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童寯:中国园林——以江苏、浙江两省园林为主

  • 古籍
  • 2021年10月20日10时

一位法国诗人说,“我很爱野趣弥漫的园林。”这恰当点出了西方与中国园林的差异,后者毫无山野气息。中国园林实非旷地一块,而是分成走廊和庭院,是房屋而非植物在那里起支配作用。中国园林建筑是如此悦人地洒脱有趣,以致即使没有花木,它仍成为园林。[1]在西方园林中,风景成分比建筑重得多[2],偶现一座房屋亦是赫然独立。树木、花草和泉池之间的关系比之它们与房屋的关系紧密得多,尽管人们也曾努力按建筑方式甚至对称轴线地布置它们。


第一位认真研究中国园林的欧洲人是W·钱伯斯[3]爵士,他在《东方园论》(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中试图证明中国园林的高妙。他有幸在清高宗[4]治下来华,正值中国造园的黄金时代。不过,争辩中国与欧洲园林谁更优越是毫无意义的,只要二者各与所在地区的艺术、哲学和生活谐调,二者都同样伟大。


威廉·马洛《邱园的自然景观》

水彩,1763年,28.1 x 45.2 cm

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所绘英国邱园宝塔是中国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复制宝塔

也是英国唯一的中式皇家宝塔,由威廉·钱伯斯于1757年设计


艾勒汉卜拉宫(Alhambra)

阿拉伯文意为红宫,建于1238-—1358年间


介于中西之间的是格拉纳达[5]艾勒汉卜拉宫。[6]在这里可以发现:一组庭院颇合中国风范,花木水池则按欧式几何轴线布置。尽管它有强烈的对称性,却毫无欧洲园林的生硬和单调。


罗马是欧美园林的源泉,尤以台地和林木为最佳,这皆为地形和气候的慷慨赋予。花坛、雕像、阶梯和小瀑泉布局规整,高大柏树排列森严。然而,尽管有众多轴线和重复,意大利园林借助于层层台地,确实达到了一个目的——使人惊奇。这也是中国园林存在的原因之一。走进蒂沃利[7]的艾斯泰别墅[8]穿过昏暗的走廊和大厅,眼前豁然出现一片无比壮丽的风光。在所有中国园林中,游人都会获得类似体验,但他之所见,也只是整个诱人景色的一部分而非全貌,漫游中他将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意外。在罗马园林中,层层升起的台地具有相似的空间非变化的境界。而在诸如法国的平坦地面上的园林,这出人意外的因素尽失,尺度扩大更增强其单调感。


中国园林从不表现宏伟,造园是一种亲切宜人而精致的艺术。中国园林很少出现西方园林常有的令人敬畏的空旷景象。即使规模宏大,中国园林也决不丧失其亲切感。但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园,只有星期日的拥挤人群才能驱散荒凉气氛。中国纪念性建筑甚至居住建筑都含有对称性,然而在园林布局中全然不用,因为决定的因素是寻求悠闲而不是理性。[9]



在所有西方园林中,对称性的确可笑地走到极端。勒诺特[10]批评道,只有二楼女仆才能经由窗户欣赏美景。但是,甚至连勒诺特本人也未完全摆脱其束缚。


中国园林并非大众游乐场所,西方园林令人钦佩地用纵横轴线和十字道路解决的交通问题,在此全不存在。因为游人是“漫步”而非“径穿”。中国园林的长廊、狭门和曲径并非从大众出发,台阶、小桥和假山亦非为逗引儿童而设。这里不是消遣场所,而是退隐静思之地。


拙政园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


诚然,中国园林是一种精致艺术的产物,其种植物却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那里没有修剪整齐的树篱,也没有按几何图案排列的花卉。欧洲造园家在植物上所倾注的任何奇特构思,中国人都融于园林建筑中。虽师法自然,但中国园林绝不等同于植物园。显而易见的是没有人工修剪的草地,这种草地对母牛具有诱惑力,却几乎不能引起有智人类的兴趣。高高的柏树排成大道,被修剪的黄杨形同鸟兽,受控的泉水射向定高。用王尔德[11]的话说,这一切似乎是“大自然的手笔”。尽管如此,西方园林从未成功地消除其荒漠气息。


