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干货 |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全了!

  • 老货圈
  • 2022年1月05日08时

中国古代陶瓷品种浩如烟海,窑口众多。光是景德镇一个窑口,明清时期至少就烧造有几百个品种。




这些品种里有的非常普及,有的鲜为人知,有的相互差别很大,有的看着又极为类似。熟悉陶瓷的人一眼就能够分辨,不熟悉的人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清乾隆 各色釉大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鉴于此,从本期开始,我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中国古代的各个陶瓷品种。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每个品种的大致发展及最大特点都一并总结出来。相信大家只要坚持认真看完,再去博物馆时,起码都能把品种分清,叫得出名字。




一开始我们先从最普及的品种入手,循序渐进。然后再把与之类似的品种,容易混淆的品种依次放在后边。比如“青花”这个品种,明清时期烧造的产量最大、最普及,几乎是人人皆知。我们就从“青花”说起,然后再说和青花有关的其它品种,比如“青花五彩”、“青花釉里红”、“蓝上蓝”、“釉里三彩”等等。这些都是“青花”这个品种的衍生品种,或者叫升级版。这些说完了,还会给大家介绍和青花颜色类似,极容易混淆的,比如“蓝料彩”等等。这样系统的,对比着给大家介绍,接受起来相对就会容易很多。希望大家看完都能有所收获。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下边我们就开始正题。




元代 青花龙纹象耳大瓶(一对)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关于青花瓷最早出现的年代,民国之前的中国人一直都认为是明朝初年,大约永乐、宣德左右。但西方有学者认为可能会更早。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个叫波普的学者研究后,提出青花瓷诞生于元代。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收藏在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那对清晰写有“至正十一年四月”的龙纹大瓶。


元代 青花龙纹象耳大瓶(局部款识)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除了“元代创烧”这个说法,近些年学界还有“唐代创烧”、“宋代创烧”等不同说法。不过这些证据还不够充分,不能最终确定。目前我们知道元朝就开始有青花瓷这个品种就可以了。


“青花”其实应该叫“蓝花”,因为所有青花瓷的颜色,无论使用什么料,或浓或淡,或明或暗,颜色总体都是发蓝颜色的。可能是“蓝花”这个名字过于直白,听起来太世俗,文人才给它起了“青花瓷”这个雅号,没想到这一叫就叫了几百年。就连前些年春晚上周杰伦唱的歌曲,都叫“青花瓷”。



标准的青花瓷特征,第一点是在白色瓷器上用蓝色人工描绘纹饰,并且只有蓝色。第二点是所有蓝色纹饰都在表面透明玻璃釉之下。第一点很容易判断,第二点如果用眼睛看不出来,可以用手抚摸,纹饰部分几乎没有凹凸感,就应该是在釉下。符合这两点,基本就可以判断它是一件标准青花瓷了。当然,光靠这两点判断,肯定不够严谨。这只是教给大家一个简单方法,并不是科学的定义。大部分时候都很好用,不会出错。


给大家加深一下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观复博物馆收藏的元、明、清三朝的青花精品吧!


明嘉靖 青花国泰民安葫芦瓶



标准的青花瓷,大家看完上期的内容,按照最后总结的要点,相信都可以做个简单区分了。不过青花这个品种里还有许多奇葩和分支。如果把青花比作人的话,它还有不少兄弟姐妹和后代。把这些品种摆在一起,大家可能又晕了。不过没关系,这回我就给大家好好梳理一下。有图有文字,耐心看完,一切不在话下。



元代 反青花飞凤麒麟纹大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反青花”也可以叫“青花留白”,它的烧造技术与普通的青花,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描绘纹饰的时候方法截然相反。普通青花瓷器是把钴蓝料当做墨汁来使用,用毛笔蘸完后,在瓷胎上绘画。想画个花就画个花,和在宣纸上画画一样。画完了罩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烧造,拿出来就是一件白地之上带有蓝花的瓷器了。反青花也是用钴蓝料在釉下的瓷胎上描绘,只不过是把普通青花留白处理的地方,全部拿钴蓝料涂上,把普通青花着重描绘的地方留白处理,留白中个别局部再用钴蓝料描绘,比如羽毛、花瓣等位置,使得图案变得完整。



