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等诸多君子的品格。《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直至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无论是宫廷园囿中端庄典雅的案头陈设,亦或可于掌心摩挲、伺以体温的精致之物,赋予深刻文化内涵且琢磨精美的玉器不仅是宫廷贵族、文人雅士的挚爱,更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礼尚往来的伴礼佳器,也是人们交往的珍贵信物。
乾隆一朝,经济与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宫廷玉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平定回疆,解决了长期阻碍玉器发展的原料问题,新疆玉料大量进入宫廷,又以乾隆皇帝对玉器情有独钟,从而使宫廷制玉进入了异常繁荣时期,玉器成就在此时步入了巅峰。玉制文房用具因其品种多,制作精,置于书斋,无论作为实用的文房用具,亦或书斋装饰陈设,可使帝王在万机之暇,体会片刻的安宁,因而深受帝王喜爱。
Lot3365
清乾隆
白玉螭龙荷叶形水呈
L: 10.7 cm
来源:
瑞士私人收藏
水呈取一片翻卷荷叶为造型,内心掏空为膛,口沿仿照荷叶边沿之自然卷曲,生动写实。一侧饰螭龙攀爬而上,肌骨饱满,荷叶水呈背部雕琢花梗叶脉,舒朗生动,动静结合,富有诗意。所配镂空随形器座,互衬尊贵,盛世之气彰显无余。本品不仅取材精良,更是匠心独具,自然界的自然植物融合了宫廷中螭龙的元素,巧妙地融于一器,于等级森严的宫廷气氛中增添了一分生活逸趣。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便流传有许多动人的传说,能工巧匠们便将此巧妙地融于方寸的器物之中,以松柏、寿桃、萱草、灵芝、仙鹤等意象来表达祈福长寿安康的美好愿望。特别是乾隆一朝,盛世之际,福寿延年、群仙祝寿等题材广泛地运用到各式艺术品的创作之中,《埤雅》有云:“海上有蟠桃,三千霜乃熟;一千年开花,一千年结子。”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设蟠桃会,上、中八洞神仙齐来祝寿,其间白猿献桃,麻姑献酒,欢宴歌舞,共庆王母寿诞。清乾隆白玉留皮福寿双全摆件即属这类藏品。
Lot3364
清乾隆
白玉留皮福寿双全摆件
L: 11.3 cm
来源 :
法国私人收藏
摆件以整块白玉随形雕琢,羊脂白玉留皮,质地温润,显为玉中上品。整体呈双桃造形,饱满圆润,叶片翻卷,枝干缠绵,雕琢于桃下,正适宜摆放。一对蝙蝠,翩飞于寿桃之间,更添生动之气。整体层次丰富,意蕴盎然。刀工纯熟精练,以刻纹如丝、微如毫发的刀锋见其精湛的功力,黄色留皮点缀其间,与白色相映,甚是淡雅。蝠拜寿桃,蕴“福寿双全”之意,古语云:“人有寿,而后能享诸福。”古人以蝙蝠、桃,组成“福寿双全”吉祥图案,取“蝠”与“福”同音,桃象征寿之意。本品缜密布局,以自然之质再造自然,兼顾质、形、艺,寓意吉祥。置于几案,更使书斋增色。
乾隆帝崇文尚礼,此时期的许多艺术创作,多以仿古为题材,玉器也不例外,无论在造型或是纹饰,多围绕着慕古的主题进行艺术构思。清乾隆白玉夔凤纹竹节耳瓶便是这样一件案头清供。
Lot3363
清乾隆
白玉夔凤纹竹节耳瓶
H: 10.8 cm
来源 :
国有文物商店旧藏(传)
瓶小器大样,直口厚唇,细颈略收,两侧对称饰竹节形耳,扁圆形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颈部和腹部饰主题纹饰—变形夔凤纹,胫部饰几何纹一周,橘黄色皮点缀其间。此瓶纹饰仿古,造型取清制,古朴而有新意,设计独到。配有精巧简洁的乌木器座,更衬其宫廷气质。
