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窖藏出土的瓷器可谓:珍、精、稀!

  • 高古瓷
  • 2021年10月29日08时

四川宋瓷博物馆是中国专题宋瓷博物馆,截止2009年,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003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1件,国家二级文物342件,国家三级文物1063件。遂宁窖藏中的瓷器:主要展品内容为1991年9月在遂宁金鱼村抢救性发掘出土的南宋末年瓷器铜器窖藏,展有龙泉青瓷荷叶盖罐、龙耳簋式炉、景德镇青白瓷梅瓶等。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下:

▲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瓷罐

瓷罐两部分组合而成。盖子口,荷叶形盖,盖边沿起伏作荷叶卷曲状,弧顶,中央有一蒂钮,盖内子口作圆唇。罐母口,直口,尖唇,唇下切削成斜沿。短直颈,圆肩,鼓腹,足胫处略内收,圈足,圈足内底再作一内凹式足圈,外墙斜削。胎骨厚重除唇部和圈足外圈以外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层肥厚,色泽莹润,釉面光洁平整。口沿、盖内沿、圈足足端等无釉处呈火石红色,圈足圆整,足端可见明显切削修整痕迹,未施釉处有少量的窑渣粘连。这件荷叶形盖罐是龙泉窑梅子青釉瓷器的代表作品,釉色柔和淡雅,洁净莹泽,碧绿如翡翠,温润如春水。真正达到了中国陶瓷学千百年来追求的"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理想境界。有学者认为荷叶形盖罐有贮酒的功用。荷叶形盖罐多产于元代龙泉窑,宋代产品仅见于金鱼村窖藏,故极为珍贵。现北京翰海北京保利2018春拍藏品甄选 一三九五五一三二八一四 朱先生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携手国内一线拍行。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缠枝花卉纹大瓷梅瓶

梅瓶由瓶,盖,两部分组合而成。盖母口,平顶盖,口外撇,盖顶刻划旋转菊瓣纹,线条生硬形体大。瓶为子口,小口,平唇,唇下有一道细弦纹。颈部曲折,瓶体修长,形体大,深弧腹,隐圈足。从肩部到胫足部满饰刻划花纹,地纹为箅划花纹,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和缠枝莲花。纹饰采用剔刻的方式描绘,花叶枝条皆略凸起。纹饰两端各有两条浅弦纹。缠枝牡丹位于上腹部,缠枝莲花位于下腹部。白胎略泛黄,外壁施釉不及底,内壁荡釉未满,口颈部可见未施釉处。釉色青白,积釉处淡青温润,釉层光洁。足部及外壁未施釉处呈淡橙色,内底有窑渣粘连,并可见少量黑褐色灼斑。整器厚重。盖口不太圆整,外壁施青白釉,唇部及内壁未施釉,呈浅黄色,唇部略有火石红色,可见轮制的旋纹。刻工精细,枝叶卷曲而富有弹性,花卉纹间隙部满布阴文复线,纹饰密而不繁缛,造型端庄。釉色晶莹,纹饰清晰,无论在出土瓷器还是国内外传世品中都属罕见。

▲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瓷瓶

瓷,粘片成型。圆唇,直口略斜,短颈。瓶体为长方形,四壁模印四组相同的凸条纹,每组均由8节长短线条相间的条纹组成。圈足较厚。白胎,除圈足底部以外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层不太均匀,条纹凸起处釉色稍淡,足部积釉最厚,釉色莹润。釉面未见棕眼,两面有两条较长的开片裂纹,另有几处短开片。圈足未施釉处可见明显的切削修整痕迹,但足部仍不太圆整。圈足内侧粘连窑渣, 整器较为厚重。琮式瓶是仿周代玉琮造型制作的陈设用瓷。这件龙泉窑琮式瓶把玉琮的端庄古朴的造型与龙泉瓷温润含蓄的釉色完美结合,表现出冰清玉洁、典雅高贵的气质,浓淡相宜,古韵迭起,在南宋窖藏中,琮式瓶目前仅见于四川遂宁。

