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镇江地区金坛县湖溪村群众在修建渠道过程中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一件青花云龙纹罐,罐口上盖一件夹层大银碗,罐内藏有各种银器50余件。
图1
这批东西最初送县财政局保存,后由镇江博物馆收藏,并对窖藏出土地点进行了调查。
| 青花罐为元早期产品 |
出土的青花云龙纹罐高26厘米、口径22.2厘米、腹径35.5厘米、底径20.2厘米(图1)。直颈,方圆唇,鼓腹,平底。罐颈饰斜方格纹,器肩一周饰杂宝花卉覆莲纹,腹部饰双云龙纹,先刻再绘青花。龙小头细颈,身姿矫健,三爪强劲,腾跃云中。罐胫部饰仰莲纹。胎体厚重,施青白釉,莹润光泽,积釉处呈青绿色,釉面能见密布的雾状气泡。罐内涂胎浆水,厚薄不一。器底见火石红斑。青花釉色浅淡,有黑褐色斑点,并显现“锡光”。
此器的特点是先用刻划工具在坯胎上刻划线纹作为分隔线,在线纹内刻划纹饰,然后以钴料绘画,刀法简练。景德镇湖田窑南岸出土的元代早期产品仍用刻划花装饰,纹饰较宋代简洁,但刻痕较深,说明元代早期瓷器制作还沿袭有宋代的一些做法。
| 丰富的银器窖藏 |
夹层大银碗 碗为夹层,通高7.5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7厘米(图2)。外层底心镂空梅花纹,纹饰旁刻有“沈万贰郎”款识。此件银碗出土时盖在青花云龙纹罐上。
图3
银小碗9件 分两种:一种直口、圆腹、圈足,计7件。通高4.4厘米,口径9厘米。另一种直口、圆腹、小平底,2件。高2.8厘米,口径7.8厘米(图3)。每件小碗的外沿都有银匠的戳记,如“董乙郎”“林子成”“张四郎”“陈子 ”“朱五郎”“聚□□”等,其中2件外底部刻有“时宅行嫁”和“阳陆□□”的款识(图4)。
图4
图5
莲花形银盏 整体为莲花形,高4.6厘米,口径8.7厘米,底径3.9厘米(图5)。十二曲菱花形口,腹部弧收,圈足较高,外撇,十曲菱花形足。外壁压印二层莲瓣纹,内底印莲蓬纹。
图6-1
图6-2
梅花形银盏 整器为梅花形,高4.5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3.9厘米(图6-1 图6-2)。五曲花口,腹部弧收,圈足较高,外撇,五曲梅花形足。盏壁压印两层梅花纹饰,内底印一朵梅花。
盏的样式延续宋代形制,如江苏溧阳平桥南宋银器窖藏出土的莲瓣形盏与此窖藏莲瓣形银盏相似。此类盏当为酒器,称为散盏。四川南江县玉泉乡欧家河窖藏曾出土类似银盏,盏口沿錾刻长铭一周:“两司库管银打造到清酒都务散盏一百只,共重百玖拾贰两陆钱半。嘉定二年(1209年)十一月十五日银匠辅显之、李三一监管逯定,范世昌”。
图7
“教子升天”银杯 高3.9厘米,口径6.8厘米(图7)。直口,圆腹,圜底。杯外壁饰一螭虎,螭爪攀在杯沿,长身用力撑住杯壁,耸身蓄势,准备腾身跃起。杯口沿有“范婆桥西徐二郎花银”的戳记,另有一处戳记待辨。
以龙首或兽首衔杯为把手的做法最早见于铜器,此杯造型与纹饰是宋代开始流行的“教子升天”,宋以后,教子升天依然是银器中流行不衰的题材,一直延续到明清。
图8
阿拉伯文银盘 高1.6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3厘米(图8)。板沿,浅腹,平底。底部刻有阿拉伯文的回历纪年铭文,经译为回历714年1月,即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
图9
“葛华甫宅顿丘郡记”银盘 高1厘米,口径16.6厘米,底径13.1厘米(图9)。形制与上同。在内底双钩线刻“葛华甫宅顿丘郡记”铭文,内底边刻“盘盏壹付重伍两肆分”。