自幼饱读诗书的乾隆皇帝,一生作诗四万余首,对于书画和古器的收藏与鉴赏更是近乎痴迷。偶有闲暇,品茗作诗成为生活中的日常。将重要的喜爱的作品装裱欣赏便成为一大乐事,手卷便是这些作品经过装帧而成的一种形式,手卷中缠绕固定必将用到一小件玉作,即玉别子,白玉、碧玉皆有之,其式样为背面平切略凹,正面雕变形夔凤纹。纹饰简易而作,但却不失文雅与庄重。重要的收藏或者名画之类常于别子之背面刻款,或有年款,或有堂号,或配有画作之名,十分讲究。此次我们便征集到两件落有不同款识的玉别。
Lot3360
清乾隆
白玉刻“乾隆御笔”、“五福堂对玉兰花叠去岁诗韵”别子
L: 7.2 cm
来源:
北京私人旧藏
玉别背刻“乾隆御笔”、“五福堂对玉兰花叠去岁诗韵”。《五福堂对玉兰花叠去岁诗韵》为乾隆皇帝五十三年(1788)78 岁时所写下的一首诗。五福堂坐落于被誉为“三山五园”之首的圆明园之四十景之一—天然图画院落中的一座大殿“五福堂”。天然图画是圆明园中较早建成的一个花园,这里不仅有雍正皇帝时为皇四子常住的朗吟阁,而与之相连的便是五福堂。在五福堂的堂阴处种有一颗玉兰树,是早期建园时所种,乾隆皇帝幼年时常在这颗玉兰树下玩耍,号称圆明园玉兰树之祖。乾隆皇帝对此树尤为珍爱,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和五十二年(1787)分别留下《五福堂玉兰花长歌志怀》《五福堂对玉兰花二十韵》两首诗,再于次年作本诗,“忆昔幼龄花下游”,“花树鲜八旬年待,是却与我同庚乃。”忆往昔孩提时光,感叹与其同庚,今予已届古希望八之年,而斯树老干繁英,精神百倍,洵非群芳所可比拟耳。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五福堂中玉兰树喜爱之情。本件玉别刻有明确诗名,推测应为本诗手卷所作。
Lot3361
清乾隆
白玉刻“乾隆御笔”、“平定伊犁回部五十功臣像赞”别子
L: 7 cm
玉别背面刻有 “乾隆御笔”、“平定伊犁回部五十功臣像赞”。乾隆二十年(1756),清军灭准噶尔,平定天山北路。1759 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完成了重新统一新疆的伟大事业。这两场平叛统称为“平定伊犁回部叛乱”。为表彰将士们的赫赫战功,乾隆皇帝命宫廷画家为这些功臣们画像,乾隆皇帝在《御笔平定伊犁回部五十功臣像赞卷》曰:“云台二十有八,凌烟阁二十有四,而此五十人者,则以国家中外一统,宣力者众,然此犹举其尤赫者。若夫斩将搴旗,建一绩,致一命者,亦不忍其泯灭无闻,将亦图其形而命儒臣缀辞焉。”可知,乾隆皇帝效彷汉光武帝和唐太宗做法,为功臣画像,以立楷模。功臣像的形式分卷、轴、册三种,此件玉别推测应为“平定伊犁回部五十功臣像赞”卷所用。
明清之际,中国文人崇尚性灵,好书卷气,上自达官显贵,下到富家缙绅往往不惜重金置办文房器具,各种材质各类样式的精巧文房应运而生。
Lot3587
明
白玉高浮雕龙纹墨床
4.4×4.6×2 cm
来源:
国有文物商店旧藏
墨床,亦称墨架、墨台,是专门用来承搁未干墨锭的小案架,因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本品呈书卷式,边沿起线,墨床几面上高浮雕巨龙一只,气势凶猛,穿梭于祥云之中,时隐时现,雕工精湛。特别是,本品于墨床底部减地刻有“永宝”款,线条细腻,款识规矩。工艺上带有典型的明代琢玉风格,虽为小器,却极为霸气,是一件难得的玉制文房器。
Lot3626
清早期
白玉留皮云龙山子
11.8 cmHigh
14.2 cmHigh(含座)
来源:
美国私人旧藏
山子,古人谓之假山,是文人书房中常见之雅设,本件玉山局部留皮,包浆圆熟,作山崖高耸,满布通透或深浅不一的管钻孔洞。空中祥云飘拂,三条云龙穿梭其间,龙微仰首,大嘴微张,气宇轩昂,龙身粗壮威武,辗转腾挪,四肢矫健有力,龙爪回勾似鹰,充满动感,肢端皮肤皱纹及趾爪细节皆清晰分明,形像生动,不怒自威,明末清初玉匠高超的琢玉技术,本品即为佳例。天津博物馆亦藏有一风格相近,仅大小不同的龙纹玉山,可为参考。
