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品岭南之美 “一隅瑰丽”线上启幕
南越王博物院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原创数字展览“一隅瑰丽——南越、南汉文物珍品展”线上启幕。![]()
扫一扫,浏览线上展
展览跨越千年,汇聚两院南越、南汉时期近300件文物,近100件文创产品,以H5移动客户端为载体,互联网为媒介,通过三维视频等数字化手段打造不落幕展厅,展示岭南地区瑰丽的艺术风貌,展现岭南文化中心地广州在大一统视野下一脉相承的艺术时尚之美,以便观众随时随地漫步云端,品赏文物千秋。展览以酷爱去北京路步行街一带寻觅创造源泉的现代设计师美美的视觉呈现,第一单元南越风华从南越器物造型、纹饰、工艺及背后的文化内涵等角度多维解读南越遗珍,第二单元南汉之绮从南汉瓦当、琉璃等专项类别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南汉文物珍品,第三单元美美相传聚焦南越、南汉文物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探索文物视觉符号的语义表达与现代艺术设计表现手法的相通之处,总结提炼岭南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本次展览充分发挥线上展展示手段多样的优势,从与观众息息相关的设计美学的角度展示文物之美,全方位多维度展示历史画卷,希望观众对于文物展览常看常新。 在展陈设计方面,重点突出数字文物的视觉美感,将展览内容隐匿于便捷的交互操作中,结合展示主题,组合展示文物线图、细部图、全局图,让文物的展示特色更加突出。同时通过不同色系的背景布局,营造旖旎的观展氛围。在展品信息的呈现上突破实体展厅文字说明牌的限制,在传递文物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丰富的文字、多角度图片、讲解音频、三维展示视频、文物动画片等多种形式对文物进行深入解读,让观众轻松捕捉展品多维信息。在展览互动体验上则设“美美足迹”及“游戏专区”引导观众互动。美美足迹涉及博物院介绍音像视频、三维展示视频、动画片及知识拓展等内容,引导观众交互体验。游戏专区则通过“电子盖章”“瓦当对对碰”“琉璃分一分”“汉服换装”等互动趣味游戏让观众“玩中学”,“学中玩”。
广州作为国际型大都市,一直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引领潮流,其中心地北京路步行街既是各种时尚品牌前沿地,又是千年古道、历史遗迹聚集地。北京路头端的南越国(南汉国)宫署遗址既是2000年前西汉南越国和1000年前五代南汉国的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的治地,是广州延续2000多年不变的城市中心。这一区域虽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但其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创造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罕见的历史景观,同时也造就了这块神奇的土地灿烂无比的历史文化。伴随广州考古丰硕成果,南越、南汉考古遗址相近发现,南越、南汉文明面纱日趋清晰。南越国与南汉国均以广州为统治中心,以广东省、广西省为主要统治区域,均在帝国改朝换代,天下大乱之际,营造了一方安定的社会局面,为随后融于帝国大统奠定了扎实的物质文化基础。南越、南汉考古遗迹出土文物内涵丰富,造型奇特,纹饰多样,其视觉符号的语义表达方式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先秦至两汉是我国设计美学形成的基础阶段,许多设计美学观念在这时开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设计也逐渐形成。在这个时期,设计作品的样式逐渐丰富、风格逐渐多样。南越器物设计一方面继承了岭南越族先民特有的风格,同时又广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设计风格。南越器具在造型上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各式器物的造型设计体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南越器具构图崇尚创新,组织手法多样,工匠常常借助统一、对称、不对称、S形构图等手法和手段创造艺术形象,形成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南越国一方面它继承了岭南越族先民特有的装饰传统,同时又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南越国时期的器物纹饰图案艺术不仅覆盖面广,表现形式和采用的工艺多种多样,所涉及的内容按题材划分,分为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天象纹、人事活动纹和文字纹六大类。南越国时期,大批南迁的中原人士,有不少是身怀绝技的手工业生产者,这些能工巧匠大显身手,使南越国的手工业如冶铸业、玉石业等行业都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南越文化是本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楚滇文化和早期海外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产物。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汇也体现在南越国众多艺术遗存中,呈现为多元交融的独特美学特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形成了若干区域文化中心。南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南汉君主注意吸收中原地区的优秀文化,一时之间,岭南之地人才聚集,在此条件下,南汉的艺术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南汉统治者在广州建有多处苑圃和宫殿,已发掘的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板瓦、筒瓦、滴水、瓦当、兽面瓦等建筑材料和构件。这些建筑构件时代特征明显,规格极高,造型丰富,是研究南汉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广州市区及近郊出土的有关南汉的遗存十分丰富,其中就有大量精美的建筑琉璃和少量琉璃器具,色彩绚丽,呈朦胧之美,艺术水平很高。造型多样、纹饰精美的南汉器物多见各式花纹,而其中最为“出彩”的,则是莲花纹和牡丹纹。莲花纹是南汉崇尚佛教的体现,牡丹图案则是南汉国文化延续大唐遗风的明证,也是南汉国华丽身影的投射。文物是文化的图谱,也是历史的镜像。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不同的故事。从南汉现有出土文物窥探南汉诗意生活,窑业制造和海上贸易的发展状况。传统艺术设计元素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设计源泉。现代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给传统造型艺术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传统造型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南越王博物院利用馆藏文物中极富南越特色和极具岭南文化符号的元素,从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出发,结合消费者的需求采用不同工艺和原料,精心设计数百种文创产品,囊括了龙凤纹、错金铭文铜虎节纹、南越国印花砖纹、卷云纹、错银铜伞箍纹、铜镦纹等系列产品。南汉特色和极具岭南文化符号的元素则是南越王博物院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博物院文创设计经常用到的元素。
传统文化元素经设计师的巧妙铺排布局,其现代感和传统文化相得益彰,作品含蓄深邃,古朴典雅。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等均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南越、南汉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您还有其他发现吗?欢迎留言。
文章转发自南越王宫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