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玉、崇玉,究竟有多爱呢?
古语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孔子言:“君子如玉。”
金庸先生也在《书剑恩仇录》中写道:“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像是刻进了基因里的生物密码,我们对于玉的喜爱似乎与生俱来,兴许你都说不清楚这种喜爱从何而起、为何如此。
不过,正在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展出的“玉魂——中国古代玉文化展”也许能够给你答案。
为了让大家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帮助观众朋友更好地体验展览,长沙博物馆联合红网开展“民间雅士主题导赏”活动,邀请长沙名人雅士,在展览期间带领观众深入展厅,以不同视角解读展品以及展览,透过展品见历史,通过展览感受中华文明。
首期“民间雅士主题导赏”活动,将从“玉魂——中国古代玉文化展”开始,特邀画家喻当,从儒家文化视角出发,带你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玉文化。
玉石之美,君子之德
“玉者润洁,比德君子。色如雪,泽如雨,润如膏,光如烛。礼玉者王侯之名器,佩玉者君子之常度。南山之南,君子如玉,佩玉锵锵,寿考不忘……”
数千年来,玉石之美,君子之德,相互映衬,成为中国玉文化中最广为人知,也最令人称道的部分。
儒家认为君子应当是外带恭顺,内具坚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玉的品质是与君子的品质最为近似。
这场导赏活动,喻当将从儒家仁礼合一的角度切入,带领观众一边观赏温润而坚贞的玉,一边重拾在儒家文化里具有君子之德的玉。
喻当说,儒家文化首重“仁”字,仁者爱人,仁,有生发、觉察之意。孔门弟子描述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如同美玉的温润。“礼”,一切典章制度即为礼。自周公制定礼乐,至孔子发扬光大。礼是仁的外显,代表着规矩、秩序,如同坚贞的玉。“礼之用 ,和为贵。”君子佩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从即日起至1月11日,本期“民间雅士主题导赏”活动面向公众招募15名文博爱好者,跟随民间雅士现场观展、交流思想,共同开启一段沉浸式体验中国玉文化之旅。
招募信息
导赏时间
2022年1月14日上午10点
导赏地点
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
导赏嘉宾
喻当,笔名老迂,1967年生,长沙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习书画,研究儒家文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从事教育工作,现为职业画家。
报名方式
在“长沙博物馆”公众号(或“乐游湖南”公众号)评论区留言,讲述长沙博物馆新馆开放六年以来,你与长沙博物馆的故事。
本篇文章留言点赞数排名前10位的观众(还有“乐游湖南”留言点赞数排名前5位的观众),将被邀请前往“玉魂——中国古代玉文化展”展厅,与导赏嘉宾共赏美玉,畅聊中国玉文化。
展览标题
玉魂——中国古代玉文化展
展览地点
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28日-2022年4月5日
(展览免费开放)
-END-
组稿:社会教育部
初审:邓晓丽
二审:王文彬
终审:刘瑜、陈卓
文章转发自长沙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