▲南宋龙泉窑青釉大贯耳瓷瓶

圆唇略平,直口,直长颈,颈上端附两个管状贯耳,腹部圆鼓,最大腹径在腹中部。圈足较为规整。足底平整,挖足过墙。除圈足底外通体内外施青釉,釉色莹润,釉层较为均匀,下腹部釉面略有较为稀疏的大开片,器表釉色不太一致,口颈部略泛青黄,腹部及足部则呈较为清翠的梅子青色。圈足未施釉处经切削,但未修整规整,呈淡橙色。整器规整端庄。此类贯耳瓶为陈设用瓷,流行于宋代,造型来源于汉代贵族燕乐所用的投壶。在南宋窖藏中,这类器物仅在遂宁发现,有大小两种,造型挺拔,是南南宋龙泉窑珍品。

▲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弦纹瓷瓶

瓷,轮制。盘口,直口,平沿,沿内侧略凹,细长颈,扁鼓腹,颈部饰两道等距的凸弦纹,颈肩部有一周带状的凸棱,上腹部饰四道凸弦纹,圈足。白色胎略泛灰,胎骨厚重。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面光洁,釉色翠绿温润,釉层肥厚,釉面因积釉略有起伏,盘口下可见一处明显的积釉,基本没有开片,仅在颈上部有一道斜向的开片裂纹,长约14厘米。圈足较窄,足端未施釉,呈火石红色,有少量瓷石粘连。此器因具有竹之意态也被称之为"竹节瓶"。颈部和腹部运用了"出筋"的装饰技法,饰多层凸弦纹。

▲南宋龙泉窑青釉菱口瓜棱瓷瓶

瓷,粘片成型。从口部至足部均呈十二棱菱形,侈口,束颈,长弧腹,菱形足略外撇。口部有轻微的两道凹痕,对应器身和足部的两道凸棱,以及器底的一道凸棱,显示器物是由模印的两片胎体对接而成。足底凸凹不平。白色胎,胎骨略沉。通体施梅子青釉,釉面光洁滋润,仅下腹处有一道开片裂纹。足端未施釉,呈鲜艳的火石红色。这件青釉瓜棱瓶为仿官窑器,因瓶腹由凹凸的弧线组成反棱似的形体而得名。釉色温润明亮,造型生动又不失沉静优雅,体现了文人情趣与民间趣味的融合,是一件雅俗共赏的工艺美术作品。

▲南宋龙泉窑青釉三足鬲式瓷炉

瓷,轮制。斜盘口,圆唇,短直颈,鼓腹较扁,腹径略大于口径,三锥形足。肩部有一周凸棱,腹部与三足相对处有三道明显的三角形凸棱,略有弯曲和起伏,从肩部延伸到足部。足部与腹部连接处各有较为明显的凹痕一圈,足端平,三足内侧各有一个凹孔。内底可见螺旋纹。胎骨厚重,整个器物造型端庄规整,(不见胎色)通体施梅子青釉,釉层肥厚,釉面光洁莹润,遍布开片纹。内底的开片纹大而稀疏,呈褐色,口沿及外壁的开片纹则细密一些,呈浅褐色。腹部与足部相接处有一些烧裂纹路。足端未施釉,呈较为鲜艳的火石红色,其中一足的足端可见窑砂粘连。鬲式炉是宋代较为常见的仿古器形,但以龙泉窑梅子青制品最佳。此器造型古拙典雅,线条曲直有致,釉质柔和,釉色青碧如玉,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为时人所喜爱。

▲南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瓷器

瓷,轮制。平口、平沿,粗直颈,斜肩,肩上堆附五管,管的高度与口部相若,肩腹部有折,斜腹略弧,腹部饰刻划双层19瓣莲瓣纹,内壁的颈肩相接处有一道凸棱,圈足,足圈不甚规整,足心有轻微的鸡心状突起。白色胎略泛灰,通体施梅子青釉,釉层较厚,釉面光洁滋润,腹部有少许开片纹。足端未施釉,呈鲜艳的火石红色。此器物的功能及定名,学术界未达成一致的意见。目前除遂宁窖藏外,只有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相似器物,对其用途以及其反映的时代审美风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敛口斜腹瓷碗

