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高足杯 | 540万 和 5750万

  • 老货圈
  • 2022年1月09日05时

| 隋 / 唐 白釉高足盃 |

纽约苏富比2021年9月22日拍卖会

估价:6,000 - 8,000美元

成交价84.28万美元


明宣德青花海兽纹髙足杯
髙7.7公分

估价待询
成交价:¥5750万



《大明宣德年製》款

来源:
1.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传入日本,原为久志卓真(1898-1973)旧藏
2. 茧山龙泉堂旧藏,1950 年,东京,日本
3. 日本爱媛文华馆旧藏
展览:
日本陶磁协会、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东京国立博物馆、每日新闻社编,《中国陶磁·元明名品展》,1956 年,日本桥髙岛屋,编号82
出版:
1.《世界陶磁全集·元明篇》,河出书房,1955 年
2. 日本陶磁协会、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东京国立博物馆、每日新闻社编,《中国陶磁·元明名品展》,1956 年,日本桥髙岛屋,编号82
3.《陶器全集元·明初の染付》第11 卷,平凡社,1960 年,页14,图版27
4.《世界陶磁全集·元明篇》,河出书房,1961 年,图版67
5. 茧山龙泉堂《龙泉集芳·创业七十周年纪念》第一集,1976 年,东京,页260,图版781
6. 日本陶磁协会发行《陶说》三月号封底,通卷第803 号,2020 年
7.《芸术新潮》,2020 年3 月,页126
8.《ORIENTATIONS》,2020 年5/6 月
9.《IMPRESSIONS》,第41 期,2020 年

此件髙足杯撇口,深壁,髙足外撇,上围凸弦纹一周,仿中亚金属器样式,圈足露胎,足底平,杯内口沿饰双弦纹,内底心以青花书梵文天城体「吽」字,外围梵文八种字一周,形成中台八叶院式,意为受佛庇佑之吉祥寓意;外口沿画如意云一周,其上下各弦纹两道;器外壁通体以海水为地,绘青花海兽九种;髙足上中下各配双弦纹一组,中间凸起部画如意云纹,近足处绘海水江崖纹,象征皇权无上;器外底落青花楷书双圈双行六字「大明宣德年製」官款。青花发色极为浓艳,釉质净润明亮,刻画线条纤毫入微。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海外适逢郑和七下西洋,国内正值分封西藏法王之佛事活动,故有此类结合海兽及梵文的官窑作品出现。宣德年间景德镇窑厰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至上地位。与明代其他各朝青花瓷器相比,其烧造技术登峰造极,被誉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钴料「苏泥勃青/ 苏麻离青(smalt 音译)」,呈色深艳明亮,线条间往往形成青蓝中带黑的锡斑;再罩一层透明釉,晕染处淋漓缥缈宛如水墨丹青。此杯青色浓淡相宜,实属难得;淡画碧波潋滟,海浪翻腾,呈水气弥漫的轻盈之势,与隐约间腾遨其中的海兽现刚柔并济之意。海兽须发飘扬、矫健刚猛,达出神入化之境。匠人对钴料的配比、烧造,拿捏精准有度,效法水墨绘画之墨法与线条,海水以粗、细线配合勾勒轮廓,呈立体视效,与深色线条所绘海兽,于色彩、质感、动态上形成鲜明反差,增加了画面景深层次,以达仙气朦胧、杳莫测其所穷之意味。此画法对后世瓷器纹饰亦有影响。宣德时期,除了带回「苏泥勃青」,还引入新的书写体,梵文,并开始出现在髙足盌,僧帽壶上,后多见于杯、盌。正是这些由国外传入的各种新材料与新样式,令宣德时期青花瓷作品质极髙,造价不菲,故有《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备,青花为贵」之说。
此髙足杯存世量极少,造型、图案、样式相同之完整器,据录,他例仅一,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见图表),另有一件残器,出土于中国景德镇(见图表);其他收藏机构未见同类藏品;且目前可在市场流通的仅此一件,诚绝世孤品!

