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汉代辟邪三宝 :翁仲 、司南 、刚卯

  • 古玉虫
  • 2021年11月02日07时

汉代人认为鬼可以导致疾病和灾难;首先,鬼能使人生病;如《风俗通义·佚文》有曰:“卧枕户砌者,鬼陷其头,令人病颠。”其次,鬼能致人死亡;据《风俗通义·怪神》记载,东汉时汝南汝阳西门亭有“鬼魅”作祟,“宾客宿止,有死亡,其厉厭者,皆亡发失精。”最后,鬼还能危害死者;《太平御览》有云,“好食亡者肝脑”;于是,在鬼神思想认识下,人们为了消除疾病、灾难,避免“触鬼逢神,相害”,采取种种驱逐邪恶、打鬼辟邪的措施。


画像石中出现最多的“辟邪”图

汉代辟邪仪式十分讲究,且颇为复杂;画像石中出现频率最高、社会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辟邪活动称之为“大傩”;山东沂南汉墓的前室北壁横额上有一幅大傩图,画面上刻有十几个面目狰狞、身长毛羽的神兽;他们手持刀、戟、盾、勾镶和钺等武器正在驱逐异兽,有的正在追杀,有的正在吞食,异兽作四散逃跑状;大傩起源于原始狩猎驱赶巫术群舞;这里存在一个疑问,专家发现,大傩图中,画面下面排列着类似面具的兽头装饰;它们是干什么用的?秦汉时期,傩逐渐向世俗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史料中也存在多处记载,《风俗通义》:“大傩,方相帅百隶及童、女……以赤丸五谷播洒之”;“……方相秉钺,巫觋操茢……”;“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十二神兽有衣毛角……逐恶鬼于禁中……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送疫出端门……”



玉翁仲一般雕成文人形象,尺寸不大。整体呈扁担形为半圆雕,着长袍伫立状,头顶有长发髻,前低后高。脸长,表示出两眼一嘴,没有鼻子。五官刻画简单,只用一道短粗阴线表示,感觉像“汉八刀”的雕刻技法,刀法简练,粗犷有力。



头下部直至胸部用压砣斜磨成一斜坡,近头处深,近胸处浅,非常平整。腰间以两道粗横弦纹,表示拱手,腰细,长衣拖地,下口拢集呈鸡笼式裙。



玉翁仲穿孔有两种形式,一是腰部两侧对穿孔,一是从头穿到腰际,再与腰两侧穿孔想通,成为人字眼,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



翁仲是厌胜佩中唯一的人物造型,历史上确有其人。《明一统志》载称:翁仲姓阮,秦时安南人,身长一丈三尺,气质端勇,异于常人。始皇并天下,使翁仲将。翁仲死后,铸铜为其像。通过历史记载,我们知道翁仲是秦代一个大力士,还是一个威严勇猛的大将军,秦始皇曾令翁仲兵守临洮,威震匈奴,以他的形象作佩饰,有驱除邪魔之意。



为了使活着的普通的人也能够沾翁仲的光来辟邪驱恶,在汉代,经常有玉工将翁仲形象雕琢成小拇指大的玉翁仲,将其挂在腰间,以求平安。



汉代玉翁仲多数无胡须。汉代以后,唐宋直至现代多仿玉翁仲,主要为老叟形象,留有长须,宽袖长袍。阴刻线刻画粗略,刀口较深,边沿有崩茬和毛道。关注古玉虫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或腰部两侧对穿孔。



形如工字,扁长方体,又因分上下两节,为两长方柱相连形,横腰环一凹槽,也称“两节佩”。顶端置有一勺,下端琢一地盘,全器光素无纹。在中间凹细处或小勺柄处,有一个横穿或竖穿的孔,可穿系佩挂。此器用于辟邪,汉代时最为盛行,多见于墓中,出土数量不多,后世有仿品。



司南本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场指南性制成的指南仪器,用于正方向,定南北。其构造上有勺,下有地盘。无论地盘如何放置,勺如何转动,最后勺会指定南方。汉代占卜之风大盛时,又成为测算凶吉的工具。



后人仿司南之形,琢成顶部有司南形状,下端圆盘,中间类似扁小玉琮的玉佩,佩戴用于辟邪压胜,称为司南佩。



司南佩后期还衍化出一一系列厌胜佩,其中有去掉了勺和盘,但保留立体感的“串字佩”。



去掉司南佩两端的小勺和地盘,整体器型偏扁平状的“工字佩”。其形制比司南佩更加硬朗,工艺也简单一些,因而有不少实物流传。



另一种在形制上与司南佩相关的厌胜佩是“双胜佩”,“胜”的意义多与西王母有关,为西王母头上的装饰。是祥瑞的象征,同时具有辟邪的作用。



双胜佩直到两晋南朝仍旧延续,只是更加简化和扁平化,衍生出两晋时期风行的金胜。



司南佩宋以后有仿。宋代司南佩大多有桂花沁、牛毛纹等,包浆较好,器各部刻画过渡自然。明代的司南佩,刻画线条较硬,边缘锋利,细部碾琢不甚讲究,呈工字形或圆柱形,抛光技术较好,玻璃光感很强。清代亦有司南佩,主要特点是器型较大,形制有变化与创新,碾琢精细,抛光讲究。



