啸,两前腿踩在上端右侧的云纹上,身躯矫健,形象威猛。朱雀圆眼勾喙,身躯修长,呈回首展翅状,尾部为如意云纹形。玄武为龟张口衔蛇,龟曲颈爬行,部分身躯掩压在云纹之下,形象敦厚稳健。蛇身委婉柔畅,头和颈部位于兽面粗眉之上,身躯和尾部则位于兽面右眼侧面。
此玉雕线刻技法应用十分娴熟,构思神奇浪漫,布局奇特,寓意幽远,风格和谐统一,造型既威严庄重,又活泼生动,是陵园建筑装饰用玉代表作,也是汉武帝时期玉器断代的标准器、属国宝级玉雕艺术珍品。
实用玉器
玉杯:新发现三件玉杯,2010年8月25日出土于杜陵陵区陵庙遗址,以新疆和田玉雕琢,形制基本相同,均为平口、深腹、高圈足,腹壁上部较大,至底部渐次呈弧形内收,足柄为圆柱体,圈足下端呈喇叭状,杯腔内底呈半球状,每件玉杯皆在杯体外琢磨出3组9圈凹弦纹,玉杯制作规整,内外均抛磨光洁,三件玉杯大小非常接近,其中两件玉杯上束有厚0.1厘米的扁平状金箍。
第一件玉杯高13.4、口径6.7、圈足径4.6、腹壁厚度0.25厘米(图9),重375克。玉色鲜白莹润,玉质细腻坚硬,口沿和圈足上各束有一只金箍。口沿上的金箍宽O.65厘米,圈足底部向中心内凹,圈足上的金箍宽0.5厘米。
第二件玉杯高12.8、口径6.6、圈足径4.7、腹壁厚0.25厘米(图10),重335克,玉色青白鲜润,玉质细腻坚硬,有浅褐色晕斑,口沿、杯身、圈足上共束有四只金箍。口沿金箍宽0.4厘米,第二道金箍宽0.8厘米,第三道金箍宽0.55厘米,第四道圈足上的金箍宽0.75厘米,圈足底部近似漏斗状。
第三件玉杯高12.3、口径6.4、圈足径4.5、腹壁厚0.2厘米(图11);重250克。玉色鲜润,杯身上部呈青白色,下部呈青色,圈足部有浅褐色斑块,玉材中夹有墨色小圆点,玉质细腻坚硬。口沿、杯身、圈足上均未发现金箍。圈足底部近似漏斗形,且有少许残缺,应属挖掘时为利器所伤。
原来三件玉杯极有可能均束有四只金箍,玉杯腹部最薄处的厚度仅为0.1厘米,由于玉杯内底呈半球状,在掏膛取芯之后,仍需用圆球状膛铊反复琢磨,并对底部进行抛光,其工艺难度极高,杯体外碾琢的凹旋纹均匀流畅,既可使金箍紧贴杯体,又可增加手持时的摩擦力,并且还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汉旧仪》记载:“太官尚(上)食,用黄金釦器,中官(疑为中宫)私官尚(上)食,用白银釦器,如祠庙器云”。汉代太官为少府属官,是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员,中宫私官是负责皇后膳食的官员。何为釦器?《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其蜀汉釦器”一词。李贤注:“钿,音口,以金银缘器也”。由此说明,束有金箍的容器就属黄金钿器,此次出土的玉杯上束有金箍自然就属黄金釦器,黄金釦器是太官为皇帝生前尚(上)食的专用器物。又据《汉旧仪》载:“宗庙三年大袷祭,子孙诸帝以昭穆坐高庙,诸隳庙神皆合食,设左右座,高祖南面……曲几,黄金钿器。高后右座……白银釦器。”证实汉代皇帝死后,后代祭祀皇帝陵庙也用黄金釦器。这次出土的金釦高足玉杯作为皇帝(生前、死后)的御用品正与遗址作为帝陵陵庙的性质也完全吻合。
带钩,是连接腰带的用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兽头铁芯玉带钩(残)长19.4厘米(图12),现藏西安博物院。1976年西安市西北郊六村堡西梁果村西汉建章宫遗址出土。青白玉,有部分铁锈沁色。它由钩头、钮和形状不尽相同的玉管穿铁芯所组成,前端的钩头上的兽近似马头,呈回首状。玉带钩结构复杂,采用圆雕、浮雕、线雕、钻孔以及镂空工艺,尤其是玉管上的凸弦纹,雕琢时须将玉管一周多次剔地研磨,才能雕琢出细窄锋利的凸弦纹。玉带钩出土于西汉建章宫遗址,当为武帝时期皇室达官显贵所拥有,造型具有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风格特征。
