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知
活字本《唐诗析类集训》
清宫剧电视剧剧照
二、了解古代先贤的智慧
《用机器殖财养民说》
比如读了清代薛福成的《用机器殖财养民说》,作者提倡发展近代工业化替代传统手工业,增加百姓就业,避免财富完全流入工业革命国家。觉得一百多年前的人思想竟然如此先进,想来算是把中学历史课本一句带过的话“师夷长技以治夷”的起因由来填充丰满鲜活了起来。
《中州形势论》
还有《中州形势论》作者的观点“中州四战之地,可战不可守,曰:宛不如洛,洛不如邺”,把河南的地形优势劣势,分析的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让我不由得改变对古代书生“挑灯夜读只认死理”的片面认知。
三、行万里路,读万册书
自己一年当中经常出门在外淘书,常常出门时没带太多东西,而返程时带的全是购买的古书籍,有时在乘车途中捎带一本古籍工具书路上消遣,晚上睡觉前翻阅刚刚淘来的古书籍,很是充实。
做火车卧铺时随身翻阅的工具书
临汾市博物馆
每个城市都有研究收藏古书的人,也有贩书的书贾,记得有一次在江西吉安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古董商人,主要是卖古董,掺杂一些杂乱清末的书和当地族谱,虽然语言沟通不太通顺,但大致意思是商人在烟盒纸上随手记录明代古籍特点,我很奇怪问道:“你卖古董的还自己研究“古书”呀”。他回答怎么能不研究呢,我不会玩手机,要不然我做古董十几年,卖掉过那么多古书,怎么会现在手中一本明代书都没留下呀。我很是感慨,老人随时随地拿笔把不懂得记下来,总结经验,这种学习记录的精神是很值得学习的。
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
后来在不同的城市遇到不同的老师坦诚相教,如在平顶山的高老师身上学到“纸上得来终觉浅”,必须自己实践动手的真知;在长沙的向老师身上学习到“谦虚”的求知态度;在苏州江老先生身上看到六十年日积月累的坚持;在西安和武汉碰到早上五点同行淘书的勤奋;在成都遇到和自己同龄并有相同工作经历的书友官兄,以及郑州的各位古书前辈的指点帮助,让我在学习求知的路上受益匪浅。
五、古书籍的文物价值
山东省博物馆鲁王墓出土元刻本《杜工部诗史》
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
成都及川西地区随处可见受损的藏传佛经
六、爱书及乌,为古籍发声
在漯河市博物馆分享淘书故事
俗话说:“爱屋及乌,三句不离老本行”。分享这些也是希望更多年轻人们关注了解古书古籍,消除一些误解的认知,比如很多人一见面就会吃惊说你这么年轻做古书?惊讶中似乎充满了疑惑和好奇。认为喜欢古书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或者古书什么都是武功秘笈、无字天书、天价药方等,当然也希望更多古籍前辈们多多宣传古籍,不要只为了把利益最大化,把古籍和古籍修复封闭化,圈子化,神秘化。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正面推广和宣传,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介入,古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才会提高,需求古书和研究古书的人越来越多,古籍行业才能发展的更好。
郑州7.20洪水后和朋友一起帮洞林寺晒被淹经书
河南省文旅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意见建议座谈会上献言希望河南“建设一座与古籍展示与保护相关的博物馆”
文章转发自古籍,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