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礼县县城西北的海拔1700米的鸾亭山山顶上,发掘了一处祭祀遗址,发现灰坑28个、祭祀坑1个、犬祭坑1个、灶2个、房址6座、沟4条、围墙1道,出土玉器、骨器、“长乐未央”陶瓦当70余件(组),以及大量的陶片、瓦片。通过考古发掘得知,鸾亭山在周代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到了汉代成为专门的祭天场所。
汉代祭天圭璧玉器
在遗址北部半月形汉代浅沟内,清理出土了11套组合完整的玉器,总数超过50件,玉器种类有圭、璧、玉人三种。组合方式有圭压璧的,有璧压圭的,也有多件玉璧上下叠压的。玉器体量较大,玉圭长度在4.4~16厘米间,最大的玉圭长16、宽7厘米。玉璧直径12~22厘米。部分玉圭、玉璧上有朱砂痕迹。埋藏玉器的浅沟南、北两侧内有柱洞,应是与祭玉相关的遗存。
甘肃省礼县鸾亭山山顶上发现的汉代祭祀遗址及祭天玉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学术意义,获得重要一些重要认识:
1、《周礼》所载“以苍璧礼天”,不仅是礼仪制度规定,也是实际祭祀行为,周汉时期特别盛行。
2、以往考古常有祭祀礼玉出土,但多不能辨别是祭天玉器还是祭地玉器。鸾亭山祭天玉器的发现,表明早期祭祀天地应该是分别进行的。正是由于早期的祭祀天地活动,才形成了秦汉隋唐时期的封禅制度,(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3、古代祭天是一项重大政教活动,在祭祀地点,多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公祭人员落脚,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祭祀场所以及祭品。祭玉与建筑共存,在考古发掘中非常少见。鸾亭山出土“长乐未央”文字瓦当,表明这里是一处级别较高的祭天场所。
4、鸾亭山祭天玉器有一定的规范与组合,主要为为圭、璧组合。《周礼.春秋.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鸾亭山以圭、璧玉器组合祭天,可能主要是祭东方的天,因为汉天子位于甘肃礼县的东方。
5、从玉材及玉器工艺看,鸾亭山出土的素面青玉圭、三凤璧、内外双区饰纹璧,为汉代专门制作的祭天用玉,而白玉圭、素面白玉璧、青玉人,时代早于汉代,分别为齐家文化、周代秦国玉器,表明汉代祭玉,除用专门制作的祭玉外,也可使用早期玉器。这种现象在山西侯马盟誓遗址中也有发现。鸾亭山祭天环境
玉圭玉璧瓦当出土情况
藏家群
找对圈子很重要
文章转发自藏家群,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