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禅茶一味:茶香深处生莲花

  • 观复博物馆
  • 2021年11月30日08时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唐 元稹 《一字至七字诗·茶》


▲观复博物馆烧制出品【粉青釉莲瓣小茶罐】,静莲藏润玉,付与宋龙泉


说起来,国人饮茶文化的血脉中是深埋着佛缘的。禅宗主张佛在内心,提倡自悟、要坐禅,佛教徒们为了解除疲累、醒脑提神而偏爱饮茶。唐人封演曾在其《封氏闻见录》中说:


“开元中,泰山灵岩有降魔禅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僧人尚饮茶,其风已盛,此时茶与僧家之源也日益深厚。茶圣陆羽,与佛家颇有因缘。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唐开元二十一年左右,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竟陵西门外西湖之滨拾得收养一弃儿,即为陆羽,从此往后,他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学会煮茶等事务——虽未入佛门,但这段经历成为了其日后茶修习之根基。


赵州禅师著名的“禅茶一味——吃茶去”典故,也揭示了禅与茶之间的幽渺关系。对此,马未都老师曾在《国宝100》中有过详解▼



禅茶一味,茶香深处生莲花。莲花在此,当为“了悟”。


或许正因此中因缘,古人常以莲纹饰于茶器,如苏州博物馆所藏五代越窑莲花盏及盏托,莲花设计饱满,托与盏浑然一体如莲花盛开,因出自苏州虎丘塔第三层,故而可以断定是一件典型的僧家茶器。


僧家爱以莲饰茶,此风也刮入宫廷、文人与民间礼佛者的茶室……如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式小碗,禅意中又幽婉清新、楚楚可人。此类茶具,比比皆是。


▲五代 越窑莲花盏及盏托 苏州博物馆藏

▲南宋 龙泉窑青釉荷叶式小碗 故宫博物馆藏


至宋代,理学兴起,本性温和的佛教又得以向儒学靠拢,终于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文人们普遍热爱。


这种禅茶之思一直延续至明清,虽然至明时,国人的饮茶方式已有全然不同的形式,但茶中的禅意依旧如昔,如常被后人引用追捧的《茶疏》(明人许次杼著)中,也曾提到品茶的最佳环境,从中可看出深深禅意,:


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语,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


可巧,元人描绘北宋周敦颐“爱莲”画作《莲舟新月图》,正对其韵:


画中周公在莲池中泛舟赏月,舟畔莲叶碧绿,莲花盛开,岸上杨柳依依、芷兰芬芳,安静恬适,正合《茶疏》场景。


可见,“莲中悟道”,为古今文人所共爱之——而此中之莲,则既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风骨,亦富禅家之“静悟”▼


▲元《莲舟新月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饮悟世道,莲幽伴茶香——正是因这悟茶的佛缘所系,观复博物馆设计烧造了这件【粉青釉莲瓣小茶罐】,愿拈取一点古人高意,伴你茶席▼



如玉莲瓣,开于清心,愿这一件小美器,伴你每日“吃茶去”。



赵州禅师要来过、没来过的求教者们都“吃茶去”,这其中是否另有深意呢?


其实吃茶也好、名师教导也罢,都只是一种渡人之境,真正的“开悟”,还是要靠自己的体验、思考和领悟。


心中那多莲花到底何时开放呢?就算苦恼,也对着美器、回到茶香中去费劲思考吧!总有一天,你的心中亦会灵思涌现……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