此髙足杯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传入日本,原为久志卓真(1898-1973)旧藏。久志卓真,为日本顶级陶瓷器专家,是二十世纪初日本研究中国陶瓷的泰山北斗,他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结识壶中居美术店创办人広田不孤齌(1897-1973 年),以及随后时任日本陶磁协会理事长的梅泽彦太郎,开始深入研究中国陶瓷之妙趣,也是在此期间开始着重关注中国明代瓷器。出版多部明代陶瓷相关著作,包括:「支那の陶磁」宝云舎、1942 年;「支那明初陶磁図鉴」宝云舎、1943 年;「中国の染付と赤絵」河原书店、1949 年;「明代の染付と赤絵」创芸社、1953 年(共着);「明初陶磁図鉴」雄山阁、1968 年(「支那明初陶磁図鉴」の増补)。随后,于1950 年由茧山龙泉堂经手,再入日本爱媛文华馆,该博物馆为爱媛県历史最悠久的古美术收藏机构,由藏有大量日本、中国、朝鲜古代陶瓷及其他各类古董的收藏家二宫兼一设立的基金会创立。
茧山松太郎
1905 年4 月,时年二十二岁的茧山龙泉堂(MAYUYAMA & CO., LTD. 开店至今近120 年历史)创始人茧山松太郎(1882-1935 年),只身前往中国北平开始了贯穿其一生的古董艺术购藏。当时,由于西方对亚洲艺术品的兴趣日益浓厚,北平形成了繁华的艺术品市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经销商。值此历史背景下,茧山松太郎潜心研学,开始构建自己的艺术帝国。松太郎于1935 年去世,其长子准吉(1913-1999)继任茧山龙泉堂主理人。准吉继续父亲的工作,专注于亚洲古董艺术品,主要是中国陶瓷。战后,准吉通过向北美的藏家和博物馆介绍亚洲艺术杰作,使茧山龙泉堂的藏品被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和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机构购藏,并被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等家族收藏,自此茧山龙泉堂在世界艺坛声名远播,成为卓荦显赫的亚洲古董艺术品交易商之一,与日本山中商会(Yamanaka & Company)齐名,且日本多间顶级博物馆的国宝级藏品,亦曾由茧山龙泉堂经手。为庆祝茧山龙泉堂成立七十周年,茧山于1976 年出版豪华精装两册套装《龙泉集芳》,列举公司数十载所经手之稀世珍宝,其中便有此次上拍的这件明宣德青花海兽纹髙足杯。龙泉堂从业至今,经手的宣德小尺寸髙足杯仅两件,此品便是其中一件。

茧山龙泉堂

| 参考类例 |



明 宣德款 青花海兽髙足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物图档编号:K1B016774N000000000PAG
明宣德 青花海怪纹小把盏(残破经修)
口径8.1公分 足径4.3公分 髙7.7公分
1984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底层
出版于《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出土「明三代」官窑瓷器珍品荟萃》


隋 白釉高足杯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 吉州窑铭文高足杯(图1)

大英博物馆藏

元 吉州窑铭文高足杯(图2

大英博物馆藏

明 磁州窑刻花高足杯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元 青花菊花纹竹节高足杯

大英博物馆藏

元 青花龙纹高脚杯

大英博物馆藏

元 湖田窑青白瓷镂空折枝花高足杯

扬州博物馆藏

元 龙泉窑飞青高足杯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元至明 龙泉窑青瓷高足杯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

元至明 龙泉窑刻花高足杯(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七至九世纪 藏族金制刻花高足杯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宣德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宣德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碗内款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宣德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底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 钧窑丁香紫釉高足杯

大英博物馆藏

明嘉靖 青花莲池鱼纹高足杯

大英博物馆藏

明万历 青花婴戏图高足杯

大英博物馆藏

明正德 红彩阿文高足杯(整体)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明宣德 青花描红海兽波涛纹高足杯(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宣德 青花描红海兽波涛纹高足杯(杯心)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成化 斗彩花鸟高足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 成化款斗彩葡萄高足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 宣德款青花海兽高足杯(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 宣德款青花海棠诗意凸节高足杯(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 宣德款青花海棠诗意凸节高足杯(底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成化 青花釉里红神兽纹高足杯(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成化 青花釉里红神兽纹高足杯(背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成化 青花釉里红神兽纹高足杯(内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成化 青花釉里红神兽纹高足杯(底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雍正 黑釉高足杯(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雍正 黑釉高足杯(底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 磁州窑刻花高足杯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清 五彩花鸟高足杯(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五彩花鸟高足杯(内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青瓷高足杯(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青瓷高足杯(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矾红彩团凤纹高足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斗彩葡萄纹高足杯,明成化

高6.8cm,口径8.0cm,足径3.5cm

清宫旧藏

杯外壁以斗彩折枝葡萄纹装饰,口部与高足大面积露白,使纹饰更加突出。此种式样的高足杯为明代成化官窑首创,明代人称之为“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在其出现之前,人们一直以为明代宣德官窑高足杯最美,此杯问世后,更受世人喜爱。明末谷泰撰《博物要览》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式较宣杯妙甚。”