此盘上刻盘盏一副,盘与盏是酒器中的一种固定组合。金银盘盏流行于唐代,盘与盏的纹样一般是一致的,盘为素面,盏也应为素面,窖藏中出土的素面小银碗有可能是与盘配套使用的。
图10
梵文银盘 高1.2厘米,口径16.8厘米,底径13.8厘米(图10)。形制同上。盘口沿刻一周回纹,盘内底及一周压印梵文,为六字真言的首字“嗡”,周围一圈为韦驮之降魔杵纹。
图11
凸花人物故事盘 高1厘米,口径17厘米(图11)。形制同上。盘口沿刻一周云纹,盘内底刻凸花人物故事,整个画面以细云纹为地,花朵、人物、楼台等纹饰高凸,从故事内容看,似为“唐明皇游月宫”体裁。盘外腹刻“徐宅造匠”款记。
图12
银镯8只 镯作串珠状,其中镯两端印龙首纹者7只,作龙头者1只。镯上印有银铺号记和银子成色,如“集庆阳四”“金陵姚记”“鲍浪记”“花银”“十分银”等。珠径0.5——0.8厘米(图12)。
这种作串珠状的镯称“连珠镯”,是元代金银手镯的流行样式。连珠镯分空心和实心两种,此款为实心,模具成型,分量较重。
图13
银锭4件 作元宝状,底近平。长7厘米(图13)。
图14
银条12根 横截面作半圆形,每根长短粗细不一,长12——15.5厘米(图14)。
元代,白银已作为货币流通和使用,民间对于借贷、劳务报酬以及日常交易等都有用白银的。当时用作货币的银子铸成银锭和银条等样式,分量不等,银条可以随需截取。
图15
银缠钏 作多环连续的缠臂金。缠钏朝外一面呈弧形,头部用粗丝缠作活环与下层的连环套接,用来调节松紧。通体光素无纹。宽0.8厘米,厚0.1厘米(图15)。
缠钏是古代女性缠绕于臂的饰,苏南地区明墓中出土有与此相同的银缠钏,出土时套在死者的手臂上。
此外,这批窖藏银器中还有戒指、银匜及其他器皿等,出土时均已残破。匜原本是古礼器中的盥洗用器,配合盘使用。元代时的匜往往和盘盏、玉壶春瓶同出,当为酒器的组合,此时匜用于挹(yì)、舀、斟、饮。
镇江在元代为镇江路总管府,下辖丹徒、丹阳、金坛三县,居住本地的少数民族很多,有蒙古族人、回族人、维吾尔族人等。从金坛元代窖藏中出土的青花云龙纹瓷罐及50余件银器看,它们不是一般平民所拥有的,其主人应是城内官员或地位较高的蒙古人。根据考古工作者对元代窖藏器物的排比研究,认为元代窖藏埋藏时间大部分在元代中晚期。
《元史·顺帝》载:“至正十一年五月辛亥,颍州妖人刘福通为乱,以红巾为号,陷颍州”,“八月蕲州罗田县人徐贞一,名寿辉,与黄州麻城人邹普胜等,以妖术阴谋聚众,逐举兵为乱,以红巾为号。”至正十二年(1352年),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红巾军攻占杭州。可以想见,在红巾军席卷江浙之际,居住金坛一带的权贵们仓促间把家里的金银财宝和贵重物品埋入地下是情理中事。由此亦说明,元代青花瓷器及银器在当时就属稀少贵重物品,否则不会被窖藏的。
《收藏》 刘丽文 原标题《江苏金坛元青花罐盛银器窖藏》
声明: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本着传播收藏文化为宗旨,图文、背景音乐选自网络,文化传播需要您的力量!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及时纠正删除。
更多热度文章:
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
民藏成化天字罐,惊艳于世
成化官窑黄地青花花鸟杯,难得一见
最新战报|上海中贸<天青釉葵口洗>440万落槌(附本场最新成交结果)
马云的大井头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顾问纷纷主动选择离开,还能支撑多久?
