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学术】《艺术与民俗》2022年第4期导览

  • 广东省博物馆
  • 2022年12月01日05时



《艺术与民俗》2022年第4期







陈列艺术

博物馆叙事展览策划中空间的营建

陈航宇

摘要:博物馆叙事展览区别于其他叙事手法的最大特征是其以空间作为媒介。巫鸿提出的“空间”美术史思想,将艺术学中的“总体艺术”概念引入美术史研究中,延伸出“总体空间”概念,强调图像和作品建构起来的结构性联系。该思想对博物馆叙事展览空间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以“总体空间”的思路可以将展览理解为由建筑、器物、图像以及其他感官和想象元素所组成的多维度和多层面的共同体。通过建构展品的意义集群、营建展厅的原境空间、构筑观众的经验空间,调动观众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观众对事物与观念之间关系的思考,用一系列符号构成的叙事语言将观众导向展览表征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中,让叙事展览空间完成从“视觉和物质空间”到“知觉空间”再到观众“经验空间”的转换,以更好实践博物馆“从物到人”的公众转向



历史类展览叙事中的文化视域多维拓展:以“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为例

尹 恒 洪凯钰

摘要:近年来,叙事学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跨学科的方法与视角也更多地被引入叙事之中。博物馆陈列展览为叙事理论的更新和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基本陈列“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于 2021年10月1日开幕,展览汇集6家文博单位的200余件(套)精品文物,力图勾勒一个英雄辈出、逆流而上的时代和刘备、诸葛亮两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交汇轨迹与旷世传奇,打造一个“让历史建筑遗址重生的展览”。文章通过“叙事的转向”“沉浸的场域”“传播的共置”几大板块,阐释展览策划中所使用的策展理论与设计思路,展现历史类展览叙事中的文化视域多维拓展



从内容到形式的个性化表达——以“摩梭Moso:家庭·婚姻·对话展”为例

何卫明

摘要: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越来越成为连接文化与观众、对话传统与未来的重要桥梁。2020年7月,云南省博物馆策划举办原创展览“摩梭 Moso:家庭·婚姻·对话”,实验性地将“回归地方文化语境”及“促进多维深度对话”作为展览形式设计的基本思路,尝试通过象征符号、语境还原、故事讲述及视觉提炼等个性化设计,实现真正的对话与连接。这种突破传统的个性化设计依托内容和展览理念的高效、深度转化,同时也成为展览叙事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民俗文物




山东邹城刘宝墓陶俑服饰考

张 珊 白国柱

摘要:刘宝墓出土陶俑基本涵盖了中原晋墓中的所有典型式样,是研究西晋服饰的珍贵资料,但学界至今鲜有关注。陶俑所展现的服饰在洛阳一带西晋墓葬中亦有发现,且多见于官修晋代正史、两晋小说笔记及相近朝代古籍中,包含两晋男女服饰的主要品类,是当时主流服饰文化的真实反映。女俑之帔子,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帔子资料,亦是西晋戴帔世俗女性的唯一实例,应是丝绸之路交流的产物。胡俑服饰则体现胡汉交融特征。刘宝墓陶俑服饰可作为公元300年前后西晋服饰体系的重要标尺。



金坛南宋虞七二娘子墓棺盖画纹饰释读

孟 颖

摘要:金坛虞七二娘墓出土的棺盖画纹饰特殊、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与同在金坛地区发现的南宋周瑀墓棺盖画在形制和内容方面极为相似,可以推测这种棺盖画已然成为一种程式化的粉本被运用于当地丧葬中。其中的金鸡、玉犬、莲纹、章纹等图像及其组合,分别具有各自特殊的功能寓意,为墓主人构筑起一个祥和、安宁的地下空间,反映着儒、释、道对当地丧葬文化的影响。棺盖之中既是逝者灵魂超脱之所,也反映生者隔绝鬼祟、永享昌荣的美好愿景



民国时期广州水泥花阶砖艺术特征探析——基于《南华花阶砖公司样本》的研究

车智斌

摘要:水泥花阶砖源于欧洲,19世纪末开始出现于国内。广州是国内水泥花阶砖的肇始之地,也是水泥花阶砖发展兴衰和生产应用的重要见证地。广东省博物馆藏《南华花阶砖公司样本》收录南华花阶砖公司在民国时期生产的水泥花阶砖产品式样,对广州水泥花阶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意义。通过分析研究《南华花阶砖公司样本》,可以窥探民国时期水泥花阶砖的艺术特征和工艺发展情况。



