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殿
小木作
晋祠彩塑
梁思成、林徽因与晋祠
提到中国古建筑,大家都会想到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梁思成,而他与晋祠也有着不解之缘。
1934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接受美国学者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的邀请,至山西汾阳峪道河避暑。避暑期间先后考察了太原、文水等8地的几十座古建筑,完成了《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长篇考察报告。但是晋祠,却不在他们最初的考察范围内。
梁思成说:“因为晋祠历来为出名的名胜,我们在探访古建筑的习惯中,多对“名胜’怀疑,因为最是“名胜’容易遭‘重修’的大毁坏,原有建筑故最难保存!所以虽然知道晋祠近在咫尺,且在太原至汾阳的公路上,亦未尝预备去访“胜’的。直至赴汾阳的公共汽车上一个小小的山坡,绕着晋祠的背后过去时,忽然间我们才惊异地抓住车窗,望着那一角正殿的侧影,几乎埋怨到晋祠的建筑太像样而爱不忍释,相信晋祠虽成‘名胜’却仍为‘古迹’无疑。那样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棋,深远的出檐,到汽车过了对面山坡时,尚巍巍在望,非常醒目。”所以一个月后从汾阳回来而“无论如何不肯失之交臂”。
梁氏夫妇历经舟车劳顿,来到了晋祠。一进晋祠大门,那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使他们惊喜大过最初时的期望。说“晋祠的布置,既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阁掩映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一个放大的私家园亭”。千年宗祠与园林文脉,情景相融,和谐自然,形成了宗祠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他们对晋祠的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对越坊、钟鼓、宋代铁人等文物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测绘。从建筑的梁架结构,建造的手法、特点、风格等等方面,肯定了建筑的年代,就晋祠建筑的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把考察结果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
玉杂 |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文章转发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