瓷,轮制。敛口,斜腹略弧,圈足。尖唇略圆,外壁刻划双层莲瓣纹,外层9瓣,内层8瓣。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色青翠莹润,釉层较为均匀,唇部略呈浅色。内底平而微上凸,有较为密集的针眼。圈足较规整,足底有轻微的鸡心突起,有少量综眼,足圈底未施釉,呈火石红色,略有缺口(生产时的残留,当时未修补胎体)。此钵造型独,敛口的设计使得整器婉转柔和,富有蕴藉之美。内外所施梅子青釉色青翠,浑厚滋润,与浑圆精巧的器形完美交融。外壁记划双层莲瓣纹,在一片青绿下若隐若现,绽放着安宁和纯净。这种钵可能是宗教供器,有学者称之为"净水碗"。在南宋窖藏中,莲瓣纹钵仅见于遂宁金鱼村。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素面兽足鼎式瓷炉

瓷,轮制。直口,圆唇,外折沿,口沿上两立耳,短直颈,圆腹,下腹内收成平底,三兽足,兽足上端刻划兽面,下端刻划爪趾,手法细腻,制作考究。白胎,施青白釉,内外底无釉露胎,外底有黑褐色圆圈。此器是仿青铜器造型的瓷炉,制作精良,造型优美,十分珍贵。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凸雕花卉纹鬲鼎式瓷炉

瓷,轮制。直口,圆唇,外折沿,沿上附两立耳,短直颈,圆肩,三鬲状实心足。颈部饰刻划花回纹,肩、足部分别饰剔地莲花、兰草,折枝牡丹纹。白胎,施青白釉,内底无釉露白胎;足端无釉呈火石红。此炉造型似铜鼎,三袋状足又似鬲,因此被称为“鬲鼎式炉”。这件炉纹饰精致,凸雕花卉具有鲜明的立体效果。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大口蟾蜍形三足瓷水盂

瓷,轮制。大口,圆唇,蟾蜍形三足水盂。整器为捏塑成型,辅以堆贴、模印的装饰手法。器口在蟾蜍的背部,圆形,略有一点变形。椭圆形腹部,中空,模印凸弦纹、花瓣纹、大小乳丁纹等不同的花纹,尾部以两条凸线纹间隔出一个区域模印图案。蟾蜍头微仰,堆塑出眼、鼻、耳、花翎等,装饰繁复,眼珠点饰褐彩。上唇呈花边状,下巴上有三道刻划纹路。腹部下堆贴三足,与腹部接口处有烧裂痕迹。足上刻划弦纹,前面的两只足上还戳印出蓖点纹。三足均为三趾,为捏塑成型。外壁施青白釉,积釉处青翠可爱,釉面有较多的开片裂纹。内壁口沿和腹部中间施釉,内底粗糙,未经修整,底心呈橙色。内壁的腹部中间可见明显的接胎的凹痕。足端未施釉,呈橙色,有灼烧痕迹,有窑砂粘连。此器系手工随意捏塑而成,装饰繁缛,细部刻划富有神韵,可谓匠心独具、刻意求工的瓷塑佳作。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缠枝莲荷纹三足瓷笔墨插

瓷,轮制。平顶,面上有两个圆形笔插孔,一个圆形的墨水孔和一个长形圆角的墨水孔。外沿和四个孔的外沿均刻划一道浅而细的线纹。直腹,平底,底部外圈粘接三个外撇的卷状小足。腹中部模印一周连续的荷叶莲花纹。施青白釉,釉色较为青翠,腹上有一处褐斑。足上亦施釉,器底中部未施釉,呈浅橙色,中央有一圈黑褐色的灼烧痕迹,有少量窑砂粘连。白胎。此器反映了景德镇湖田窑娴熟多变的造型技艺,是实用与创新兼备的佳品。在已出的宋代青白釉瓷器中,这种笔墨插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高古瓷

下期更多精彩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