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收藏界通常把1924年至1949年间,无论是北伐战争时期、还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各个解放区,只要是人民政府所发行的纸币,统称为“人民政权纸币”。
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纸币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大片敌后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从1938年,除陕甘宁边区外,又在华北敌后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在华中先后建立了苏北、苏中、浙东、皖中等8个抗日根据地;在华南建立了东江和琼崖抗日根据地。华北、西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也都建立金融机构,发行货币,主要有陕甘宁边区货币、华北根据地货币、华中根据地货币。华北、西北地区各银行发行的货币,简称“边币";华中地区各银行发行的货币,简称”抗币“;华南琼崖地区发行的纸币,称”代用券“,各根据地银行大多是独立发行货币。
1937年至1945年,国共二次合作的八年期间共发行各种形式的“抗币”钞票近500种。
四、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纸币
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华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原有银行继续发行货币。随着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解放区不断扩大,各解放区都建立了银行并发行货币。
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各行政公署设立的地区性银行,合并组成了华中银行。
晋冀鲁豫边区主要货币为冀南银行纸币,东北解放区增设了东北银行、嫩江银行、关东银行等。内蒙古自治区增设了内蒙古人民银行。中原地区增设了中州农民银行。冀热辽解放区先后增设了热河省银行和长城银行等。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开始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人民币纸币,定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本位货币,统一流通,标志着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基本完成。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后,则暂时继续使用元新疆省银行银元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为统一货币,以一比一百等不同比例回收不同银行发行的各个时期的解放区纸币。
请继续关注微信公众号《钱币收藏爱好者》其他文章!
钱币收藏爱好者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文章转发自钱币收藏爱好者,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