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然见南山”,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古传统文人不追求居高堂,而重所居是否有德。将“德”与“居”联系起来,便可以精神追求对“陋室”进行装修填补,这延伸到居室的名字,便成为“斋号”。斋号之于斋主,或标榜个人志趣,或抒发个人抱负,或陶冶个人心境,情出多端,而意有不同。
斋号可以为曰斋,也可以曰轩、曰室、馆、楼、阁等,或曰山庄、草堂、山房、精舍,更有曰屋、居、庐、院、亭、舍、榭、寓、巢等等。斋号甚至发展成为自己的名号,以名室,以明志,与之终身为伴。其作为文人的心灵独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清人葛万里在《别号录》中有言:“盛于南宋,滥于明,见者莫知为谁。”可知各时期斋号流行概况。近代书画名家题写斋名,并相赠送,也成为一件雅事,为我们留下诸多墨宝。保利第52期书画精品拍卖精心甄选了齐白石、陆俨少、黄胄等名家题写斋名,以重温近代文人斋号中所藏的品行、志趣和题赠者的书法艺术魅力。
齐白石 1864-1957 行书「翰香簃」
【说明】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LOT5001
陆俨少 行书「读画轩」
镜心 水墨纸本
28×63 cm 约1.6平尺
【说明】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LOT5002
董寿平 行书「静怡轩」
立轴 水墨纸本
53×84 cm 约4.0平尺
【说明】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簃”意为楼阁旁的小屋。齐白石八十四岁为某册页题扉“翰香簃”,作品仅半平尺,但白石用笔爽劲,大开大合,精妙中不失气势。以“翰香”为斋名,足见受赠者对笔墨丹青的喜好或擅长。“轩”的本义指曲辕有幡的车,后指殿堂前檐下的平台,或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饱读诗书是增加认知、提升修养的唯一捷径。对于读书的自勉和激励是每个文人的追求。陆俨少“读书轩”,则是对受赠者最直接的勉励。书法以陆俨少特有的侧笔压锋行笔,用墨饱满,结体厚重,应为作者倾心所书。董寿平所书“静怡轩”,或集合“性静情逸”、“心旷神怡”句,表达了“中其节”方可“怡其情”的重要。
LOT5003
董寿平 行书「景福阁」
立轴 水墨纸本 1982年作
70×141 cm 约8.9平尺
【说明】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LOT5009
黎雄才 行书「海富宫」
镜心 水墨纸本 2000年作
34×111 cm 约3.4平尺
【说明】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LOT5008
黄胄 行书「宝麟堂」
镜心 水墨纸本
21×90 cm 约1.7平尺
【说明】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LOT5007
李铎 行书「望海楼」
镜心 水墨纸本
89×168 cm 约13.5平尺
【说明】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LOT 5005
陈佩秋 行书「墨缘堂」
镜心 水墨纸本
22×86 cm 约1.7平尺
【说明】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阁”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架空的小楼房,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之用。“景福”,有洪福、大福之意。董寿平所书 “景福阁”,或语出曹植《精微篇》:“圣皇长寿考,景福常来仪。”表达了朴素而真挚的祝福。此与黎雄才“海富宫”、黄胄“宝鳞堂”有异曲同工之妙。来自李铎“望海楼”和陈佩秋书“墨缘堂”,则分别从视野心胸和翰墨缘分两方面表达了各自心中的期许。
LOT5010
左宗棠 行书「养知书屋」
镜心 水墨纸本
29.5×155 cm 约4.1平尺
【说明】
1.LOT5001-5010为名人题斋号书法作品专题。
2.郭嵩焘上款。郭嵩焘(1818-1891),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一同呈现的左宗棠书赠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之“养知书屋”,或有培养智慧,涵养心智之意。《庄子·缮性》云:“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南朝何承天《答宗居士书》中有言:“昔之所谓道者,于形为无形,于事为无事,恬漠冲粹,养智怡神。”从郭氏所著《养知书屋文集》可知其对此斋号的钟爱程度。
即日起,我公司将通过多家网络平台陆续推出“北京保利2021秋拍精品鉴赏直播季”系列活动,内容涵盖本季保利秋拍中国书画、古代书画(含古籍)、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等全门类艺术珍品。哪些佳作令人期待?又有哪些珍稀之宝、时尚好物将空降而来?
11月15日开始,“精品直播季”与君相约,开启畅聊模式,带您精细品鉴秋拍最值得关注的作品,敬请期待!
您可识别上方二维码扫码进入保利拍卖网络平台,点击下方视频按钮观看直播回放。
云征集联系方式
文章转发自北京保利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