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皇朝秘宝——法门寺出土国宝(上)

  • 老货圈
  • 2021年11月25日07时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现寺内尚存的北魏千佛残碑就是立塔建寺后不久树立的。当时称“阿育王寺”(或“无尤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初时,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门寺,宝昌寺僧人惠业为法门寺第一任主持。唐朝贞观年间,把阿育王塔改建为四级木塔。唐代宗大历三年(786年)改称“护国真身宝塔”。自贞观年间起,唐朝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修工作,寺内殿堂楼阁越来越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也越来越广,最后形成了有24个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寺院。

1987年4月3日发现法门寺唐代地宫,在地下沉睡1113年的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宝藏――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茶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得以面世,这批文物包括: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以至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本次发帖取名为国宝展,其实并非每件文物都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级甲等文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法门寺出土文物无论从数量、质量和等级之高都是新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是唐代出土文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所以冠以国宝之名。


迎真身素面纯金钵盂唐代

通体光素,口沿錾铭:“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日敕令造迎真身金钵盂一枚重一十四两三钱,打造小都知臣刘维钊,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监门卫将军弘悫”。

钵系梵语钵和罗之略称,又作钵盂,乃僧尼所常持之道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有定制,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之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作应器、应量器。律制规定,出家之行者必用制定之钵。





鎏金双狮纹菱弧形圈足银盒唐代

盒体呈菱弧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扣合。盖面内以联珠组成一个菱形,与周边呈相斗的布局,内菱形中部錾两只腾跃的狮子,四周衬以莲与缠枝蔓草,内外菱形的角隅饰背分式西番莲纹样,腹壁上下均錾二方连续的莲叶蔓草,圈足饰一周简莲瓣。盒底外壁竖錾4行33字:“进奉延庆节金花陆寸方合壹具重贰拾两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臣李进”。





鎏金双凤衔绶带御前赐银方盒唐代

盒体呈扁方形,盖身上下对称,以子母口扣合。盖面中心为口衔绶带相对翱翔的双凤团花,角隅錾十字绶带花结纹样,盒底内外有同心圆旋削的痕迹。圈足与盒身焊接而成。底外壁竖錾“诸道盐铁转运等使臣李福进”,盖面墨书“随真身御前赐”6个字。






鎏金镂孔五足朵带铜香炉唐代

通体鎏金,由炉盖、炉身组成,盖、身以子母扣开合。盖面镂空。







壶门高圈足座银香炉唐代

出土时其盖面贴一墨书签封,铭为“大银香炉臣杨复恭。”香炉置于地宫中室的白石灵帐后,其下叠压装有秘色瓷盘碗碟的漆盒,根据这一现象,有学者便断言,此炉与茶具有关,将其定名为煎汤烹茶的“风炉”





臂钏唐代

臂钏为阿阇黎修法用具之一。在举行修法灌顶仪式时阿阇黎臂饰宝钏。也是密教造像中的八庄严之一。以前仅见于敦煌壁画中这是首次出土实物。







鎏金鸿雁纹壶门座五环银香炉唐代

通高14.5、炉盘口外径23.6厘米

盘底外壁有“五十两臣张宗礼进”





长柄银手炉唐代

錾铭:“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白成手炉一枚,并香宝子共重十二两五钱”。



素面银香炉并碗盏唐代











鎏金双蛾纹银香囊唐代

系唐僖宗所供奉。直径12.8cm,链长24.5cm,重547克。系唐代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香囊囊盖、囊身各作半球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相扣合,一侧以铰链连接,另一侧则以勾环相连。香囊外壁錾饰十二簇分布均匀的团花,团花内分饰四只或两只飞蛾,纹饰鎏金,香囊内有一个钵状香盂及两个平衡环,香盂用短轴铆接,内、外平衡环间也以短轴铆接,在圆球滚动时,内、外平衡环也随之转动而香盂的重心始终不变,使香盂面始终保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装置,与现代运用于航海、航空上的陀螺仪原理完全相同,这种陀螺仪原理,欧洲17、18世纪才掌握,而我们的祖先,早在8世纪之前,已熟练的运用了这种技术。

香囊两件均为鎏金银质,一大一小。二者构造相同,以两半球扣合构成囊体。囊内铆接二持平环和香盂,持平环之间及内环与香盂之间成直角相互支承,使香盂保持平衡。囊体镂空,供香气溢出。

香囊在当时是一种熏香用器,其钵内放置香料,点燃后香气从镂空处外飘,以改善室内的空气。香囊以前出土较多,西安何家村窖藏、沙坡村窖藏均有发现,英国的哈克期美术馆,日本的正仓院也均藏有我国唐代的银香囊,不过以前人们都称其为“熏球”,而法门寺地宫《物帐碑》明确记载其为“香囊”,则更正了以前考古定名的错误。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从四川返回长安,让高力士到马嵬坡寻找杨贵妃尸体时,“唯香囊在”之香囊不是用香料和丝织物缝制的香包,而是以金银制成的熏香器皿。