人体装饰用玉
玉组佩,为达官显贵节步的礼仪用器,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以下6件玉器为一套组玉佩的构件,1981年出土于西安市大白杨西汉早期墓,现藏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鹰形玉珩长9.4、高4、厚0.35厘米(图13),青白玉,玉质滋润,扁平体,阴刻镂空透雕一展翅侧首呈飞翔状雄鹰形象,以粗阴线和密集平行的短阴线互相结合刻划细部,形态夸张、生动。动态感很强,将雄鹰矫健凶猛的形象表现得相当成功。两面造型纹样相同。
双鹰纹玉璧直径7、孔径3、厚0.3厘米(图14),白玉,玉质温润,有少许土沁,璧两面内外缘均碾琢出一圈凸棱,璧面浅浮雕两只背靠背之雄鹰,双鹰均为回首,其雕琢技法为剔地隐起并加饰阴线,属人体装饰用玉。
玉舞人佩(1对)高4.4、宽2.2、厚0.2厘米(图15),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均为白玉,片状,舞者呈折腰翘袖形,一臂甩长袖过头垂至另一臂,另一只手插在弯折的细腰上,长袖至下摆一侧并回卷,舞裙为右衽,腰系带,长摆拖地,呈三角形,镂空透雕并以细线勾勒舞者细眉、小眼、直鼻、小嘴以至连衣舞裙上的花纹。舞者头顶和脚底均钻一细孔。两面造型和纹样均相同。两件玉人位于玉组佩的中部两侧。
凤鸟纹觿形玉佩(1对)长1O、最宽3.2、厚0.2厘米(图16),白玉,扁平体,风鸟圆眼尖勾喙,头上有镂空云纹花冠,鸟身尾呈尖状弧形,两面均以细阴线勾勒凤鸟轮廓,并以细线卷云纹和并排短阴线纹表现羽翼乃至绒毛等细部,线条流畅,两面造型纹样相同。
熊纹猴纹变形龙纹镂空玉环直径8.8、内径4.8、厚0.3厘米(图17),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1年西安东郊西汉早期窦氏墓(A组)出土。玉呈青黄色,扁平体环状,内侧透雕二熊、二猴并与四条变形龙纹及云纹相连接。两面纹样相同。一猴作半蹲踞状,另一只为侧身蹲坐状;一只熊呈正面蹲踞状,另一只熊作翻井斗状。玉环造型别致,多种动物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尤其是将神话动物龙、瑞兽熊、以及猴子融为一体,别开生面,既有神话的神秘的氛围,又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
玉环首刀行佩长7.8厘米(图18),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5年西安市北郊井上村新莽时墓葬出土。青玉,玉色鲜润,玉质细腻,玉刀身直背厚,前端呈弧形,两面开刃,环首大致呈椭圆形,靠刃一侧并回钩,两面中部均起脊线,沿脊线向两面抹斜,抛磨光洁,工艺考究,无任何使用痕迹,应是有礼仪性的器具,此刀是汉代玉器中罕见的精品。
