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天霖是中国美术史和教育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早在民国时期就是北京乃至北方画坛一位重要的核心人物。他1920年即赴日留学,入东京川端洋画学校,受业于日本著名油画家藤岛武二。同时期留日的画家零星罕见,而卫天霖因天赋异禀,毕业后受到赏识得以留校任教。1928年卫天霖归国,开启教学生涯,完善了大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是师范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先后在中法大学、北京大学、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教,并历任北师大教授、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吴冠中、罗尔纯等艺术家均受惠于他的影响。
写实写意
卫天霖早期创作以人物画、肖像画为主,画面具有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典型特征,善于捕捉并有意识地去表现自然光的瞬间变化,注重环境色的处理,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和质感。如果说“写实性”为西方美术特征,“写意性”为中国美术特征,那么卫天霖在肖像画的练习速写中,将二者进行了融合: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人物画像》,是以女儿卫述不同年龄段为原型创作的两件儿童素描,充分展现出卫天霖捕捉人物情态的洞察力和表现力,线条与色彩的运用更加随意,对小女儿饱满的面庞和稚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儿童面庞上色度的渐变、留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气氛,用色松活灵动,宛如中国文人画,技法和风格的成熟令人叹服。
静物之美
《红白相间的花》与《白芍》皆创作于1970年代,属卫天霖静物题材集大成者。此时的静物作品臻于写意,色彩受印象派影响,更加灿烂明丽,运笔也更加泼辣雄肆。卫天霖早期创作以人物画为主,中年开始在风景、静物等其它领域进行多方面探索,坚持外出写生,深入研究色彩。50、60年代以后,画家将大部分精力用于静物题材上。静物画被称作“艺术家人格计量器”,是贯穿卫氏整个创作生涯的题材,也是艺术家一生艺术高度的顶峰。在卫天霖的静物作品中,他将倡导的强调视觉感受与主体表现的“色感”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细观其画,画面虽仍属写实范畴,但厚积的颜料,显示出强悍的色彩意识,充满写意性和律动感,表现出画家高昂的生命意志。
卫天霖(1898-1977)
有花和石膏像的窗台
1960 年代
纸本 水粉
45×36.7 cm
来源
直接得自艺术家家属
RMB: 120,000-220,000
本场另幅静物创作《有花和石膏像的窗台》是鲜少可见的卫天霖水粉作品留存。卫氏用色向来偏于厚重,有“斑斓朴厚”之称,而此作因水粉特质,设色清透,独具一格。瓶罐、石膏、水果、书本、花朵在画面中错落摆放,却表现出结构和色彩舒适统一,卫天霖利用物象间的重叠关系表现距离和空间,在中、侧锋的转换之间塑造体积与微妙的色彩关系。红色、橙色、绿色、粉色、白色,被蓝色中和为清醇的光影,使画幅产生一种朦胧的沉静,但又饱含萌发着的内在生命活力。
脱胎印象
卫天霖的色彩表现具有“错彩镂金”的华贵之美,这种华贵美的根本在于内涵丰盈而外在绚烂。“有色有彩”,这应是卫天霖对色彩本质的揭示。吴冠中曾评价他的风格“既有印象派画面色彩的和谐、呼应和新鲜感,又具备中国工艺美术中华丽的装饰效果。印象派追求刹那间的印象,重视即兴的手法,卫老与此截然相反,他刻意推敲,一如贾岛的苦吟。”作于1974年的《红白相间的花》,即是卫氏晚年炉火纯青、反复推敲的佳作,可以看出他对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吸收后、自发生成的辉煌高度。
卫天霖(1898-1977)
红白相间的花
1974 年
布面 油画
43×43.5 cm
发表
《卫天霖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5年4月,图版第34页
《卫天霖油画集》,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图版第72页
著录
《卫天霖遗作展览》展册内页,中国美术馆,1980年,编号76
展出
“卫天霖遗作展览”,中国美术馆,1980年,北京
来源
直接得自艺术家家属
RMB: 2,600,000-3,600,000
印象派将光变成色的语言加以描绘,卫天霖秉承此法,在《红白相间的花》一作中,他将桌子上的静物和光斑融化在色彩之中,亮丽的色彩使每一个静物都显得明艳动人,光产生出生动的音乐律动。桌台之上,瓶花、花瓣、果子,点与线的应用将看似散乱的物体有机地组织起来,可看出画家受塞尚作品中形与线的统一和严谨构成的影响。刘淳评价卫氏作品“绚烂华丽,厚重质朴,善于捕捉光在瞬间的变化这一点上,超越了当时所有学习西画的画家。”
独爱白芍
卫天霖钟爱芍药,尤爱白芍,自1940年代起即有绘芍药之作,近四十年屡画不厌。此件《白芍》创作于1972年,是其数十年对照芍药写生练就“真本事”的最佳水准,色彩与运笔造型结合完美,色感蕴含于花簇中,此时的“白芍”相较早年,水气氤氲,别有特色,冷暖交错,洗练净洁。刘海粟评价卫氏花卉“源于自然,胜于自然,斯为美!”
卫天霖(1898-1977)
白芍
1972 年
布面 油画
45×53 cm
发表
《卫天霖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5年4月,图版第37页
《卫天霖油画集》,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1998年,图版第62页
展出
“卫天霖油画回顾展”,中国美术馆,1980年,北京
“卫天霖诞辰100周年画展”,国际艺苑美术馆,1998年12月,北京
来源
直接得自艺术家家属
RMB: 2,600,000-3,600,000
卫天霖终身致力于对油画色彩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因能辨别出一千多种红色而享负盛名。卫天霖主张惜白如金,“白用得少,则光的感觉越强。”他钟爱银白,认为银白用的合适则非常柔嫩庄重,且年代越久越白,故而在芍药花冠都用上银白。运笔上,可见变化多端:薄厚、堆塑、皴染、勾点,寓巧于拙,白芍花瓣的凹凸以拧、滚笔法挤出,堪称绝技。
通会圆融
卫氏油画脱胎于印象派,对毕沙罗、雷诺阿、塞尚等深有研究,他用塞尚冲结构秩序的造型观统驭印象派的色彩分析,又不同于塞尚的“欧洲理性精神”,带有更浓厚的情感色彩。以《白芍》为例,卫氏油画笔法实践水墨技巧,将水墨中的“积墨”与“破墨”用于油画,成就“积色”与“破色”的笔法堆叠。西方色彩与东方笔墨的高度融合,使他成为油画民族化最成功的人。面对卫氏《白芍》真迹,其画扑面而来的肌理力量,震撼程度不亚于梵高,而其中艺术效果亦达到了卫氏所说:“接近中国人的感情:温和、舒服”。
吴冠中在谈到到卫天霖的创作风格时称“卫老爱印象派,也曾受过印象派的影响。但他更爱我国传统绘画,爱民间绘画,爱他故乡山西民间强烈的装饰色彩。多种元素、长期消化,卫老独特斑斓的色调是在这些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光影的弱化,线条的汇入,形的变体,特别是意的统领,艺术主体意识的加强,使卫天霖走出西方古典艺术的圈子,锤炼出自己融会中西古今的独特个人风格,也奠定他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相关阅读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