除了上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增添闲情逸致,成为书斋案头一道道清丽景致的玉质文房以外,众多的玉器更是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成为了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载体。
Lot3362
清乾隆
白玉三羊开泰扳指
D: 2 cm(内径 )
D: 3.1 cm(外径 )
来源 :
国有文物商店旧藏
指外壁选用明清时期喜闻乐见的三阳开泰装饰题材,三只山羊或静卧、或俯首食草、或回首,静谧祥和。三羊取其谐音“三阳”,三羊齐聚蕴含三阳开泰,暗合冬去春来阴消阳长,生机勃勃。斑驳的皮色巧妙的布局在纹饰间,景致清旷,刀法娴熟,为白玉扳指中上乘之作,可观可赏,适于把玩。
扳指,由古韘演化而来,是套在拇指上专供射箭钩弦的器具,以保护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后逐渐从实用物演变成装饰物,并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乾隆皇帝文武兼修,精于骑射,晚年犹能“一箭射双鹿”,自然也会经常使用扳指。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大阅图》和《威弧射鹿图》等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乾隆皇帝使用扳指的情况。
Lot3630
明末清初
玉提油双鸭衔莲摆件
7 cmLong
来源:
Marie-Louise vonCallenberg 男爵夫人(1901-1982)收藏;
Ralph M. Chait Galleries,纽约,1980年8月1日;
佛罗伦萨(1920 - 2018)及赫伯特(1917 - 016 )·欧云(Florence and HerbertIrving)伉俪收藏,编号228;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旧藏;
纽约拍卖会,2019年9月10日,lot 92
宝鸭衔莲为明清时期常见题材,作宝鸭穿莲或卧鸭衔穗等,意趣文人“玉池春水”之闲情逸趣。又因“鸭”字侧边“甲”同“科甲”,有高中榜首、连发科甲之意;“莲”同“连”,故“宝鸭衔莲”又寓科甲顺利、连连进取、高中甲第之意。
宝鸭呈卧姿状,体态肥渥丰腴,长颈回首,鸭翅合拢身侧,羽翅饱满,口衔之莲,以提油处巧饰莲叶,莲叶卷展自如,呈现出回旋连贯,缠绕不断之态,莲花正值盛放,亭亭玉立,似乎可以嗅得到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玉乃石之美者,玉之润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悦烦闷之心,玉之纯可净化污浊之心,所以君子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愿诸位君子在暖阳深秋觅得一美玉悦心,怡情。
非常值得推荐阅读的一本正版西周玉器书籍资料▼
▲欲购买本书籍者长按小程序识别或扫一扫进入店铺下单!
声明:玉器圈以传播古玉文化为宗旨,文源中国嘉德官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
平台发布的内容作为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转发无需授权,玉器圈传播需要您的力量。
加入玉器群
请加微信13247694314在对话框
给我回复:玉器群即可
(玉器群专属古玉协会、古玉文化商会、古玉行家、古玉爱好者)
文章转发自玉器圈,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