韘形佩是由商周以来射箭勾弦的鞣(俗称班指),发展演变而来,它是汉代极富特色的贵族人体装饰用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透雕龙凤纹鞣形玉佩长6、宽4.5、厚0.4厘米(图19),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52年西安西郊汉长安城西侧皂河出土。以新疆和阗白玉雕琢,洁白无瑕,温润莹秀,整体为椭圆形片状,正面中部圆孔中镂空透雕一条腾空驾雾的游龙,龙首呈虎头形,龙张口,下颚及颏部呈斧形,双耳上耸,挺胸,四肢或伸或蹬,龙头顶琢出一回卷长发,尾部琢扭丝纹上翘回卷。佩上端为尖状凸起,佩两侧透雕出变体凤鸟纹,并不完全对称,略有差异。此韘形佩玉质上乘,构思巧妙,工艺精湛,纹饰流畅,属汉代玉鞣中的精品。
双猴鞣形玉佩高4、宽4.1、厚0.3厘米(图20)。2001年西安东郊西汉早期窦氏墓出土,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青白玉,有部分赭色。呈圆形片状,中部透雕一圆孔,左右两侧均镂雕出一只猴子,短圆脸、圆目、细眉、竖鼻、小口。两侧猴子均一臂上伸攀扶玉佩顶端,身体紧附于一侧,神情机警,极富生活气息。
透雕双凤鞣形玉佩高7.1、宽4.4、厚0.4厘米(图21),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1991年西安北郊范南村西汉中期陈请士墓出土。青玉,青黄色。有少量受沁灰白斑和褐色纹理。片状盾形,两面造型略有不同,中心钻一圆孔,两侧和顶部均镂空,其图案为变形且不完全对称的凤鸟纹,是西汉中期鞣形佩中的代表作。
透雕螭虎鞣形佩长10.2、宽6.3、孔短径1.8、孔长径4.7、厚0.4厘米,现藏西岳庙文物管理处。1982年华阴县油巷新村东汉晚期刘崎墓中出土。白玉,表面多处夹有赭色,轮廓大致椭圆形,正面鼓起,中部钻一椭圆形孔,孔边缘以浮雕加镂雕手法琢出三只螭虎,螭虎头上均琢出长独角,弧形弯眉,眼球外凸,呈喜戏奔腾状,是东汉晚期典型的韘形佩。
玉獬豸佩直径4.2、厚0.45厘米(图22),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6年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城武库第七遗址内出土。白玉,圆形扁平体,形制规整,制作考究,以阴线勾勒和镂空透雕技法表现一独角山羊形象,呈回首站立状。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与实物对照,笔者认为这枚玉佩中的带翼独角山羊,就是汉代文献中所记载的神兽獬豸的形象,是研究汉代神性动物和法制史的绝佳实物。
方胜形玉佩通长2.24、厚0.8厘米(图23),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4年西安市南郊岳家寨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工地西汉晚期墓出土。白玉,玉色纯净,玉质细腻,其造型较为特殊,两侧面中部均为圆形,上下均为倒梯形,两侧皆为方胜形。中部以短管相连,又可称为双方胜形佩。通体无纹,抛磨光洁,形体虽小,但制作十分考究。
豭豚玉佩长11.5、高4.4、厚0.7厘米(图24),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2年长安县茅坡西汉中期墓葬出土。灰黑色,扁平体,玉猪为伏卧状,吻部前突,头部较长,菱形眼,口中露两颗獠牙,双耳呈叶状,后抿,背部鬃毛向前竖起,短尾回卷形成一孔,阴线勾勒出粗壮有力的四肢,两面纹样相同,此佩表现的是雄性野猪的形象,古代文献将其称之为豭豚。戴豭豚佩寓意勇猛。
玉剑具
