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最近刚追完《鱿鱼游戏》的朋友?
(让我看见你们的双手)
456个社会的边缘人,在1000万美元奖金的吸引下,参加了一场由神秘组织举办的大型生存游戏。
▲ 电视剧《鱿鱼游戏》剧照
在这场“游戏”里,只有最后的赢家,才能活着走出去。
“一二三木头人”、抠糖饼、拔河、打弹珠……当这些温馨的童年游戏画风突变,成了冰冷的“杀人工具”时,所有的玩家都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带着恐惧,去追求那个「唯一的胜利」。
▲ 游戏开始了(《鱿鱼游戏》剧照)
胜利意味着生存,意味着财富,也意味着人生的巅峰。
这是“鱿鱼游戏”在一开始就定下的规则。
但你知道吗?
在现实中,恐怕有些人就算拿到了第一,获得了胜利,也并没有因此迎来所谓的巅峰。恰恰相反,他竟然一度想不开,情愿了结自己的生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谁?
芦香亭边停着一艘小船,船边站着大文豪苏东坡,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自杀。
他是被押解回京的。
前一天他还是万民爱戴的湖州市长,而现在,却变成了生死未卜的朝廷钦犯。
他被人告发,说他的文字是在反对新法,讥讽当时的皇帝。
但是文字这种事情,你怎么解读都可以。
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因言获罪,这是苏东坡从来不曾想过的。
他曾经是整个国家最耀眼的那颗星,他的文章一写出来,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民间文人,争相抢阅,但凡读过点书的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嫁给他。
要是他活在现在的话,那一定是文坛顶流,国民老公。
如果我们不知道他曾经有多么风光,就不知道这一次苦难对他的打击有多大,以至于他甚至想跳江而死,一了百了。
苏东坡生在一个好时代,好家庭。
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整个北宋最繁盛的时候,皇帝仁政爱国,殿下人才济济。
▲ 宋仁宗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都诞生在宋仁宗时代。
唐宋八大家,六个都在宋朝(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并且全在仁宗朝。
后来苏东坡自己都说,宋仁宗时期的人才,足够子孙三世之用。
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孙,赖以为用。
盛世之下,苏东坡的家庭条件也是让人羡慕的。
▲ 三苏祠
他爷爷……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有很多地,吃穿不愁;
他母亲呢,也是当地首富之女,饱读诗书。当他父亲出门游学的时候,母亲就在家教他和弟弟读书。
苏东坡20岁那年,跟着父亲和弟弟从老家眉山出发,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那一年的科举,可以说是中国千年科举制度里最出彩的一届。
一次考出了8位文坛大家和9位宰相,“宋学四派”中三派的始祖和七个新法干将——覆盖了当时文学、哲学、军事、政治领域里最尖端的人才。
而苏东坡的考卷,让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大为惊艳。
他写了什么?让我们来看一下苏东坡当年的“高考作文”。
当时的作文题目是:
《尚书》里说:“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展开讨论,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我们猜的)
“罪疑惟轻”,意思就是如果无法判断一个人的罪行是轻还是重,那就从轻处罚。
“功疑惟重”,如果无法判断一个人的功劳是大是小,那就往大了奖励。
你觉得苏东坡会怎么答?
这是他的答卷:
▲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
洋洋洒洒,我们现在一下看不一定看得懂,但没关系。
我们只要知道,这个答卷让欧阳修拍大腿叫绝,正想给他第一名的时候——
转念一想:“能写出这么优秀答卷的人,全天下也只有我的学生曾巩了。如果真是曾巩,我给他第一,会不会被人说闲话呢?不行,我还是避嫌吧。”
▲ 欧阳修
结果,苏东坡就这样和第一名失之交臂。
其实这个故事脍炙人口,很多人知道。但你会不会好奇,为什么苏东坡值得别人给他第一名呢?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他和欧阳修的得意门生曾巩的文章。
同样是这个高考作文。这是曾巩的,也是很多字,也是看不懂。
▲ 《刑赏论》曾巩
两个人都主张的是,刑法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是仁德。
曾巩说:要教化百姓,上下交修,让君德和士德互补。
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
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
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
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
▲ 曾巩
而苏东坡说:只要君主给天下做出表率就可以。你是什么样,你的世界自然就是什么样。
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
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翻译成人话就是:曾巩说的是要教别人,苏东坡说的是要修自己。
孔子早在《论语》里就说到,仁的最高境界,是“修己以安百姓”。
那你说,是谁的境界更高一点呢?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当写下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曾巩已经39岁了,但是苏东坡,还只有21岁。
所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当时的主考官,也是仁宗朝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撕开糊在考生名字上的弥封条,看到「眉山苏轼」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会有多么懊悔,又有多么兴奋。
他在写给副考官梅尧臣的信上说:
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他甚至跟自己的孩子们说:30年后,没人记得你老爹,但是他们都会记得苏轼。
苏东坡的名声从此宣扬开来。
这就好比你是一个三线城市普通学校的考生,今天去参加了一个天才云集的“全国高考状元王中王大赛”,参赛者都是各个学校走出来的英杰。
结果你的作文被鲁迅疯狂点赞,鲁迅老师说你能接过他的棒,成为未来的文坛领袖!
而那时,你才20出头。
你,一战封神。但,这还不是最神。
三年后,苏东坡和弟弟苏辙再接再厉,参加了北宋最高等级,也是最难的考试——制科考试。
这一战,苏东坡一举拿下了北宋开国百年以来的,成绩第一。
你知道这个考试有多难吗?
如果说科举是“高考”,那制科妥妥的就是“奥数”。
不仅在参赛资格上做了很大的限制,而且连录取人数的比例,也仅仅只是科举人数的千分之一。
并且,题目绝对是变态难级别。
你看考试范围:
九经、十七史、七书(七本兵法)、《国语》、《荀子》、《扬子》、《管子》、《文仲子》,正文及注疏内出。且有明题,暗题。
也就是,这些大部头的经典,经典的文字注释,包括对这些注释的解释,还有不同朝代的人对这些解释的解释——全都要考。
而且没有划重点,全都是重点。
那什么叫明题、暗题呢?
明题还会跟你说出自哪里。暗题就是,我说半句话,你就得写上是出自哪本书,上下文是什么,注释是什么,你的理解是什么。
一次性给你六大题,相当于要你写六篇论文,还只有一天一夜的答题时间。
而就在这场变态难的考试里,苏东坡得到的评价是——文艺粲然,他的成绩最终被评定为三等。
你说才三等,为什么是第一?
因为,第一等和第二等就是个摆设,说着玩的,最高的就是第三等。
按照《宋史·苏轼传》里的记载,北宋从开国以来,仅仅诞生了两个“三等”人才。
而且三等还分甲乙,就跟我们现在普通话考试一样,一级甲等,一级乙等。
除了苏轼,另一个“三等”人才叫吴育,但他也只是三等中的乙等。
所以,苏东坡自然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据说,宋仁宗在当时读了苏东坡兄弟俩的文章之后,曾欣喜地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于是,24岁的苏东坡以百年第一的成绩空降陕西宝鸡,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用个不太确切的比喻,这就是相当于宝鸡市常务副市长。
他的文采名满天下,所有人都认为,这将是北宋冉冉上升的一颗新星。
那么,这个天之骄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滑坡,为什么会落得个想要跳船自杀的下场?
而他,又是怎么重生成我们知道的那个大文豪的呢?
我们下期会讲。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那天,苏东坡真的跳下去了,也许我们今天——
就不会再读到《前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苏轼
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赤壁怀古》,
文章转发自博物官,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