中国园林旨在“迷人、喜人、乐人”,同时体现某种可称为蒙蔽术的东西。我不想武断地说,游人都完全明白被蒙蔽,一旦忘却“园”而沉湎入“画”,他说不再感受到尘世沉浮的烦扰。世界在他眼前敞开,诗铭唤起他的想象,美景激发他的好奇。的确,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现在画中。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三维风景画,一幅写意中国画。



一个人游历中西两类园林,会受到完全相反的两种情感作用。人们在离开弗拉斯卡蒂[12]和蒂沃利时,对意大利园林生动、壮观和纪念性无不留下强烈印象。中国园林不使游人生畏,而以温馨的魅力和缠绵拥抱他。身后的门戛然关闭,他方从一个愉快的梦中醒来。



日本园林源于中国,但其布局与中国相比则成规多而变化少。日本造园家在用一石块时,很少不着眼于它的象征意义,他甚至可以不用水而仿造瀑布水池。树木或被束矮化,或被修剪齐整。日本园追求内向景观,但整体依然开敞,与中国原型不同的是它没有分划成院廊环绕的迷宫。事实上,日本园林具有与西方相似的“原始森林”气氛,但它赋予“原始森林”以神秘含义并成功地构成一个缩微的世界。


京都龙安寺南亭

为日本园林“枯山水”代表作,长28米,宽12米

庭园地面铺设白沙以象征水面

以十五块石头的组合、比例、向背体现岛屿山峦


在中国造园方面,园艺师甚至“风景建筑师”地位很低。后者纯属西方产物,他关心建筑远不及关心风景。历史上诗人、学者和僧侣在中国艺术这一分科方面享受同等荣誉,重要的是一个好的造园家必须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画艺术,既无理性逻辑,也无规则。[13]例如弯曲的径[14]、廊和桥,除具有绘画美以外,没有什么别的解释,这使中国园林往往带有洛可可色彩。而就那些精美的漏窗,奇异的门洞以及千变万化的铺地来说,原因亦然。这方面,日本园林森林般的质朴与中国园林形成强烈对比。


中国园林往往封以高墙。园内庭院亦由墙来分割,时而一边时而两边沿墙设廊。除在坡地情况下,墙体作为分隔林与外界的手段十分必要。平整素白的墙面衬出成组薄砖片瓦叠砌的漏窗。漏窗的深度加强了形象美:阳光照耀其上,绚丽多变。不同角度的阳光又可使同一漏窗看起来完全不同。漏窗样式亦变化无穷,一座园中极少两个雷同。


中国南方园林中的墙面总要刷白[15],这可巧妙衬出日月所射的竹影。白墙、绿叶、青瓦、木作,组成中国园林的基调。墙顶蜿蜒起伏,瓦作漏窗能减轻沉重感。有做法甚者,加以首尾,比拟游龙。


沧浪亭漏窗

沧浪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


墙少直行。它曲折波转,或于亭侧或于山边终止;可以弧线优美地停顿,或以一屏山石而续行。


拙政园折廊

折廊随形就势,曲折变化


中国园林艺术不事炫耀,它以墙掩藏内秀而以门洞花格后的一瞥以召唤游人。空白的粉墙寓宗教含义[16]。对禅僧来说,这就是终结和极限。整座园林是一处隐居静思之地。就此而言,日本园林中保留有大量源出禅宗哲理的宗教习俗。


门洞窗格的造型多姿多彩,亦为中国园林特色所在。门洞形同月亮、花瓶或花瓣。没有比通过这类门洞将美景引入眼底更诱人的画框。窗格形象无穷,其花式细密,再嵌以半透明而尺寸不大的贝片。不过,上品乃属简洁有力纹样,而绝非争奇斗巧者。