《汉官仪》曾记载汉代皇帝曾佩七尺斩蛇剑。《晋书·舆服志))也记载:“汉制,白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汉代玉具剑是天子乃至百官身份的象征,玉具剑中的玉具有玉剑首,玉剑镡,玉剑璏,玉剑摽四个部分组成。
谷纹螭虎凤纹玉剑首直径4.7、厚0.8厘米(图25),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6年成阳市渭城区窑店刘家沟汉墓出土。白玉,洁白滋润,圆饼状,外面高浮雕一爬行状螭虎,形象凶猛。围绕顶面中心圆孔浮雕一盘旋而上的回首凤鸟。玉剑首内面,中心钻一圆孔,纹饰分内外内外两区,内区为网格纹和卷云纹组成的三个变形的凤鸟纹,外区浮雕带芽的谷纹。玉质上乘,融高浮雕、浅浮雕、透雕、阴线刻等多种技法为一体。
双螭如意云纹玉剑首形器直径5.3、厚0.4厘米(图26)。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0年代咸阳市窑店刘家沟汉墓出土。青玉,表面受沁呈土黄色,表面残留朱砂。圆形片状,剔地浮雕两条蜿蜒行走状回首螭虎,造型生动,底面碾琢出如意形卷云纹,受沁现象较甚,造型与玉剑首相同,底面未钻出圆形凹槽,用途有待进一步考证。
高浮雕螭虎兽面纹玉剑镡长5.5、宽1.3、高3厘米(图27),现藏长安博物馆。2000年长安县郭杜镇邓店村西汉中期墓出土。白玉,玉质细腻,抛磨光亮,表面附有铁锈色。玉剑镡一面高浮雕一爬行状螭虎,螭虎圆头,圆眼外凸。另一面阴线勾勒出一菱形目大鼻的兽面形象。
螭虎双凤熊纹玉剑璏通长10.7、宽4.2、厚1.2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5年汉阳陵司马道北侧陪葬墓M363出土。青玉,正面灰色包浆均匀,并有少量玻璃光,背面尚能看清它为青玉,正面一侧镂空透雕双凤和螭虎头部,上端浮雕一只屈身回首张望的小熊,主题图案为浮雕的蜿蜒行走状螭虎身躯、四肢及尾部。螭虎头部上下各透雕一只凤鸟,下部凤鸟卷冠,张口鸣叫,上部凤鸟回首卷翅。玉剑璏构思浪漫奇特,并融多种技法为一体表现双凤、熊、螭虎三种不同的动物形象,生动活泼,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
浅浮雕龙纹玉剑摞最长7.5、高4.2、最厚1.6厘米(图28),现藏西安博物院。1972年西安市南郊汉墓出土。青玉,玉质细腻坚硬,温润莹秀,表面有少量褐色斑纹。侧轮廓呈梯形,中部较厚,两侧斜收变薄,截面大致呈梭形。两面均雕琢一形态夸张的龙纹,龙口大张,下唇呈斧形,呈回首状。造型生动,表现手法夸张,线条刚劲流畅。上部正中钻一圆直孔,两侧钻有两斜孔,并与圆孔相通,以便将其安装固定在剑鞘末端。
陈设器(圆雕艺术品)
这些圆雕艺术品首次以纯艺术的面貌出现,造型打破了对称模式,脱离了先秦时期程式化的藩篱。而狮形带翼玉辟邪的出现,可以明显看出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这些玉质圆雕艺术作品,总体特征是气魄宏大,生动传神,寓意深刻,是汉代艺术品中的代表作。
圆雕玉舞人现藏西安博物院(图29)。2010年8月25日杜陵陵庙遗址出土。为一对相连的立体圆雕玉舞人,造型、大小相同,系一块玉料雕琢而成。玉舞人并排而立,重250克,眉清目秀,细鼻梁,小嘴,身材修长,婀娜多姿,头上长发圆盘,发瓣自然下垂,内穿多层长袍并着长裤,外穿长袖曲裾深衣,腰系两条宽绢带,并接有很长的衣襟在身上缠绕数道,长摆曳地,下摆分别裁成大小不同的四个尖角,上广下狭,宛若燕尾,双脚穿翘头履。左侧玉舞人高10.5、下宽7.8、衣摆厚度6.1厘米,双手提袖拢于腰部,窄长袖紧贴深衣并下飘;右侧玉舞人高10.2、下宽7.8、衣摆厚度6.1厘米,左小臂向上伸直,右手摁于腰部,长袖弯曲下甩。