苏州博物馆︱永乐青花缠枝花纹碗高清细节图(共27张图片,耐心看)
苏州博物馆︱永乐青花莲子碗高清细节图(共49张图片,耐心看)
考古界不堪回首的耻辱:出土3000件金银珠宝,30分钟毁坏一半!
大地主刘文彩的收藏:每一件都是顶级,其中还有洪秀全的遗物
北京翰海2021秋拍瓷器篇(高清)
故宫永乐青花棱口大盘高清细节图(一个盘子共230张图片,耐心看)
北京华艺国际2021秋拍瓷器成交篇
一场大水冲出6件国宝元青花
8720万:又一个“天价碗”诞生
国博永乐青花折沿盆高清细节图(一个盆子共153张,耐心看)
北京保利2021秋拍:元明瓷器成交篇高清
巴黎佳士得2021秋拍瓷器成交篇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让艺术品成为名副其实的资产之后,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
苏富比官窑高清(30件)
馆藏元青花底足高清(没有火石红也有的 )
国博永乐青花桃纹执壶高清细节图(一个执壶共86个图片,耐心看)
读懂元青花:还是从高安博物馆这几件开始
“马云、马化腾”相争古玩交易渠道平台,分别在对方地盘上布局、插钉子!
拍卖快讯 | 北京保利“十面观止—十面灵璧山居诸家藏元明清珍瓷”专场百万扎堆,元青花梅瓶拔得头筹!
拍卖快讯|2400万!保利香港2021秋拍:青花大贯耳壶成交一览
文物艺术品流通市场大整顿,这些事情必须要知道
“洛阳盗墓贼,不怕刑警队,傍上了高官保护我,任凭他再打黑”
拍卖资讯:中国嘉德2021秋拍瓷器“宸赏”夜场明永乐大梅瓶7475万元称雄
关于民间现存大量出土文物的属性界定及政策建议
全世界馆藏 元青花人物纹瓷器集锦
元青花的“钴”料,你真的懂吗?
北京荣宝2021秋拍瓷器(高清款识)
元青花是怎么把青花瓷推上了第一个艺术巅峰的?
北京十四五文博事业规划发布 建成博物馆260家 重点项目公布(全文)
一个人撑起一座中国瓷器博物馆(下)(50件高清+详解说明)
一个人撑起一座中国瓷器博物馆(上)(50件高清+详解说明)
历年拍卖成交宣德青花瓷400余件(高清)
最新政策!文化产业以及艺术品行业的三项政策马上就要出台!
辨伪︱鉴定古瓷器从几个方面,就够了
鉴别元青花要击中要害:青料釉面效果(高清图)
明清瓷器四步鉴定法
中国嘉德2021秋拍
烤个红薯塌了窖,竟发现七件惊动全世界的瓷器,件件是珍品(高清款识)
故宫的元代瓷器 (高清底图、细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的缺憾
佳士得香港2021秋拍瓷器(高清底款)
汝窑的考古资料释读及生产体制探讨
台北故宫21件汝窑(附视频)
转载:陶瓷鉴定五十秋——耿宝昌先生及其鉴定方法 文——丘小君
元青花寻祖
如何辨识汝官窑青瓷的釉色
如何辨识汝官窑青瓷的胎?
汝窑的斜开片能仿吗?
【出土元青花瓷器精品选,是鉴定元青花瓷器的标准器】
馆藏元青花底足大全(没有火石红也有的 )
喜欢我们就点个“赞”和“在看”支持
文章转发自元青花收藏文化苑,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