民俗研究




龙文化的象征意义:隆里所中国龙文化的地方实践

郎丽娜

摘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象征符号标明着文化的入口。人的观念通过实物、行为、事物的性质以及各种关系等象征符号进行表达,人的观念就是这些象征符号所要表达的意义。隆里所人的龙文化隐喻着人类社会中的三组基本关系: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通过对龙文化象征意义的解读,可以深入了解隆里所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文化意义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的互文性媒介叙事

熊承霞 韩启喆

摘要:梁祝传说原型可见于《庄子·盗跖》和《史记·苏秦列传》,两者经典的地位使得文本得以超越时空跨媒介互文叙事。在其经典化的形成过程中,因原型内容生产符合大众的心理预期,传说得以借助文献记载中可见的空间结构“梁柱”迁移为人名,催生同姓名称的跨地域传播认同。梁祝传说传承远古先民的口传模式,演化为非物质的地方性戏曲柳琴戏、戏曲、二人转、芭蕾舞、电影、动画等形式,演绎出超级跨媒介的叙事,并在现代社会通过小提琴曲《梁祝》再次升华延展,在强化传播广度的同时,内容互文被多次增圈为建墓立碑祭文、追认故居遗址等模式。整个传说叙事延续神话原型思维,制造超越现实的惊奇场景,以“化蝶”替换“羽化升仙”的愿景,隐喻乡俗社会执着追求情感与生命平等和社会伦理的教化意义。传承1700多年的民间经典,成功地链接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地域、口传与音乐,其互文传播脉络和跨媒介时空叙事的经验,极具现代性价值



“后乡土中国”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

范 琼

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具有发挥认同之情,隐含教化之功,具有维系之力,施展调适之方的重要价值。然而,伴随着现代化将“乡土中国”推向“后乡土中国”的转型,民俗文化发展呈现出保护与传承断裂,民俗文化功能降低,传承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功能,就要激活农民主体意识,高效发挥农民内生动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赋能,促进乡村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多方位凝聚合力,提升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软实力



艺术研究




壮锦图案漫谈

吴伟峰

摘要:壮锦历史悠久,经历了麻织业、棉织业、蚕织业的发展过程,图案内容也有所变化。壮锦的图案主要有几何纹、图腾纹以及吉祥纹等。壮锦的兴盛主要在明清两代,其图案主要是壮族与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云南美食类纪录片的生态和审美思维

刘亚男 康 蕾

摘要:作为中国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美食类纪录片以异质化的地域风情、纪实化的视听文本、生态化的美学追求,书写着多样的云南美食故事。借助生态美学、文艺美学、戏剧影视学相关理论,从诗意栖居、生物多样、真实影像表达与回归自然四个维度对云南美食类纪录片进行文本解读,可以明晰云南饮食文化影像化表达背后所蕴藏的生态思想及美学意义。



盛唐宫廷舶来动物娱乐及其价值

赵 犇 王 辉

摘要:动物娱乐是中国古代艺术娱乐活动“散乐百戏”中的重要内容。盛唐宫廷舶来动物娱乐的主要项目有舞马、驯狮和狮戏、象犀舞、驯鹰以及驯豹。他们的价值在于:从文化融合的视角看,其表演场域搭建了胡汉交融的平台,推动了唐人对周边世界的认知,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交往和交融;从周边政权与部落视角看,其娱乐能力提升了贸易活动的身价,他们不仅可以从唐廷获得丰厚的经济报酬,还有助于达成他们的政治需求;从唐廷视角看,动物的肢体动作隐喻了盛唐的文治武功,默证了上层阶级对盛世的“集体记忆”。




更多内容敬请登录广东省博物馆官网浏览:http://www.gdmuseum.com/

投稿邮箱:YSYMS2018@126.com



小贴士




《艺术与民俗》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文博类综合性学术刊物。


《艺术与民俗》为季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全彩印刷,国内公开发行,每期48元,全年定价192元。


《艺术与民俗》于2020年正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合作,即日起可在中国知网查询到本期刊自创刊以来已收录的所有文章,欢迎各位读者浏览。



读者可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通过全国邮政报刊收订微信二维码订阅。本刊征订代码为46-627。


读者还可登录广东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微店和广东省博物馆天猫旗舰店购买我们的期刊。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Q1116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995-0187

投稿邮箱:YSYMS2018@126.com



声明



凡向本编辑部投稿,即视为授权本刊及本刊编辑部网站、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期刊数据库出版,所付稿酬包含网络出版稿酬。本刊文责自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供稿丨期刊编辑部

编辑丨融媒体中心



阅读最完整粤博|分享最有趣幕后

www.gdmuseum.com

广东省博物馆

新浪微博

粤博订阅

订阅号

广东省博物馆

快手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