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大足石刻特展亮相国博 | 国博展讯

  • 国家博物馆
  • 2021年9月18日07时

端庄典雅的观音、慈悲肃穆的佛陀、神态谦恭的供养人、形象逼真的醉酒人、花纹繁复的香炉……

一件件来自重庆大足地区的造像艺术精品以及全面细致的石窟全景图、经变图和文物修复照片等等,在国家博物馆“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中亮相


大足石刻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的发现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延长了400多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大足石刻艺术、历史的全面性展示,也是对历年来大足石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成果呈现。

1999年,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近大足


大足偏倚四川盆地东南部,位于成都与重庆两市之间,是川渝地区的交通要道,是东大路与小川东道的必经之地。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统称,迄今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有75处之多。其中,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准。



这里的石质多为砂岩,软硬适度,宜于雕刻。群山之中遍布摩崖造像,素有“石刻之乡”的名称。唐代,玄宗、僖宗两度入蜀避难,文人雅士、名僧高道、能人巧匠相随而至,为这里的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晚唐以后,“蜀中无大战”,安静富庶的环境为各类宗教的勃兴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唐末以后,佛教密宗在这里异常活跃,促成了大足石刻崛起的动力。地方官吏、殷实之家相继捐舍资财,良工巧手循崖凿像,不断创新,把大足石刻推向了“黄金时代”。


尖山子石窟位于大足区西南24公里处铁山镇尖山子的巨石上,雕凿于唐永徽年间(650—655年),是大足石刻纪年最早的作品,雕刻有佛像100余尊。

1分钟先行领略大足石刻之美!


视频 |大足区委宣传部



展览特点


本次展览通过文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大足石刻的与众不同之处。


1

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近年来首次举办的有关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的展览。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足石刻的发现历程、独特之处,以及文博工作者在大足石刻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所做的探索。展览中有对大足石刻发现历史的回顾、对大足石刻独特造像艺术的介绍,也有对大足石刻在文物数字化、文物保护成果的展示。


2

展览的内容丰富,通过文物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全面介绍大足石刻的整体面貌。


展品共计82件(套),文物图片近百张,以及多个多媒体视频。主要展品包括大足石刻研究院从各窟龛收集的造像,还有近年来大足地区考古发掘、征集、拨交等获得的文物,基本展示了大足石刻的雕刻风格。对于更多不可移动的文物,选取了部分重点、具有代表性的窟龛造像,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介绍,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出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


3

展览中将展出4件采用3D打印技术复制的展品


是科学技术与文旅融合的体现,让不可移动文物可以走出家门,实现了让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大众的目标。

4

展览形式设计紧密结合展品特色,从空间布局、展示形式、展厅色彩等方面力求还原大足石刻的原有环境。


空间布局模仿石窟原貌,采用了石窟走廊式的展线设计。重点展品突出,大量展品采用外露的展示形式,营造出石窟造像的观赏模式。展厅色彩为大足石刻常见的灰色与红色,沉稳的灰色为主色调,配以砖红色衬托出不同的展品。通过使用不同形式的版面设计,突出大足石刻不同窟龛的特点,如使用“华严三圣”的大幅照片,让观众体会大足石刻造像宏伟的特色;通过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的介绍,呈现大足石刻的总体面貌。在展陈灯光设计时,采用每件展品单独投射灯光的形式,突出造像作为雕塑艺术品的特质。



展览架构


展览展出82件(套)展品,包括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66件(套)文物,分为四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大足石刻的发现过程、基本概貌、石刻特色以及研究保护成果。


01

发现之旅



通过大量图片展示了大足石刻的发现历程。这座珍贵的艺术宝藏曾长期湮没于荒山野岭中,直至清嘉庆年间,著名考据学家、大足知县张澍寻幽探古、拭迹辨文,才筚路蓝缕,首开大足石刻研究之先河。



其后百余年间,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科学考察,在大足石刻发现之旅的纪念册上,写下了梁思成、刘敦桢、杨家骆、马衡、顾颉刚、王朝闻、刘开渠、叶毓山等一批又一批在近现代中国学术界、文艺界熠熠生辉的名字。该单元通过相关历史照片和大足石刻营造大事记表帮助观众厘清大足石刻的发现和研究历史,时间跨度从清代直至当代,脉络清晰,资料翔实。



02

蜀道大足



本单元以大面积的展墙设计向观众展现大足概貌,讲述了唐末以后大足地区开龛造像的代表人物和事迹。该单元重点展示了一件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的南宋释迦牟尼像。这件造像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艺水平,是宋代佛像的典范之作,也是大足地区不可多得的圆雕造像精品。



该单元还通过代表性文物来展现大足石刻造像题材的多样性特点,突出该地区“三教合一”造像特色,以及独树一帜的叙事性图像风格。单元最后特别以动画视频形式来呈现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南崖西段的“牧牛图”,趣味十足。



03

镌岩妙相


分别展示大足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大区域的特点,具体解析大足石刻的发展脉络、造像内容、造像表现形式等。作为中国石窟艺术晚期的代表作,大足最早的石刻作品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55年),经五代至南宋时期达到鼎盛,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石刻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别具一格。





该单元通过色彩丰富的图片与造型精美的造像一一展现大足石刻之美。重点展示一件香炉,为镂空雕刻而成,饰有龙纹、云纹、花卉、双狮戏球等图案,刻工精湛,匠心别致,在大足境内已发现的香炉中,其雕刻技艺最为杰出,是明代香炉的代表作品。



04

承故焕新



向观众解析大足石刻的保护历史、修复技术,展示与推广工作。千年的岁月轮转,给大足石刻留下了累累伤痕,表面风化、风水剥蚀、岩体崩裂、生物侵蚀,使得石像华彩的外表已日渐斑驳蜕变,保存状态十分脆弱。自20世纪50年代始,大足石刻研究院就采取传统工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全面检测、加固除险、风化救治等系列科学手段,令饱经风霜的大足石刻得以涅槃重生。




展览最后呈现大足区相关部门为大足石刻这一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做出的努力与成果。



展品细赏











展览信息



展览: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
展期:2021年9月17日15:00举行开幕式
展厅:国家博物馆 北4展厅




布展花絮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