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越复杂,我们越要往回看。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史学家吕思勉说:“要前进,必先了解现状;而要了解现状,则非追溯到既往不可,现在是决不能解释现在的”。
更有一句老话,说的是:以史为镜,知对错,推断未来!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会如同尘埃一样随风逝去,只有一样东西会留下来,那就是历史。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当我们翻开历史,我们才能读懂我们的现实世界。因为,人的生命不过百年,世界却跨越万年之久。
因此,我们要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就不可以不读历史。读历史,首先要读的就是本国史。
钱穆说:“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道我们各自的自己”。
通读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眼里才能有更大的世界,心里有更广的格局。
但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类似这些“花一辈子也看不明白”的史书巨作实在是太多了。
作为普通读者,在林林总总的浩瀚史籍中,想“不费力就能知晓中国千年历史的来龙去脉”,一部《纲鉴易知录》足矣,它最适合作为学习国史入门之钥匙,登堂之阶梯。
▲《文白对照纲鉴易知录》(8册)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01
《纲鉴易知录》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虽然它的名字有点陌生,但《纲鉴易知录》一书自问世以来,便成为许多学者学习中国历史的入门读物。
比如吕思勉、梁启超、胡适、林语堂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都是靠它入门的中国历史。
南怀瑾甚至说,这本书,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
如此沧海遗珠般的史书,怎么能错过?
我特地找来市面罕见的文白对照版《纲鉴易知录》,套装总共含有8册,一个月我就看完了4册,真的是又好读,又有趣,完全能沉浸其中。
能当大师的历史入门读本,可见其内容优质!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这部奇书为何备受大家值得捧读。
不论在哪个时代,总有人会痴迷于历史,肯定会有简明易懂的历史书,而《纲鉴易知录》编著于清康熙年间,此时的“纲鉴体”史书已经屡见不鲜。
但这本《纲鉴易知录》仍旧能从一众史书中脱颖而出,成为清代书生人手一部的畅销历史书。
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它的编作者,吴乘权。
他的另一部作品就是《古文观止》,说到这部作品,想必很多书友都无所不知。这可是中国人学习古文必读的一部文学著作,连巴金、鲁迅一生都极力推介此书。
那么问题来了,一位文学著作家,怎么会突然跑去编写史书呢?
原来,吴乘权酷爱读史,但他和很多人一样,看到鸿篇巨制的史书就发怵,想找一部繁简适宜、雅俗共赏的通史著作也找不到。
后来他受挚友周之炯、周之灿启迪,约二人共同编辑一部自古迄今的简明编年体史籍。
他们相互砥砺,爬梳剔抉,不间祁寒暑雨,穷六载之心力,终于康熙五十年完成这部史料丰富、系统、适合所有人看的史书——《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能够经久不衰,深受读者所喜爱而捧读不尽的主要原因,是它“简明易知”的特点。
古代史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二十五史部帙浩繁,难以卒读。而《纲鉴易知录》恰是一部古史精华的荟萃。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即便对历史颇感兴趣,可是依然难以持之以恒地读完近数百万字的文言文。
但这本书用极其简要的语言,一句话,就是历史大事。简化叙说,让人一目了然。于是这部作品活了、火了,其传播力经久不衰,至今依然被捧为史学经典。
此书问世好评如云,不仅多次刊刻,还被翻译成外文,远播海外。
钱学森赴美学习时,家人为他准备了一系列国学经典,其中历史类书籍里便有《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共107卷,180多万字,全书按照帝王在位的年限编年,从盘古时代讲至明末,可谓观古通今。
如此大体量,它是如何做到让初学者一看就懂,越看越喜欢呢?
《纲鉴易知录》以纲目体编辑而成,被誉为《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和扩充版。
“纲”是历代史实的提纲,文字精简扼要,具有标题的作用。“目”则是对“纲”所举史事的详述,使你更直观目睹历史兴衰成败的关键。
比如,《卷五十·唐记》写道:【纲】乙未,十四载,春二月,安禄山请以蕃将代汉将,从之。
你会好奇,玄宗为什么会答应?安禄山不是叛将吗?
当我们往后看【目】才知道,原来朝廷早有察觉安禄山反叛之心,只不过玄宗太相信自己的直觉,误判形势。
紧接着作者用三条简短的【纲】,告诉你玄宗本可阻止这场叛变,但他一直在错失良机,为后来唐朝的没落埋下伏笔。
这样看史书,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历史事件的缘由、人物的心理活动等,都能一目了然。
几千年历史读下来却甚是流畅过瘾,没有任何枯燥晦涩。
就算是忙碌的上班族,一个月看3-4册真不难。
整套书看完,你不仅入了历史的门槛,对整个中国历史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
学习历史人物的智慧、经验,要比看其他史书要更快速、直观,省时间。
由此可见,南怀瑾说,《纲鉴易知录》一天只要读三页,就有用处。此话一点不假。
《纲鉴易知录》107卷,由《通鉴外纪》《通鉴前编》《资治通鉴纲目》《宋元通鉴纲目》《明史纪事本末》五部书,共202卷裁剪而成。
不论是反映当时生活状态的史料,还是能给予你启发深思的历史事件、人物,一一呈现。
吴乘权说:“观史之不欲,论史之不明,非尽天资迟钝,庸师误人,亦由编辑成书者引导无方而致然也。”
在编这部书时,他细加斟酌,事之源委,人之始末,起伏照应,明若观火。
你既能见证曹操、刘邦、李世民、秦始皇这些风云人物的崛起和陨落,又可窥见殷朝旧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的哀叹;不忍反叛离去而装疯卖傻的微子;苦心劝谏在宫门长跪不起而被剖开胸膛的比干……
政治赛场谋略之下的人性的交锋,构建起这部《纲鉴易知录》。
加上吴乘权身为文学家,令巴金、鲁迅都惊叹的精妙文笔,每天读上一二页,不仅明智,还能滋养心灵,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
这部《文白对照纲鉴易知录》的主编张宏儒,是有名的出版家和历史学者。
他曾主编风靡一时、至今畅销的《文白对照资治通鉴》。
此书是其主编的又一部文白对照史学力作,参与注译的人员都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书局的专家学者,十分严谨可靠。
《纲鉴易知录》曾于1993年出版,至今已经近三十年,此次再版,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排版,字体较大,老人小孩看着不费力。
它也很适合商务人士在飞机、车上看,不知不觉就能看几十页,既涨了知识,今后与人交谈又有内涵,受益良多。
这套书目前市场售价368元,小编跟出版社特地为大家争取到限时优惠179元的粉丝福利价格,性价比很高!
《纲鉴易知录》曾经多次被选为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阅读材料。因此,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是学习文言文的经典读本。
送给孩子,有助于语文和历史的学习。可以说,它是国人读史的入门级读物,文化家庭必要藏一套。
▲《文白对照纲鉴易知录》(8册)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文章转发自壹号收藏,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