鎏金鸳鸯团花双耳大银盆唐代

系唐僖宗供佛用品。浇铸成型,盆壁分为四瓣,每瓣内錾两个石榴团花。团花中有一双鼓翼鸳鸯立于莲花之上,两两相对,栩栩如生,呼之即出。鸳鸯团花之间衬以流云纹。盆底模冲、锤打出一对互相嬉戏的鸳鸯和阔叶石榴组成的大团花,四周施鱼子纹地,形成浅浮雕效果。盆壁内外的装饰花纹完全相同,犹如透雕而成。盆外两侧各铆接两个额刻“王”字的天龙铺首,口衔饰有海棠花的圆环,环上有提耳,圈足微外撇,其外饰莲花。盆底外壁,錾刻“浙西”二字,“浙西”为唐代的“浙西道”(今江苏镇江)。是唐代后期南方金银器的制作中心。大银盆集浇铸、模冲、煅打、錾刻、鎏金、铆接等先进工艺于一体,制作精美,造型宏大,纹饰工整细腻,线条舒适流畅,构图丰满。特别是盆壁内外的錾刻,似透雕而成,反映了唐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工艺水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不可多得的唐代金银器艺术珍品。


鎏金银羹碗子唐代



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唐代

香炉:也叫熏炉、火炉,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为佛前或坛前的三具足、五具足之一,是佛事六供或十供常用的首要供具,又是密教修法必用之法器。以炉熏香是我国古代生活中常见的美化和卫生措施。到了唐代,无论是奠天祭地,供养释迦,礼敬老子,尊宗礼祖,都要点香熏香。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及银炉台充分说明,古代人同样有着强烈的审美意识,总是千方百计地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佛教焚香风习。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了13件瓷器,其形状规整,造型精美,晶莹凝润。釉色有湖绿、青绿、青灰、青黄和淡黄,其中两件为银棱金银平脱鸟纹瓷碗。另有碗5件,盘4件,碟2件。这批瓷器,地宫《物帐碑》有明确的记载:"真身到内后,相次赐到物一百二十件。……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格……"。这是迄今所见惟一能与实物相互印证的有关"秘色"瓷器的记载。清楚说明这批瓷器的来源、件数以及唐人对其称谓。可知秘色瓷至迟在咸通十五年(874年)地宫封闭以前已烧制成功。专家确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秘色瓷。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唐代

口径21厘米,高约9.4厘米,重817克。敞口,深腹,圈足。口沿五曲,腹壁斜収,曲口以下的腹壁有竖向凸棱。胎较薄,能体施青灰色釉,釉色均匀,晶莹凝润。外残留包装纸上的仕女图印痕,为珍贵的文化痕迹。



五瓣葵口秘色瓷盘唐代

高约7厘米,口径约24厘米。五壁葵口,斜壁深腹。通体施均匀凝润的青釉,肥质灰白坚密, 底外壁有托珠支垫痕。唐懿宗供奉,由于秘色瓷在制胎施釉及烧造等方面所独具之特色,使烧制成型的秘色瓷器似冰类玉,在光线的照射下,盘内无中生有,似盛有水,清亮明澈,玲珑剔透,恰是徐夤笔下"巧剜明月染春水"的写照。








八棱秘色瓷净水瓶唐代

通高22厘米,口径2.3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8厘米,重615克。小直口,圆唇 ,细长颈,矮圈足。颈下有三条平行凸棱,呈台阶状,肩部丰满,肩、腹部为瓜体形,有八条竖向凸棱。青灰胎,胎质致密,釉质为青绿色,釉层薄,内壁开细碎冰片,胎体颗粒细腻均匀,颜色通体一致,线条大方,造型优美。




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 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盛唐真丝制品,被誉为“中国唐代丝绸的宝库”。是缠金线的织金锦和蹙金绣最为珍贵的使用。盛唐时期丝织品罕使用金箔,只有皇家才能例外。现代显微观察分析下,法门寺地宫出土大量纺织品残块,慢慢“解构”,原来工艺结构分为金箔层、芯线材质。

  通过考古人员对法门寺出土丝织品专项研究表明,金不是纯金,含15%左右的银成分。将它打制成很薄的金箔,裁成细条后,缠绕在芯线上。金箔的厚度薄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只有2.4微米至5.8微米。缠金(银)线的直径在0.3毫米至0.6毫米之间。“这么薄的金箔中间居然没有加东西,打制中很容易断裂。”省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杨军昌说,金韧性不好,越薄越脆,所以宋以后金箔中间都会加纸,一是为了节省成本,二是为了加强韧性。











法门寺蹙锦绣织物之一 案裙

法门寺国宝文物的另一大类便是琉璃器共20件,除一套茶具属自产外,其余18件均为伊斯兰国家的“舶来品”,这批器物,绝大部分完整如新,且多为精品,并采用了刻花、描金、釉彩、模压、贴塑等先进工艺,为伊斯兰琉璃考古的重大发现,对研究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黄琉璃瓶来自东罗马地区。以刻花手法装饰默赫拉巴、艾斯里米纹的盘、碟等,使用冷加工技术制作,属典型伊斯兰风格。又有石榴纹黄琉璃盘,是世界现存最早生产的釉彩琉璃器。时至今日,这些珍品在其产地亦属罕见。