廉次材料甚至废物的利用,使中国园林中的小径铺地趣味倍增。片石、残瓦、卵石和碎瓷片拼成形色无穷的图案。平面一般呈多边形或四叶形对称组合。也有不对称者,其中最常见的是“叶梦得”。不过,若将图案做成逼真的鱼、鹿、莲或鹤形,便又近庸俗。


拙政园卅六鸳鸯馆

为苏州拙政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

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


中国园林中另一半具有极大魅力的独特成分是假山。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没有对人工山有如此的热情。诚然,在西方园林中,人们常可发现岩石和洞穴,在日本园林中,发现石山或“散石”。但在所有这些地方,石头均未经受过水力浸蚀。京都龙安寺园中有象征虎兽的十五块石,一眼看去与野外天然石并无二致。中国假山则多由经过水浸蚀而形状奇异的石灰石组成。这就是“湖石”[17],经数百年水浪冲击使成漏、瘦奇形,人们将其从湖底掘起。中国园林少不了假山,它们或峰、或岸、或丘、或穴,甚至统领全园。


中国艺术家酷爱假山,不仅由于其逗人的形状,而且由于石头具有人类往往缺乏的坚固持久性,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喜爱甚至崇拜假山。宋代书画家米芾竟称石为“兄”。另一元代画家柯九思曾向一奇石跪拜[18]。石头一被赋予人性,人们便发现它是可爱的伴侣。


米芾《研山铭》(第二部分)

绢本手卷,行书,36 × 136 cm

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据文字载,汉代即有石园[19],但首座大型假山园为宋徽宗所建。皇帝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画家,他对假山的兴趣胜过料理国事[20]。自太湖运送湖石的驳船充塞运河。当时,由于湖石价值大大高于他石,人们便将普通石块凿成所需形状石投入急流,历经时日使成赝品。明末“湖石热”曾达到高潮。鉴赏家们为那些由专家肯定的石头付出惊人价格。


宋末,湖州文人叶梦得营造一座几乎全用石头建造的私园,颇具诗意地呼之为“石林”。不过据传其中许多石头都是他在当地发现,只经清洗整理一番罢了。


历史上著名石园,现仅苏州“狮子林”一座幸存,其假山为一高僧垒于1342年。



狮子林九狮峰

由太湖石堆砌而成,为狮子林众多湖石峰的代表之一


假山不仅是吸引穴居者和诗人的自然因素,而且在中国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它使植物、水与建筑群巧妙结合,作为自然与人类创造的中介。假山将前者生命的搏动,优美地带给后者的冷漠造作。人们也许能看出意大利园中的丝柏作为黄杨和别墅的中介发挥同样的作用,正如假山与不规则建筑那样,丝柏与规整建筑配合协调。


叠山方面论述颇多,有的主张盘环曲折的峰谷洞穴群组以求宏伟,有的只推崇小单峰。清初张南垣不以模仿真山水为然,他喜爱自然界的偶然性和不规则性,以极少石块突出山的本质或隐喻其存在。戈裕良常于园中苦心经营一山,并革新垒洞术。他不屑于于迄时洞穴顶部皆以条石板跨盖的做法,而独创一种穹形顶壁,以拱合的石块构成酷似天然的洞穴。


环秀山庄湖石假山

为戈裕良叠山艺术的代表作


计成[21]、李渔[22]二人有关垒山评论特详。垒山之艺,非工山水画者不精。大山难营,小雅易取。因此,苏州名园狮子林,曾一度不幸得名“乱堆煤渣”。[23]


中国园林几乎全不供起居,通常宅、园相隔,主人偶尔涉足,甚则扃钥经年。这是中国园林易废的原因之一。


园林屋宇多属木构,或一面或多面开敞,以供观赏。意大利情形非此,其园中府邸窗和堡垒窗开得一样少。


园林中一种有趣的建筑物是水滨旱船,有时设计一些临时性建筑以敷急需。五世纪末一太子嗜园,为避免他的游乐场所被人在高处的父王宫中发现,他竟发明了可以匆忙间遮掩其人间天堂的折叠墙。


