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玉器探究(一)

  • 最古玉
  • 2022年2月12日10时


中国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古老的制玉技术以此为中心向周边传播。往东北方向,是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松花江流域,在中国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和俄罗斯滨海地区(原为大清帝国领土,女真人的居住地之一)均发现了最古老的玉器。往东方向,跨过日本海,在日本本洲岛西岸附近的桑野和三引遗址也发现了同类的玉器,不过,它们的年代均晚于兴隆洼玉器。



1992年揭露成排的房址(东南——西北)。



1992年用热气球高空拍摄聚落的环壕及房址(北——南)。



1993年发掘的探方(东南——西北)。

兴隆洼遗址第117号墓。

1992年秋,从兴隆洼遗址发现了第一对玉玦饰,出土在117号墓人头骨的两侧,据此确认早期的玦饰就是耳环。

兴隆洼遗址第135号墓。



1994年十月一日从135号墓出土一对大型玉玦,制作精美,直径约6厘米,是迄今发现兴隆洼文化玦饰中最宏大的杰作,堪称“玦王”。


兴隆洼聚落首领式房址(180号房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奇观:也就是墓葬和房屋在一起,然后是人与他心爱的动物埋葬在一起。在这位墓主人的身边,是一公一母两头猪。




兴隆洼聚落首领式墓葬(118号墓葬)。118号墓是所有居室墓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墓主人是五十多岁首领式的男性猎人,随葬品丰富,主要包括:主人生前爱用的狩猎工具,一些刃部嵌有骨梗石刃镖,共伴出土715件细石叶,为骨梗石刃镖刃部更新的备用,可供死后长期使用。骨梗石刃镖很可能主要是一种狩猎的工具,显示狩猎经济占一定的重要性。生产工具有木工用石斧、随身穿孔用骨尖状、刃器和饮用的陶杯。此外,还有一对玉玦耳饰及石管项饰。右手背上压著圆蚌饰,似为法器。人骨的右侧,放置一对完整雌雄的猪,具有明显祈求猎物繁盛之意(或者作为种猪带去另一个世界)?



兴隆洼118号墓葬出土遗物:1、骨尖状器;2、细石叶;3、厉石;4、骨镖;5、石斧;6、石管;7、玉玦;8、陶杯。

兴隆洼遗址面积达50000平方米,是现今所知兴隆洼文化中期最大的中心性聚落。


遗址从地表可观察到房址灰圈遗迹(图中灰暗的部分。北——南)


兴隆洼遗址七号墓。M7主人为约25岁男性,左肩和右肱骨各出土一件玉玦,胸部及右腕出土以人头盖骨制成的牌饰。

兴隆洼遗址四号墓。M4主人为女童,头骨立置,周围散落很多石管,右眼眶内嵌入一件玉玦,另一玦出自填土。

四号墓小女孩的头骨,她的项圈和她戴的耳环。不知什么原因,一只耳环(玉玦)掉进了头骨的眼窝之中。出土时,头骨是竖放着的。

距今约8000年前,我国东北及俄罗斯东南部一带,均流行平底筒形罐与半地穴居住房址的组合,其中以兴隆洼文化中心性聚落的规模最为宏大。图为兴隆沟第一地点东区10号半地穴房址及出土平底陶器群。


这些陶器很原始,海南的黎族妇女仍在使用这样的工艺制陶。

兴隆洼和兴隆沟遗址的位置。兴隆洼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部,地处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右岸。1983年至1993年,先后进行过6次发掘,揭露总面积三万余平方米,共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180余座,灰坑400余座、居室墓葬30余座,同时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以及兽骨、人骨、植物遗骸资料等,由此正式提出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年代为8200——7200年)。兴隆洼聚落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个完整揭露出房址、灰坑和围壕等全部居住性遗迹的史前聚落。

兴隆沟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部,地处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左岸,东南距离兴隆洼遗址13公里。1982年初冬发现。1998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与敖汉旗博物馆联合进行复查,确认兴隆沟遗址分为三个地点,分别属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第一地点位于兴隆沟村西南约1公里地的坡地上,发掘前地表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灰土圈,春耕过后灰土圈尤为明显,共确认灰土圈145个。所有灰土图均沿东北——西南方向成排分布,三区紧邻,但又各自分开,布局清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聚落。2001至2003年对部分房址遗迹进行重点发掘,共揭露面积5600余平方米。

229号房址北部。居住面出土玉玦、鹿角及陶罐。

兴隆沟遗非环壕聚落地表呈现的房址灰圈遗迹。

内蒙古白音长汗遗愿环壕聚落。这些环壕可能起到防止洪涝以及外敌入侵的作用。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非环壕聚落地表房址灰圈。