四瓣花纹蓝琉璃盘唐代

口径20厘米,高2.3厘米。

吹塑成型,纹饰镌刻。侈口、平沿、浅腹、平底。盘外底心凸起,系铁棒加工痕迹。通体呈蓝色,光洁透明。盘面刻满纹饰,主体纹饰为以双线勾勒出的十字形框架,其四出部分与方框组成四个“米哈拉布”纹样,四出的尖瓣内,各刻一朵无花果叶,尖瓣之间,饰以忍冬。中间方框内刻虚实相间的小斜方格纹。刻纹和刻花都属冷加工装饰工艺。“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语音译,西方译为“壁龛”。是伊斯兰最壮严、最神圣的地方,设在礼拜大殿后墙正中处的小拱门,其方位朝向麦加克尔白,以标志礼拜的方向,伊玛目率众礼拜时面向凹壁。伍麦叶王朝时,哈里发瓦利德于708年在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首建米哈拉布。早期的米哈拉布周围无任何装饰,后在小拱门周围、内壁及窑殿内顶部均雕刻绘制有精美的《古兰经》文和花卉几何图案,庄严肃穆。我国清真寺的“米哈拉布”均在大殿西墙中间,代表着麦加方向。







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盘唐代

高2.1厘米,外口径15.8厘米,内腹径12.5厘米,边沿宽16厘米。

  此盘为浅蓝色琉璃料制成,熔炼工艺尚好,盘中央蓝色较重,向外放射逐渐变浅,胎薄厚均匀,可见成型工艺亦佳。腹面描金装饰,边沿满铺金色,形成金色宽边,腹中以细线绘制枫叶纹图案,向心八叶对称布局,圆外圈又以链环及短斜线填满盘面,装饰手法似借鉴汉唐铜镜的格式和情调。因以描金装饰该盘,又安放于法门寺地宫,可见此盘并非唐代实用品,是专为佛教供奉设计制作的祭祀品。因在地宫中埋藏千年以上,盘上较宽的描金处多有脱金现象,细线描金处则存留完整,整体来看此盘实为精品。











菱形双环纹直筒琉璃杯唐代

高8.4厘米,口径8.2厘米。

无色透明。直口、尖唇、深腹,平底微上凸,外底部有粘棒疤痕,腹壁稍外鼓。壁面装饰五组花纹,每组中间为菱纹,菱纹内饰双环纹,菱纹上下各饰三组双环纹。从这件玻璃杯的纹饰来看,它是经过模制印花的。桶形杯是伊斯兰玻璃的常见器型,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伊朗内沙布尔发掘时,曾发现多件8~9世纪的桶形杯,但都是素面。这件玻璃杯的纹饰来看,它是经过模制印花的。桶形杯是伊斯兰玻璃的常见器型,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伊斯兰模吹直桶杯,高10厘米,腹部和底部印满蜂房状的六角形。纹饰虽然与法门寺的这件直桶杯不同,但成形和装饰的工艺是一样的。而拉姆的《近东中世纪玻璃和石雕器》收录的玻璃杯,与法门寺出土的菱形双环纹直筒琉璃杯更为相似。法门寺还出土了一件内圈足浅黄色琉璃杯,直筒,内底部有一圈贴塑的玻璃条,起加固杯底作用。这—特点流行于波斯萨珊晚期及伊斯兰时期,在伊朗、约旦等地均有此类器物的出土。





罂粟纹黄色琉璃盘唐代

高2.7厘米,口径14厘米,敞口,翻沿、圆唇、直壁,平底微凸起,底外壁有粘棒疤痕,玻璃为无色透明,稍泛黄绿色,盘内壁口沿处绘有12个黑色半圆弧纹,腹壁下部绘二周黑色弦纹,底部绘有黑色罂粟纹。盘内壁除了黑色花纹外,施满不透明黄色作为地色。

釉料彩绘是玻璃装饰工艺的—种,玻璃的彩绘与瓷器的彩绘工艺很接近。伊斯兰的釉彩玻璃是富有世界声誉的,一般认为伊斯兰釉彩玻璃的使用年代是公元12~15世纪,早于9世纪的釉彩玻璃很罕见。但在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伊斯兰部收藏的内沙布尔发掘品中发现了类似的釉彩玻璃,也是在无色透明的玻璃上涂上黄色作为地色,绘有黑色图案,与法门寺的这件釉彩盘很相似,所以法门寺的釉彩玻璃盘的原产地很可能是伊朗的内沙布尔。也有学者认为,法门寺出土的罂粟纹黄色琉璃盘属于拉斯特彩玻璃。







关注老货圈

认识更多玩老货的朋友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