对这种上部为杯或碗形,下部为高柄当足的器物,早期的历史文献不见记载,直到五代十国的周羽冲《三楚新录》才出现“高足碗”的名称。

仿哥窑八方高足杯

杯高9.7cm,口径8cm,足径3.9cm

杯呈八方形,敞口,深腹,折底,喇叭式高足。口沿作八方式,延至腹底起八条棱线,足上凸起弦纹一周。此杯胎体较厚,里外均施仿哥釉。口、足施酱紫色釉,以摹仿宋哥窑“紫口铁足”的效果。内、外均以开片青釉为饰,淡淡的青灰釉上黑、黄色纹片交织,呈现出宋哥窑“金丝铁线”的特征,外壁开片较大,内里及足部的片纹细碎。足内自右向左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明代景德镇仿宋代哥窑瓷器始于宣德时期,此时,景德镇除烧制传统品种外,还创烧了许多新品种,仿哥窑瓷是其中之一。成化时期继承前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尚。这件仿哥窑八方高足杯为成化时期新创品种,其形制玲珑俊秀,装饰典雅精美,富有成化器的特色。釉面虽仿宋代哥釉,但其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光泽度较强,故无宋哥窑的“酥润含蓄”之美。口、足釉色及金丝铁线纹也较宋哥窑片纹规整,少天成之趣。

清代朱琰《陶说》卷六《说器中·唐器》之“高足碗(原注:十国南平器)”条记:“周羽冲《三楚新录》:高从诲时,荆南瓷器皆高足,公私竞置用之,谓之高足碗。”

斗彩团莲纹高足杯,明成化

高7.2cm,口径6.7cm,足径3.4cm

杯口微撇,深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内、外近口沿处各有青花弦纹一道,近足处有青花弦纹两道。杯外壁斗彩装饰,腹部均匀分布团莲纹四组,间以上下对称的变形花叶纹。足内沿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横排款。

此杯纹饰采用勾勒平涂施彩,色彩均匀,微微凸起,富有写实感,时代特征鲜明。故宫博物院珍藏数件成化斗彩高足杯,制作皆秀美,图案新颖,除了画团莲纹以外,尚见有画缠枝莲、花鸟纹者。

明成化斗彩的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其釉色乳白柔和,更能衬托出斗彩的鲜丽清雅。它的色彩丰富,青花呈色幽倩淡雅并有透明感,釉上彩色则有红、黄、绿、紫四大类十几种,彩色配制灵活自如。

不过,熟悉唐宋瓷器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三楚新录》文中的“高足碗”,并不是元明时期常见的那种高足杯,而是类似北宋青白瓷中常见的高圈足碗,这种碗的圈足通常高1厘米以上。关注公众号:磁言。有的高达1.8厘米左右,相对于唐、五代十国时期常见的矮圈足碗和玉璧底碗,这种高圈足碗确实可以称为“高足碗”了。

黑陶高柄杯

新石器时代

口径7cm,足径6cm,高15cm

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对元代瓷器中为什么会突然涌现出来大量的高足杯,笔者至今没有看到有专家给予满意的解释。著名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的简单解释也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高足杯始于元代,它适用于蒙人善骑喜饮的习俗,最初为马上饮酒而制(所以高足杯又称马上杯),后来也称靶杯,可以摆放果实。”似乎高足杯最初是蒙古人的饮酒器具,高足杯出现的历史背景是随着蒙古族入主中原,从而在国内大量出现。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

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著名陶瓷专家刘新园先生称高足杯在“朝鲜称为马上杯”。由于资料的缺乏,笔者尚不知朝鲜人为何要叫高足杯为“马上杯”。但笔者知道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外出时携带的酒具并不是高足杯,而是“革囊”。追随成吉思汗西征的耶律楚材曾写道:“天马西来酿玉浆,革囊倾处酒微香。”元代后期许有壬也有“悬鞍有马酒,香泻革囊香”之句。“革囊”又称“浑脱”,“北人杀小牛,自脊上开一孔,逐旋取去内头骨肉,外皮皆完,揉软以盛乳酪,谓之‘浑脱’”。可以说,用“革囊”(“浑脱”)携酒外出狩猎或征战,才是蒙古人的特色。

釉里红转把杯 元

高10cm,口径7.7cm,足径3.8cm

杯撇口,深腹,瘦底,下承以中空竹节式高足。通体施青白釉。杯身涂抹3块釉里红斑,并置一小圆系,杯底和高足以子母榫相衔接,可以自由转动而不脱开。

此杯装饰斑块发色鲜艳,似晚霞般美丽,实属难得之珍品。可以任意转动的杯足更增其玩赏性。

1980年,江西高安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一件元代釉里红印花塑贴蟠螭纹高足杯,其杯足亦可转动。由此可知,转把高足杯应是元代高足杯的时代特征之一。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在宋代瓷柜窗里展出的影青釉高足杯很醒目。陶瓷高足碗和杯在唐、宋时期已有制作并有存世者。有藏友收集到六朝时期青瓷高足杯一只,依据这些实物资料,似可把陶瓷高足杯的产生时代推进到公元6世纪前后了。



关注老货圈

认识更多玩老货的朋友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