玉材上下两端均为浅褐色,玉工巧妙利用这些特点将其作为玉舞人的头发和衣摆及脚部。主要采用立体圆雕技法之外,还采用了镂空透雕和细线阴刻技法,玉工精准地捕捉并生动表现了舞女跳舞时的瞬间姿态,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有明确出土记录的形体最大的圆雕玉舞人,风姿绰约飘逸,面部表情怡然恬静,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衣褶自然起伏,线条优美流畅。
圆雕玉仙人乘天马高7.2、长9.0、底宽3.4厘米,重170克,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65年咸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陵庙遗址中发现。羊脂白玉,纯净无瑕。圆雕,整体形象是玉仙人骑玉天马。玉马呈奔跑状,马背上骑一羽人,头微昂,隆鼻长目,口微张,双耳较大且上耸,头顶后披有长发,双手伸直,一手摁在马颈部,另一手握一双灵芝草,羽人肩部和腰部均雕琢出羽翼,双腿及双足赤裸,神态充满了仙道风骨。羽人实为仙人,脚踏板下雕琢著的云气纹,寓意为天马在空中行走。此玉雕正是汉代帝王求仙升天长生思想观念的艺术反映,是西汉玉雕中国宝级的艺术珍品。
圆雕玉鹰长7、宽5、翅宽7.1、尾宽2.6、高2.5厘米(图30),重83克,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66年咸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陵庙遗址中出土。玉呈青白色和少量黄色及部分红璞。玉鹰展双翅呈飞翔状,双腿爪部并拢,收于腹下。玉鹰圆眼,勾喙,目光凶猛,碾琢出起伏并层层叠压的双翅,羽毛丰满。该器是有明确出土地点与时间,极为罕见的汉代圆雕玉器的代表作。
圆雕玉熊高4.8、长8(图31),重136克,现藏成阳市博物馆。1966年咸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陵庙遗址中出土。白玉,玉质细腻温润,玉色光亮,有少量红璞。玉熊形体肥壮,圆头、圆眼、长吻、粗颈,双耳后抿,四肢短粗有力,足部有阴线纹肉垫,短尾藏于毛发之中,呈蹒跚行走状,憨态可掬,造型生动逼真,手法写实,以简练的技法在熊体上雕琢极少的阴线和少许毛发,以少胜多,通体似无毛而胜有毛,保持了玉质本身的色泽之美。该作品无疑是出自宫廷大师级玉工之手,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艺术精品。
圆雕走姿玉辟邪高2.5、长5.8厘米(图32),重49.3克,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72年咸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建筑陵庙中出土。白玉,有红璞。狮形玉辟邪呈行走状,双目炯炯有神,采用了镂空透雕、高浮雕和线雕等技法,充分表现了狮形有翼辟邪捕食前的凶猛机警的神态,是极为罕见的玉辟邪。
圆雕蹲姿玉辟邪高5.5、长7、宽4.5厘米(图33),重154克,现藏咸阳市博物馆。1966年咸阳市周陵公社新庄村汉元帝渭陵陵庙遗址中出土。白玉,有少量红璞。为狮形有翼玉辟邪,突胸呈蹲姿,昂首前视,张口露齿。腹部肌肉发达,后两腿之间有明显突起,以示睾丸,四足掌部均琢出肉垫。该器是西汉圆雕玉器的代表作。