刚卯严卯是汉代独有的一种佩玉,一般成对出现,均作小方柱形,一般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玉器上下穿孔贯通,以穿丝带佩戴之用,但是当时的古人具体是如何佩戴它们的,并没有文献记载。



刚卯严卯四面皆刻有属于秦汉时的书体“殳书”,其书体源于兵器铭文。一般为每面两行8字,也有一面10字的。严卯刚卯得名,源于开头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所刻皆为驱鬼除疫之辞,佩在身上用作辟邪。当时人们认为,通过佩戴刚卯严卯,借助这些咒语的“魔力”,可以驱疫辟邪、祈求福祉。



据史书记载,刚卯严卯在汉代流行期间,曾一度被废止使用。《汉书?王莽传》有云:“正月刚卯,金刀之制,皆不得行。”由于刚卯铭文的首句——“正月刚卯”,既是说明刻制的时间为正月卯日,卯字为繁体“刘”字的假借字,又有“强刘”之意,王莽视刘汉为政敌,所以这种玉器在王莽新朝时曾一度被废止。



东汉时期,“谶纬”流行,谶纬是一种迷信,谶是方士们造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的,即以迷信附会来解释儒家经书。那时的人们相信刚卯严卯上关注公众号古玉虫的文辞能强化其隐含的巫术力量,因此佩戴刚卯在东汉极为盛行,从王侯至庶民,依照身份不同,刚卯质地各异。正如 《后汉书?舆服志》中所记:“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即玉质刚卯严卯主要为皇帝、诸侯王、公、列侯等享用,此外,据其爵级高下,分其他士夫、百姓依次使用黑犀、象牙、桃木等材质。



刚卯刻书34字,为“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所刻文字略有不同。


大意为:“正月中所制作的刚卯已经完成,具有威灵的殳书覆盖东西南北四方、贯通春夏季秋冬四季、掌管金木水火土五行;四神各当其职,四季天地时顺。炎帝向火神祝融发号令,让其驯教夔与龙两神兽。当驯教夔龙保护我后,众多的厉鬼疫病鬼魅没有可以战胜我的了。”



严卯刻书32字,为“疾日严卯,帝令夔化。顺尔固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所刻文字略有不同。


大意为:“在子卯之日佩戴严卯来刚尅不吉之事,(这是因为)炎帝下令古(祝融)驯教了夔兽。夔龙顺从人,并长久侍奉人,并化作严卯上具有神威玉的殳书。刚严卯如书写文字的方与觚一样,为方柱型(书写字数小于百字的虫工具为方、大于百字为策)。(有了刚严卯辟邪)众多的厉鬼疫病鬼魅没有可以战胜我的了。”



综上所述,可推知刚严卯的作用:

其一,为辟除邪灵,去除疫病,强身健体以求长寿。

其二,作为门户装饰的刚卯和严卯可镇宅,驱除寒气,使院内植物茂盛,家人平安的作用。

其三,为刘姓(汉代)朝代强大的吉祥圣物。如《汉书王莽传曰》‘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这也是王莽篡汉后,怕汉代复辟,故一度严令禁止人们佩戴刚卯和严卯的主要原因。



考古出土的汉代刚卯和严,以细浅草率不规为特征,不仅来回复笔多,而且有毛道和漏锋。据研究,系采用高硬度石质尖状器反复蹭刻所致。因为需要在正月卯日,甚至卯时,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制作,如果使用砣具雕刻是来不及的。



玉刚卯与玉严卯上的字体与篆书接近,是先秦八体中的殳书。基本可用辨识篆书的方法认读,字形线条直来直去,硬朗而少有圆滑转角,并有减笔与假借的现象。



古人关于玉质的刚卯、严卯的文献记载十分稀少,只散见于《汉书?礼仪志》 《汉书?王莽传》及《后汉书?舆服志》中。相对来说,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舆服志》中的记载较为详细:“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 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上合丝,乘舆以縢贯白珠,赤罽(jì)蕤,诸侯王以下以綔赤丝蕤,縢綔各如其印 质。刻书文曰:“正月刚卯……”凡六十六字。”



作为汉代特有的一种吉祥配饰,刚卯严卯深受历代鉴赏家青睐。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张岱的《夜航船》,都将刚卯列入“奇珍”。近代郑逸梅先生在《“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中写到袁克文收藏刚卯严卯的一段传奇经历:“袁克文收藏中最名贵的,当然要推刚卯和严卯了。他得刚卯于西子湖头,白玉明润,如冰如雪,隶文浅刻,直一小汉碑,诧为奇宝,颇以不得严卯为匹,引为遗憾。丹翁告之,严卯为道州何子贞曾孙星叔,见之于吴门潘氏,鬻(yù)三百金,星叔力不胜,便由丹翁得之。克文愿以千金重宝及宋刊 《韦苏州集》易归,与刚卯合。丹翁允之,该印为玉质,长寸有二分,方六分。克文因名其居为“佩双印斋”,作文纪其经过。”袁寒云所藏玉刚卯,尺寸合于《后 汉书?舆服志》“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之记载,是难得的文物珍品。



出于对汉玉刚卯的尊崇,明清两代人对其亦有仿古、伪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体外,还有六棱、八棱体,大小也不一致。铭文有篆书、隶书、殳书等,它们继承了汉玉刚卯严卯的一些神韵,显得古朴神秘。其中制作较精的,也是值得珍藏之物。



现在常用的辟邪桃木人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