兴隆洼遗址第一期陶器群。

兴隆洼遗址第一期遗物:石磨盘、石磨棒、石产、石刀、鹿角、骨匕、骨锥及牙器。

居室葬: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西北部。居住面出土男女及小孩4具人骨及大量陶器。

兴隆沟遗址5号房址西南部成组兽头。包括12个猪头和3个鹿头。兽头前额多数有人工开孔。


小河西文化石磨盘、石磨棒(榆树山遗址)及环状石器(西梁遗址)。小河西文化因敖汉旗小河西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经过正式发掘的同类遗址有敖汉西梁、榆树山等,其年代距今8500年以远。

小山遗址出土赵宝沟文化陶尊形器及石斧。赵宝沟文化因敖汉赵宝沟遗址的发掘而得名,经过正式发掘的同类遗址还有敖汉小山、翁牛物旗小善德沟、林西县水泉等,其年代为距今7000——6400年。

内蒙古红山遗址。红山文化因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该遗址早在1935年由日本人进行发掘。1954年尹达先生在其著《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同时还阐明了红山文化在研究长城南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相互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或墓地主要有赤峰西水泉、蜘蛛山、敖汉旗西台、巴林右旗那斯台、喀左县东山嘴、建平和凌源两县交界处的年河梁等,其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A区出土陶罐、陶钵、陶杯、鹿角及骨锥。

兴隆沟遗址第二期陶罐、陶钵、陶杯。

兴隆洼遗址第二期石铲、饼形石器、骨梗石刃刀及牙器。

兴隆洼遗址176号房址内埋入117号墓。墓主人两耳侧出土玉玦一对。填土内有条状蚌饰和人面形蚌饰。

小河西文化陶杯、陶罐、陶塑人面、骨匕、骨锥、骨梗石刃刀、牙器及角器。

小河西文化石铲、石斧、饼形石器及箭杆整直器。

小山遗址出土赵宝沟文化陶罐、假圈足盘、环状石器及石磨棒。

兴隆洼遗址出土红山文化第一期陶罐、斜口陶器及陶钵。在兴隆洼遗址,有少数红山文化房址打破兴隆洼文化的房址。

兴隆洼遗址第二地点出土红山文化第四期三系彩陶壶、彩陶雍、器盖及彩陶罐。

红山文化第三期陶器(右一那斯台,其余为西台遗址)。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石饰物。


俄罗斯阿尔泰Denisova洞穴出土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8000年前高岭岩腊石坠饰。

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内展示赤陶双人妇女像。前方妇女穿戴一对玦饰,耳拉长及两肩,是现今所知年代较早玦饰穿戴最写实的例子。

民族学者调查黎族金属大耳环穿戴方式。测定海南省乐东保定村黎族妇女陈扣良女士耳垂上开孔的长度。陈扣良女士耳上穿戴银制耳环的状态。

俄罗斯阿尔泰Denisova洞穴出土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8000年前饰物。




二十世纪初日本考古学者在大阪国府遗址女性头骨侧发现一对玦饰。


海南乐东保定村王色开女士耳垂。耳垂及肩,三次被拉断。二十一世纪初的海南黎族,仍留下我国最后一代耳垂状似鸡肠的女性。

兴隆洼遗址117号墓出土的一对玦饰。

兴隆洼遗址135号墓出土的一对玦饰。

兴隆洼遗址142号墓出土的一对玦饰。

兴隆洼遗址118号墓出土的一对玦饰。


兴隆沟遗址7号墓出土的一对玦饰。

王家营子水泉出土玦饰。

中国和日本考学者模拟上古工艺对玉石进行沙绳切割的实验。

线切割实验考古与玉玦饰玦口方式的确认。

a实验一:砂绳由侧沿单向切割。切割后玦口的形态。

b实验二:砂绳由内向外切割。切割后玦口的形态。

c日本桑野遗址出土的一对玉玦饰KW65、66的玦口制作,与实验一切割方式相同。

d俄罗斯Chertovy Vorota遗址一件玦饰玦口制作,与实验二切割方式相同。

东亚玉石线切割技术分布示意图。史前线切割技术在东北起后,再向四方扩散。目前对玉器线切割技术分布的北限认识不多,至少包括俄罗斯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及滨海洲一带。西面在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3300bc)及长江上游表铜时代(1000bc)也有些发现。南限方面则较明显,其界限大约在长江以至岭南。东南亚中南半岛以至菲律宾和台湾都并不在线切割技术范围之内。

(未完待续)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