圆雕半卧姿玉辟邪(残)长7.2、宽3.7、高7.7厘米(图34);北京故宫旧藏。该作品至少是清乾隆时期在陕西兴平茂陵出土。白玉,应经过烧熏大部分已变黑。辟邪形象凶猛,昂首挺胸,张口露齿呈咆哮状,双耳后耸,头顶有独角,双肩两胁琢有多层羽翅,三腿一尾皆有残缺。腹部阴刻楷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茂陵万里求天马,既得作歌纪瑞文,看有角为奇弗偶,历天早至镐和汾,肖形制玉太乙贶,阅也出邙长乐群,漫议水银浸鲜据,汉家常用有前闻”,末署“乙巳次辛”,诗首名“咏玉天马”。根据头上有独角判断此兽非天马,实则更似辟邪。
圆雕大型玉辟邪插座残高18.5、长18、宽6.7厘米,重1972克,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1978年宝鸡市北郊金河砖厂东汉早期吕仁墓出土。青玉,有较明显的黑色纹带。有学者认为材质应是蓝田玉。辟邪采用一块较大的玉料雕琢而成,形象凶猛,昂首挺胸,隆鼻鼓目,双耳后耸,一耳残半,张口露齿,作怒吼状,辟邪肩生双翼,头顶有一长方体榫座,背上还琢出圆筒状物,并与脑后一股长发相连。辟邪虽然三肢有残失,但仍可看出原四肢均劲健有力。足部犹如人足,前掌为四趾,侧面为一小趾。辟邪尾部前端平齐,上钻一方形孔,以便插入尾部。采用了高浮雕、镂孑1透雕、钻孔、线雕等多种技法,全身大量饰有阴线小圆圈纹以及密集的短阴线纹和毛发纹。虽有部分残失,但它造型优美,古意盎然,气度恢宏,足以与六朝陵墓前大型石辟邪相媲美,属国宝级艺术珍品。
葬玉
汉代葬玉有九窍玉塞,殓尸玉、玉衣、漆木棺上镶玉、玉枕、玉握、玉冥钱等。其用意在于防止尸体精气外泄,或为尸体不休,或寓意灵魂升天,或寓意在阴间拥有财富,年年有余等。
玉琀蝉长6.O、宽2.8、厚0.4厘米(图35)。现藏陕西省考_古‘研究院。1996年西安市东郊洪庆西汉晚期墓出土。青白玉,扁平体,头部前端大致呈弧形嘴角分明,双目凸出,碾琢弧形线双翼覆盖蝉体,双翼之问加一条脊线,腹部碾琢斜十字交_义线和若干条弧线纹,来表现蝉腹节具有收缩功能,玉蝉琢磨精准,线条挺拔有力。
玉猪握通长11.3、宽2.6、高3.0厘米(图36),现藏西安博物院。1977年西安市莲湖区红庙坡东汉墓出土。青白玉,玉色纯净,温润细腻。圆雕,玉猪呈曲腿伏卧状,通体抛磨光亮。汉代认为猪为六畜之首,是财富的象征,人死后不能空手而归,双手握猪,其寓意是在阴间世界仍然能拥有财富。
玉鱼握长12.8、宽3.65、厚0.6-0.8厘米(图37),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5年西安市北郊并上村新莽时期墓葬出土。青玉,青绿色,有许多地方已受沁呈灰白色,片状,鱼身直,圆头小口,两面均以阴线表现鱼眼、鱼鳃、背鳍和腹鳍。出上时位于墓主人左右手旁,当时应足握在墓主人手中,鱼体上的双孔估计是以丝线穿入将其系在墓主人手中以防止滑落。鱼在汉代具有吉祥的象征,双手握鱼其寓崽为吉祥有余。此上握材质虽欠佳,但鱼形握仍属罕见。
玉五铢冥钱直径2.45、孔径0.8、厚0.2厘米(图38)。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1978年宝鸡市北郊金河砖厂东汉早期吕仁墓出土,白玉,玉质细腻,圆形方穿,两面方孔四边和周边均起凸廓,正面方孔两边琢出阳文篆体“五铢”二字,背面光素,应是西汉时制作。
古玉虫
致力于中华古玉的研究
文章转发自古玉虫,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