反青花元代就已经出现,有的是在局部绘制,有的整体都是用反青花的方法绘制。反青花的绘制对画工的技术要求更高,需要提前就设计好细节。另外反青花也更加废彩料,成本又增加很多。所以反青花器物的产量与普通青花相比,要稀少很多,目前基本都在世界的各大博物馆当中,每一件都珍贵异常。明清两朝反青花的器物,一直都没有间断,不过也没有大肆流行。一直处于配角的位置,默默地为陶瓷品种的多样性做着贡献。




元代 蓝釉堆白龙纹梅瓶

扬州市博物馆藏


“蓝釉堆白”与“反青花”十分类似,猛一看二者差不多,很容易就被混作一谈。蓝釉堆白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先用白瓷泥在做好的瓷胎上堆塑出想要的纹饰,纹饰细部再用刀刻划,比如龙鳞、凤羽等。然后再把纹饰之外的地方均匀地施上氧化钴料。经过高温烧造后,视觉效果与反青花类似,实则一绘画,一堆塑,二者相差甚远。


蓝釉堆白也是元代诞生的品种,传世作品更为少见。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扬州博物馆收藏的那件蓝釉堆白龙纹梅瓶。这件梅瓶身世非常传奇,多年在库房都没人重视,后来才被研究发现,如今成了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类似的白龙纹梅瓶还有两件,一件在北京颐和园,一件在法国吉美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还珍藏有一件类似的蓝釉堆白龙纹盘。这个品种推测在元代应该相当珍贵,都是宫廷贵族才能够享有,所以传世几乎都以装饰龙纹为主。




元代 蓝釉堆白龙纹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蓝上蓝”这个名字乍一听,大部分人都不会联想到是个瓷器品种。知道以后仔细一分析,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再恰当不过了。说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蓝上蓝”具体长什么样。


清康熙 蓝上蓝鱼龙变化文字盖罐

观复博物馆藏


这就是一件标准的“蓝上蓝”器物。蓝色的青花纹饰之上,又罩了一层淡蓝色的釉子。如果不罩这层蓝釉,就是我们熟知的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多的这层蓝釉。蓝色的纹饰,蓝色的釉子,组合在一起让人很难看清楚,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这么装饰。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文人想刻意追求这种内敛的感受。要的就是看不清楚,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清康熙 蓝上蓝缠枝花卉纹笔筒

观复博物馆藏


“蓝上蓝”在康熙时期最为流行,今天能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这会儿的。康熙以后偶尔一见。由于“蓝上蓝”审美比较特殊,非常的小众化,作品几乎都是文人定制的雅玩。笔筒、印盒、小瓶、小罐等等,几乎没有日常生活使用的盘、碗一类。刚才看到的小盖罐,腹部开光就写有“青云居雅玩”的定制款识。


清康熙 蓝上蓝鱼龙变化文字盖罐(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明弘治 黄地青花折枝花卉纹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青花”是青花的一个重要分支品种。标准的青花是在白色地子上画有蓝色纹饰,蓝白相间,使人赏心悦目。“黄地青花”是在已经烧好的标准青花器物上再加黄釉,把原来白色的地方涂上黄釉,蓝花部分保留不动,经过二次低温入窑烧成后,就是所谓的“黄地青花”了。


“黄地青花”最早在明宣德时期烧造出现,但数量非常少见,都是宫廷里最高档的器物。之后的成化、弘治、正德一直都有延续。明朝中叶以后逐渐销声匿迹。关注公众号:磁言。入清以后的雍正、乾隆两朝,再度流行起来。不过仍然是在宫廷当中,民间陶瓷一直未能染指。黄色象征着皇权,明清两朝使用管理非常严格,黄色瓷器同样是有明确规定的。


清乾隆 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青花”颜色一黄、一蓝,色调一暖、一冷,放在一起协调中和,富丽堂皇。可惜由于颜色等级的束缚,始终没有普及开来。让这么漂亮的陶瓷品种,至今鲜有人知。






关注老货圈

认识更多玩老货的朋友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