桯钻,就是我们俗称的"实心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近代。
打钻图
| 桯(ting)钻 |桯钻工具--箭头
最早的桯钻工具为玛瑙、火山燧石等制作的箭头,人们用其直接在玉器上带动潮湿解玉砂进行旋转打孔。后来出现了弓,利用弓来带动钻头加工,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
桯钻痕迹1
桯钻打孔过程中,需要加潮湿解玉砂,早期会留下较大的马蹄孔,回来出现了青铜材质的桯钻,孔就越来越小,因为是手工转动,难免不能一鼓作气在同一个点上钻动,必须要反复起钻,加上钻的磨损,同时进入孔的解玉砂的粗细不同,就会留下不规则的孔壁,和粗细不同的螺旋线痕迹,现在的打孔也会有螺旋线,只不过两种螺旋线特征不一样而已(划重点)。
桯钻痕迹2
新石器时代玉器桯钻常会出现喇叭孔,主要是被磨制物体的硬度,与钻头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比较接近。当进行研孔时,被磨制物体与钻具之间,会相互磨损消耗,使较粗的钻头前端慢慢被磨细,无法再下钻。这时候钻头后部,直径粗的部位开始与孔口接触研磨,使孔口的倒角度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喇叭口(划重点)。
桯钻喇叭孔痕迹
民国时期
使用砣机为动力的桯钻加工
桯钻加工,还有一种以线绳来回拉动为动力钻孔的形式,例如我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还能见到的锔瓷锅、瓷盆用的工具就是。故宫博物馆藏,重达5.3吨的乾隆时期《大禹治水玉山子》,推测就是使用这种工具为主加工而成。
锯弓子
边缘:是指孔洞口沿和玉表的夹角部分。由于正、反转运动以及研磨砂的作用,往往这里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变得圆润,就像机加工的倒角工艺。年代越是久远,这种现象越是明显。
上部:孔洞上口,整个深度的1/3处。这个位置同样由于研磨砂的反复进出、摩擦,孔壁相对比较光滑,几乎没有旋痕。年代越久远,特征越明显中部: 孔洞中间部位。这个部位相比上部而言,由于通道较窄,孔壁开始出现旋痕。但旋纹宽窄、深浅、疏密不一,比较杂乱。
下部: 孔洞下方1/3处。由于这个部位是孔洞最窄处,也是研磨砂积聚最多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在孔壁留下明显的旋痕。旋痕特点同中部是一样的,只是相对于中部要多一些而已。
但是,无论哪个部位存在旋痕,由于正、反转运动及研磨砂的不规则,孔壁永远不会留下闭合的旋纹,这也是鉴定的关键。
(c)沁色、钙化、土蚀土咬、灰皮、裂和孔内的相互关系
也就是说,孔洞边缘部位发生的任何入土特征,在孔洞内部都会有延续的发生和变化。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 管钻 |管钻痕迹1
管钻一般用来打较大的孔,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使用,比如玉璧的孔和玉琮的孔都是用管钻来打的,管钻的特点是可以打大孔,中间是空心的,可以加速冷却,不容易磨损钻头(优势所在)。
管钻痕迹2
管钻的原理不同于桯钻,桯钻是将孔道内所有玉料磨去,适用于小孔;而管钻是古人智慧的绽放,只需要利用管状工具带动潮湿解玉砂,磨掉管壁一般厚的圆圈,即可下料成孔,相当于线切割(划重点)。史前管钻中,常出现双面对钻而残留的台阶,如上图。
汉代管钻玉璧内孔
到了汉代,使用铁制大型管钻工具加工玉璧,内孔及外缘全部用管钻制作。加工过程中,由于潮湿解玉砂颗粒大小不同,会在孔壁残留间距不等、深浅不一的螺旋状痕迹,如图所示。
汉代管钻玉璧外缘
管钻留下的痕迹特点
孔壁的放大图,这是管钻留下的痕迹特点
管钻加工玉琮的大孔留下的玉芯
管钻未完成的出土品
高古玉
分享古玉知识
文章转发自高古玉,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