留园中部

云墙及折廊用以划分空间


创造性的另一例是元代画家倪瓒应邀赏荷,登门后,但见空庭一无所有。宴罢归庭,惊讶之烈恰如先前之失望,眼前荷花满池。此法甚简:数百荷缸移至略陷的庭院,水柜放水恰淹没缸面,荷池即成。


自来文人记园鲜有对植物恰当报道者。可以说,中国园中植物多用以掩饰楼阁。花卉常被提到的原因在于它芳香流溢,且为赋诗的无价之宝。花中至尊为牡丹、芍药。常见园花为荷、紫藤、李、桂、秋海棠、茉莉和菊。当然,无竹不成园,常青树为松、柏、杉。其他树种不计其数——柳、槭、梧桐、棕榈、芭蕉、榆等。中国园丁的花木移植和杂交之道众所周知。中国园林中的植物学内容,值得由植物学家来另写专论。


文 / 童寯

译/方拥 校/汪坦


原发表于T’ien Hsia monthly(天下月刊),1936年10月。本文选自晏隆余编《童寯文选》,1993年11月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页下编者注均为晏隆余注。


注释:

[1]效法中国的日本园林尤其如此。在京都龙安寺园中,植物全无,只有砂与石,幸绕园尚有小密林以补不足。——作者注。

[2]伯斯称之谓绿城。——作者注。

[3]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6-—1796)英国建筑师,对欧洲,特别对法国建筑有渊博知识,曾来过我国广州。他欧洲园林建筑作品中,曾几次设有中国式的塔。著有《中国建筑设计》和《民用建筑概述》等——编者注。

[4]乾隆(1736—1795在位)——作者注

[5]格拉纳达(Grana da)是西班牙安达庐西亚地区滨海省份——编者注

[6]艾勒汉卜拉宫(Alhambra)阿拉伯文意为红宫,摩尔人王国的宫殿和城堡,建于1238-—1358年间,宫内装饰奢华,中世纪又仿文艺复兴风格部分重建。现仅存其围墙、塔和壁垒遗迹——编者注。

[7]蒂沃利(Tivoli)古罗马帝国避暑胜地,存有豪华宅邸、城堡和艾斯泰别墅等建筑——编者注。

[8]艾斯泰别墅(Villa d’Este)位于罗马蒂沃利,被艾斯泰收作私邸后于1550年改设计为别墅,内有建筑、喷泉和台地花园。著名音乐家李斯特曾寓此——编者注。

[9]当然,园中单体建筑除外——作者注。

[10]勒诺特(Le Notre Andre 1613—1700)法国杰出园林建筑师之一,曾受托设计凡尔赛宫——编者注。

[11]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爱尔兰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唯美主义者——编者注。

[12]弗拉斯卡蒂(Frascati)为意大利主教区,距罗马21公里,中世纪起为罗马贵族避暑胜地,今为旅游区——编者注。

[13]日本园林非此,而把园林分成规则式与不规划则式,还有筑山与平庭之别——作者注。

[14]施本格勒(Oswald Spengler)在其《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认为中国园林中的曲径与“道”有关。但道在中国古典中意为直进,或如孔子称“直道而行”——作者注。

[15]在华北,围墙常以碎石筑成——作者注。

[16]禅宗始祖达摩曾面壁九年——作者注。

[17]“湖石”只限产于太湖者,其他产地亦可用——作者注。

[18]此石现存昆山半茧园——-作者注。

[19]汉代梁孝王与袁广汉均有园——作者注。

[20]帝于1117—1122年间在京城开封东北营石山“艮岳”——作者注。

[21]生于1582年——作者注。

[22]李渔,号笠翁,生活在17世纪——作者注。

[23]见沈复《浮生六记》——作者注。


来源:山水澄明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