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亚洲艺术中心,四十不惑

  • 收藏拍卖杂志
  • 2022年9月22日06时



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且在画廊界越闯越勇的亚洲艺术中心与“40”这个数字有着不解之缘,虽然从国际上来看,40年的画廊还很年轻,但在中国,画廊的存活率不足10%,能经营“两代人”时间的画廊并不多。




从上至下,分别是北京空间、上海空间、台北空间

今年是其成立40周年,目前代理及合作逾40位艺术家,代理的艺术家多已拿到40岁的人生入场券。“40”是亚洲艺术中心在艺术圈历经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飘摇、跌宕起伏的见证,也是其在行业深耕的广度、深度、精度的体现。




01


两代人,40年经营传承


目前中国画廊仍处于初创阶段,画廊主的年龄基本在40岁或更小,所以很少“二代画廊”。亚洲艺术中心类似西方家族式的传承画廊,更能与藏家和艺术家共同成长,在经营上更趋稳固。


父子三人 左起: 亚洲艺术中心(台北)总经理李宜勋、亚洲艺术中心董事长李敦朗、亚洲艺术中心(北京)总经理李宜霖


40年,从宏观来看,是接近半个世纪的跨度;从微观来说,是接近两代人成长起来的时间。亚洲艺术中心的成立与发展在这两方面,都恰好能与之一一呼应。作为一家老牌画廊,它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生态变化的各个阶段,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

2021年“片石山房——沈勤·陈琦作品展”

2014年“释放未来”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

1982年,亚洲艺术中心在台北成立了第一个空间。当时中国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台湾本土艺术的关注空前高涨,画廊行业应运而生。作为早期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亚洲艺术中心的创始人、第一代画廊主李敦朗为画廊的展出风格与学术定位奠定了基调。“亚洲艺术中心”这个颇像公立机构的命名模式,从侧面体现出该画廊期许成为一个真正立足在“亚洲”的“艺术中心”,连接亚洲各地域丰富多元的艺术形态。


2015年“枕流漱石——当代文人艺术展”


2007年,北京空间成立,乘着奥运会的东风,推出“新东方精神”展览,获得业内广泛关注。留意到政府对艺术的扶持力度加大,民营美术馆的数量逐渐增多,2015年,上海成为亚洲艺术中心第三个空间的落脚点。


2008年 “沉积——新东方精神I”


李宜霖作为李敦朗的长子,在2004年被派往北京参加博览会后,就一直深耕在京的画廊业务,至今已扎根在北京近16年了,成为亚洲艺术中心的第二代传承人。在此之前,李敦朗非常重视对两个儿子李宜霖和李宜勋的栽培,带着他们从基层做起,每个工序都按部就班,学习如何策展,慢慢与每一个艺术家建立联系,这些经验都非常难得。李宜霖不禁感慨:“父辈的庇佑和提携是很大的助力。”如今,弟弟李宜勋主要负责台北空间的事务。


庄喆 《抽象(雪融翠生)》
203×152.4cm布面油画 1990


亚洲艺术中心目前拥有共计超过3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形成以发掘和培育当地市场为主,同时不定期进行联动的经营模式:北京空间主推东方美学,致力于实现中国传统意象的当代化表达;上海空间偏西方化、国际化;台北空间的面积更大,不局限于代理台湾本土艺术家,也向国际上的当代艺术家伸出橄榄枝。


2021年 “越界”~在砌时变局中纵横(台北)


2021年 My Secret Garden(台北)

近几年,亚洲艺术中心积极拓展生存空间,尝试NFT艺术,在2019年打造关于生活与美学的全新品牌——亚洲生活美学空间(AAC Living Aesthetics)。该空间以“艺术回归生活”为核心理念,舍弃艺术机构常规展览视角,邀请如设计师、建筑师等不同行业的专家跨界担任策展人,通过一年两展的方式,鼓励公众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走近艺术。


亚洲生活美学空间第二期——《满庭》

策展人:吕爱华


李宜霖认为:“艺术不必踮起脚尖仰望,亚洲生活美学空间可以很好地消除大众对‘白盒子’的畏惧感,让其挣脱必须‘看懂’艺术的枷锁,更好地找到潜在的藏家,有效推广画廊旗下代理的艺术家和实现客户升级。


亚洲生活美学空间第四期——《七碗》
学术主持:徐天进 艺术家:可可


画廊经营已步入成熟期,在这几十年的经营中,李宜霖看到了艺术家很多的变化,积累了不少经验,摸查到一些规律,更明白哪些艺术是他所追求的。他相信一个机构的长期价值体现在它对事物本质的判断,由此总结出两个基本原则:固守既有的基础和顺应新的变化。


在经营的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市场风向一般在3~5年内的周期变化,既审慎前行,又必须与时俱进,稳中求变。因为在李宜霖看来,艺术快不了,要秉承“十年磨一剑”的信念。在顺应一部分市场潮流的同时,要保有自己选择的方向。凡事要正向思考、实实在在去做,不要急于站在山头,每一步都要走得精实、深刻,这其中不乏父亲务实性格的影子。


(请横屏观看)

沈勤 《淮水东边旧时月》
137.5×208.5cm(137.5×69.5cm×3)
纸本水墨 2021


桑火尧 《岚》
190×122cm 绢本综合 2014

在今年的10月下半旬,亚洲艺术中心会举行40周年特展,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呈现其40年来的初心与展望,多维度展现艺术家在当代语境下对自身美学的诠释以及文化内涵,透过艺术再现时代精神。




02


要找更长时间闪烁的星星


40年的辛勤耕耘,亚洲艺术中心在选择代理艺术家方面早已形成一套严谨的逻辑。基于他们自身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判断、选择、坚持这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这判断和选择基于艺术素养,也基于人品。在李宜霖看来,艺术是一个需要勇气去坚守的行业,遇到好的艺术家,要有想要做、不怕等的决心,因为好的艺术家永远值得等、可以等。


2020年 “境象主义——桑火尧作品展”

出于艺术情怀,李宜霖希望画廊挑选出的艺术家和作品都能成为“硬通货”,“尽可能延长安迪·沃霍尔所言的15分钟,找能更长时间闪烁的星星”。由此,亚洲艺术中心多聚焦于20世纪50—70年代的艺术家,在李宜霖眼中,他们对生命本体有着深刻的认知,对生活充满热情、对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已经建立起清晰的艺术面貌,有着良好的心态,积淀下来之后有着更为稳定的内核。


2019年 “青烟——李真新作展”

此次展览是李真“青烟” 系列作品首次最大规模的展出。在此次展览中,不仅呈现了这批有关“青烟”系列缘起的最初创作手稿,也呈现了艺术家最新的“青烟”系列成形的雕塑及绘画作品。


为了向众人展示其国际视野和专业性,亚洲艺术中心希望为藏家构建长线价值,十分注重画廊与藏家、艺术品与购买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他表示:“资历到达一定程度,艺术造诣也相对成熟的艺术家才是我们经营的主体。之后也会尝试慢慢接触一些‘80后’艺术家。20~30岁的年龄段意味着无限可能,同时需给予更多耐心,通过时间让处于该年龄段的艺术家完成自身积淀,慢慢展现出自身实力。”


2020年 “天空之后——王劼音水墨新作展”


谈及未来规划,李宜霖提到:“亚洲艺术中心未来的目标是要为画廊找到学术与市场的平衡,实现现代和当代的并行,发掘及推广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并以呈现最高质量的艺术家创作和展览为首要原则,进而建构一个高水平、多元化、精致化的国际艺术平台。争取在阵亡率如此高的画廊业‘活下来’,实现长久经营,并在合适的时机建构一个可以和西方平等对话的艺术框架系统。


2021年 “二即一:王绍强个展”


中国画廊业起伏不断,有很多新机构成立,同时也有不少陆续退场,作为一个历经中国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老牌画廊,亚洲艺术中心的这40年,参与和见证了国内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市场总有沉浮,但独到的、适合自身定位的经营理念尤为重要,建立独立风格藏品和展览方向是亚洲艺术中心一直在做的事。


亚洲艺术中心已用自身实力证明这是一家真正成熟稳健、运营有方,被艺术投资者所倚重的专业画廊,从“弱冠”到“而立”,再到“不惑”,由“1”的自食其力,到“2”代人的传承,走过4个“10”周年。雄关漫道真如铁,亚洲艺术中心在未来会向更多“40”进发。




03


部分艺术家推荐



陈琦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就开始进行水印木刻版画的创作并持续至今,他在对媒介材质的精研中把握利落刀痕、水墨色调和精致造型,将水印木刻的艺术表现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以天人合一、宁静致远的中国传统哲学意蕴入刀入画,达到思与境相谐的中和之美。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让更多国际同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水印木刻。


《般若》 142cm×89cm×6印木刻版画2022


《如是观》 117cm×87cm×4 水印木刻版画2021


《万物》 139×258cm 水印木刻版画2021


陈淑霞


受到中国传统绘画中虚实相生的观点和空间表现的启发,她对色彩的运用构成独特艺术面貌,不同情绪的油彩在画布自身的肌理特征中呈现出不同于宣纸材料的独特质感,在东方式的悠远意境和西方式的苦涩厚重间自由切换状态,在柔和的色彩晕染间流露出恬淡与优雅的意境。


《东渐》 183×308cm 布面油画 2022


《正黄》 39×46cm 布面油画、玻璃钢 2022


《火树》 45×124 布面油画 2022


《好牌-A》 58×38cm×4 布面油画 2021


王绍强


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多元的身份背景,激发了他对与自己情感相连结的地域文化的思考,王绍强的作品也成为他人生不同角色的浓缩与升华——在对传统文化以及对当代价值的理性思考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当代“人文山水景观”。


《碧云天之三》 123cm×123cm 纸本水墨2020


《点点赤丘之一》 70×60cm 纸本水墨 2021


《暮云》 180cm×96cm 纸本水墨 2020


杭春晖的作品试图突破工笔画对于抽象情绪的天然屏障,在表现形式上思考如何扩展工笔绘画的可能性。平衡抽象水墨和具象工笔之间的语言节奏,将情绪化的绘画语言隐藏在理性的观念表达之下,给他的作品带来无限的可能。


《关于材料的绘画 2021-4》

60×60×15.3cm 综合材料 2021


《被形式遮蔽的信息-No.22》
36.5×118cm 综合材料 2018

《珍珠 2021-3》 65.2×50cm 综合材料 2021






编辑|张诗溦

校对 | 嘉琪

图片|亚洲艺术中心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